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巩合德 《创造》2021,29(5):50-55
一、前言 生物多样性是国际环境治理的热点内容,而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屏障.其中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是指各国为了保障跨境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联通性和实现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而跨越政治边界进行的一系列双边或多边合作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了更好地保护位于边境地区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关键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世界范围内跨境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质量以及分布范围都在不断增长 ②.  相似文献   

2.
盛世兰 《创造》2021,29(4):43-46
生物多样性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2021年5月22日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和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筹备工作的又一个重要节点.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为"呵护自然,你我有份",充分显示了"人民的参与是最关键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经验;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生态系统修复",中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宣传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讲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云南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与成效也再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袁帅 《小康》2024,(9):52-54
<正>从国家立法层面上看,我国尚未制定一部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法律或者专项法规,绿会建议把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立法契机,制定一部国家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自地球有生命出现以来,生物多样性就是影响大气演化、海陆变迁和自然环境构成的重要因素。时至今日,生物多样性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杨福泉 《今日民族》2021,(10):49-51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基础,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关于人与生物多样性共生共存共融的历史.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使命,建设美丽地球家园是人类共同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郭山 《创造》2021,29(9):33-38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定于2021年10月在中国云南昆明举办.COP15在中国举办,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的认可,举办地落地昆明,是云南生物多样性、气候条件等综合因素的胜出.  相似文献   

6.
正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主体和精华,是自然界中群落最稳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吉林省是国家重点林业省份,天然林资源丰富,天然林面积占全省森林面积的75.4%,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省是全国最早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的省份之一,1998年工程实施以来,我省天保工程区木材产量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7.
黄颖琼 《创造》2021,29(12):24-27,36
云南被誉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物种基因库",以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于世.《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选择在云南召开,并圆满完成第一阶段会议的各项议程,在昆明闭幕.会议的召开,进一步展示了云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充分说明了云南在全国率先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显著的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8.
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贫困、农村能源短缺与滥砍滥伐等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退化的主要原因。破坏我国遗传资源多样性的最大问题是品种单一,许多重要基  相似文献   

9.
叶玺 《创造》2015,(3):32-33
生物多样性、生态多样性、矿产多样性……,云南有数不尽的多样性,这就是云南的魅力.这里是地球精心营造的一个巨大宝库,是上苍给予云南的特有眷顾:一省之内,你能经历热带雨林气候到高原寒温性湿润气候在内的7种气候.蔚蓝的天空、纯净的空气、舒适的气候……优良的生态环境让云南成为众多人眼中的宜居天堂.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如果人为地去破坏这一法则,人类就会等于是破坏自己未来的生存空间.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生计方式.这就是,在多样性的生态环境里产生了不同文化选择的文明起源多元中心的原因.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时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民族文化的保护是维护民族利益的根本,一个民族只有不丧失自己的文化,才会在未来社会中拥有自己的生存资本和发展空间.本文从国际法、民族习惯法、党和国家民族正策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盛世兰 《创造》2021,39(1):19-22
2021年10月将在昆明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各缔约方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战略。为迎接CBD COP15召开,当好东道主,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了解《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和缔约方大会(COP),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2.
孙中艳 《中国发展》2006,2(4):64-67
是否具备完备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是衡量一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目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本文就此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21,(4)
正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从各方面采取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综合措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治理中发挥了重要贡献者、引领者的作用。云南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花卉王国"的美誉,是公认的"中国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库",是中国的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与南亚、东南亚各国人民同为"生态命运与生态利益的共同体",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国家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迎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云南昆明举办,  相似文献   

14.
张步胜 《群众》2022,(6):12-13
<正>盐城位于黄海之滨,由古长江和古黄河共同交汇形成。这里有着全世界最大的滩涂,有着最独特的辐射沙脊群,有着西太平洋最原始的滨海湿地,是生物多样性公约中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区域,也是世界八大候鸟迁徙带的重要通道。盐城黄海湿地是我国17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成员、“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成员、“东亚—澳大利西亚涉禽迁徙网络”成员、“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盛世兰 《创造》2021,29(3):35-37
为全力做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的相关工作,抓住提升云南国际知名度、影响力的重大机遇,更加全面地向世界展示云南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排头兵的经验和做法,为CBD COP15大会交上一份亮眼的云南答卷,在大会召开之前,还应进一步总结和宣传云南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最受关注的三大亮点,从创新性层面写好《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的执法检查和立法后评估专项报告,从突出亮点层面加大对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东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从提高政治站位、实现宣传效应最大化层面发挥好洱海"生态廊道"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王睿 《创造》2015,(7):56-57
<正>用环境质量倒逼环境管理转型,引导和督促基层政府真正履行其生态环境保护的公共职责。生态多样性,一直是云南最闪亮的名片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之间的云南西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和物种基因宝库,也是亚洲4条大江上游生态功能极为重要且脆弱的地区,被列入全球25个优先重点保护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位十分突出。这里有中国三分之一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动物种数,也是全球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物种最丰富、特有物种最集中、民族文化丰富多样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该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用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相似文献   

18.
长江经济带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生物多样性兼有的资源属性、环境保障功能和生态安全属性,为理解和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协同共进提供了一个视角和切入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大前提,守住生态安全底线,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入手,建立生态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加强重点物种保护及其生境空间修复,逐步恢复环境保障功能和资源属性。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和发掘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开发利用生物种质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可持续、高效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生物资源属性,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价值开发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新兴产业发展,实现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的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   

19.
许利平 《人民论坛》2022,(15):34-37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各种安全挑战层出不穷,特别是生物安全挑战日益凸显。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不断深化生物多样性领域对外合作,积极推动开启更加公正合理、各尽所能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进程。在履行《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方面,提出中国倡议、分享中国经验,推动建立核查机制。在双边层面,通过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和“一带一路”合作网络,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保护合作项目有序推进;在多边层面,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为平台,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达成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0.
陈勋儒 《前进论坛》2012,(10):48-50
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涵养水源、气候调节、环境净化、物种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环境基础。我国湿地类型众多、生物多样性丰富,总面积为3848.6万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