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与生活》2010,(2):18-18
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12月23日公布《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该规定向社会承诺六项公开,即立案公开、庭审公开、执行公开、听证公开、文书公开、审务公开。该规定要求人民法院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对新闻媒体旁听案件庭审、  相似文献   

2.
第一个话题是大力推进司法公开。这部分主要讲了两大内容:第一,强化司法公开;第二,强调司法与媒体的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去年发布了《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和《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这两个标志性文件发布以后,反响很不一致。主要的负面反映是关于媒体的  相似文献   

3.
舒锐 《法庭内外》2014,(10):24-25
正近年来,人民法院一直都对司法新闻报道持主动支持态度。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表明:"新闻媒体因报道案件审理情况或者法院其他工作需要申请人民法院提供相关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提供裁判文书复印件、庭审笔录、庭审录音录像、规范性文件、指导意见等。如有必要,也可以  相似文献   

4.
本文背景:2009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希望以规则的形式来引导法院和媒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商务与法律》2006,(6):40-40
2006年12月31日,最高民法院颁布施行《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为彻底解决部分案件久执不决问题,这—规定对查证、核实和调查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或财产线索,调查被执行人收入、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车辆、机器设备、知识产权、对外投资权益及收益、到期债权等资产状况,评估、拍卖机构的遘选,执行中涉及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需要办理过户登记手续的期限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体现司法公开,最高法院同时还颁布了《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要求,人民法院应当通过通知、公告或者法院网络、新闻媒体等方式,依法公开案件执行各个环节和有关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开执行案件的立案标准和启动程序,执行费用的收费标准和根据以及执行减、缓、免交执行费的基本条件和程序。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和《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7.
[公布日期]2006.12.23[文(令)号]法发〔2006〕35号[类别]程序法.民事诉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和《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为进一步规范人民法院执行行为,增强执行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加强对执行工作的监督,确保执行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相似文献   

8.
谭慧 《法制与社会》2013,(35):122-123
为进一步提高立案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保证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中将立案公开作为司法公开的一项内容作了规定,立案公开无疑将对人民法院的廉政建设和提升司法公信力起到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如何解决立案难,如何让立案公开真正落到实处。本文试图从立案公开的理论依据、内容、途径及意义进行分析,提出立案工作公开化要真正落到实处,不仅要更新立案工作理念,而且要对法院的立案工作公开进行。  相似文献   

9.
新法解读     
《法律与生活》2011,(18):59
新法速递政府信息公开纳入法治渠道2011年8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开始施行。该规定首次对人民法院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全面规范。  相似文献   

10.
《法律与生活》2011,(18):59-59
2011年8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开始施行。该规定首次对人民法院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全面规范。  相似文献   

11.
关注     
《检察纵横》2012,(3):58-58
最高法连续发文力推司法公开 司法公正应当是“看得她的公正”,司法高效应当是“能感受的高效”,司法权威应当是“被认同的权威”。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在2007年出台的《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审判公开中提出的。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述司法公开三原则,最高人民法院义于2009年出台了《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对司法公开的六个重点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六个重点环节是: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2010年,最高法院确定了25项司法公开示范法院标准,100个法院成为“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其中包括11个高级人民法院、33个中级人民法院、1个专门法院和55个基层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2.
谈对《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的理解陈建国《规定》的意义和重点历经六年反复研究、易稿20余次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1994年3月21日下发执行。《规定》是在总结多年来各级人民法院执行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3.
黄莹  王厚伟 《法学评论》2006,24(4):113-116
最新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规定》修改了《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六条。这是司法机关屈服于强势利益群体的表现。优先保护生存权是民事诉讼法第223条的立法理由,最高人民法院只能在这一前提下协调生存权与债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人民法院在审判执行活动中主动接受案件当事人监督的若干规定》,要求各级法院实行廉政监督卡和廉政回访等制度,主动接受案件当事人对审判、执行活动的监督。规定要求,人民法院应当在本院诉讼服务大厅、立案大厅、派出人民法庭等场所公布人民法院的纪律作风规定、举报受理电话和举报受理网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审判》2013,(8):21-21
<正>2000年6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裁判文书公布管理办法》,提出有选择性地向社会公布案件的判决书和裁定书。2001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并出台了《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若干规定》,较为完整地规定了裁判文书上网公布工作。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级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本辖区内的情况制定通过出版物、局域网、互联网等方式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的具体办法,逐步加大生效裁判文书公开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l07条规定:人民法院执行生效法律文书,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行结案。但在执行实践中,判决生效却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执行的现象非常普遍,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而且损害了司法公正以及司法的公信力。《民事诉讼法》修改后,  相似文献   

17.
拍卖是一种竞争买卖,我国《拍卖法》第3条规定:“拍卖    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   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26条规定:“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规定交有关单位拍卖或者变卖被查封、扣押的财产。”[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执行规定》)第46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查封、扣押的被执行人财产进行变价时,应当委托拍卖机构进行拍卖。”因此,从拍卖的理论及有关规定中可以看出,拍卖是强制执行程序中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六家单位《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1998年1月19日公布施行。该《规定》第四十三条指出:“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人民检察院对违反法定程序的庭审活动提出纠正意见,应当由人民检察院在庭审后提出。”对此,笔者姑且称之为“庭后监督”。这一规定与原刑诉法关于法庭审判活动监督的规定相比,监督的主体由出庭检察官变为人民检察院,监督对象由法庭变为人民…  相似文献   

19.
本刊襄樊讯(张广宇)为了加强人大常委会对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强化人大代表同法院的联系与沟通,使人民法院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促进法院审判公开,提高审判质量,确保司法公正,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人大代表旁听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案件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商务与法律》2005,(6):43-43
2005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规定》的司法解释,就人民法院根据抵押权人申清,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问题作出规定。该规定共7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根据该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抵押权人的申请拍卖、变卖或者抵债已经依法设定抵押的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居住的房屋,但应在裁定拍卖、变卖或者抵债后,给予被执行人六个月的宽限期。只有六个月的宽限期届满后,被执行人仍未迁出的,人民法院才能强制迁出。该规定同时明确指出,被执行人属于低保对象且无法自行解决居住问题的,人民法院不应强制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