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德戎马一生,战功卓著,同时又诗词盈卷,享誉文坛。由中央文献研究室近日编辑出版的《朱德诗词集》(新编本)收录的朱德诗词多达550首。这些诗词生动记录了朱德在其传奇而伟大的革命生涯中的所感所想,也反映了朱德的伟人风范和高尚情操。正所谓:高风亮节,诗如其人。  相似文献   

2.
左智勇 《党的文献》2007,(2):9-13,41
朱德戎马一生,战功卓著,同时又诗词盈卷,享誉文坛.由中央文献研究室近日编辑出版的<朱德诗词集>(新编本)收录的朱德诗词多达550首.这些诗词生动记录了朱德在其传奇而伟大的革命生涯中的所感所想,也反映了朱德的伟人风范和高尚情操.正所谓:高风亮节,诗如其人.  相似文献   

3.
朱德文艺思想的主脉是文艺为革命服务,它贯穿于朱德的言论和诗词创作中。朱德文艺思想是系统、充实的。在内容方面,朱德认为文艺要表现群众和士兵的战斗生活及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尤其要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形式方面,朱德认为要采用通俗化和大众化的民族形式、民间形式。朱德以革命的一生为题材创作的诗词,是其文艺思想的践行和印证。  相似文献   

4.
~~朱德诗词手迹选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研究组~~  相似文献   

5.
卓人政 《党的文献》2011,(6):101-102
笔者最近在学习、研究朱德关于云南的诗作中,发现一些选本对几首朱德诗词的选用和注释有不确之处,特作如下辨析。  相似文献   

6.
《党的文献》2007,(2):3-8
编者的话在朱德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在2003年版<朱德诗词集>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朱德诗词集>(新编本).新编本共收入朱德诗词550首,其中新增391首.新增部分大都是首次公开发表,本刊从中选取35首略作技术编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焦宝玉 《世纪桥》2005,(9):40-43
毛泽东3次把他写入诗词之中。红军时期,他声名显赫,与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齐名,人称“朱、毛、彭、黄”。  相似文献   

8.
开国元帅朱德戎马一生,90岁高龄时,仍腰身不萎,肩背不驼,依然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是人们公认的高寿之人。朱德高寿,与他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分不开,当然与他喜欢诗词书法、养气调息也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9.
1949年7月,朱德为<新中国妇女>创刊号的题词"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这是建国后朱德的真实写照.朱德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当选为全国人大委员长,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参与制定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相似文献   

10.
正朱德是以共和国第一元帅、人民军队的总司令、叱咤风云的军事家闻名于世的。同时,他又是一位热情而真挚的诗人。朱德的诗词,跳动着强烈的时代音符。从中,我们可以听到辛亥革命的号角声,闻到护国战争的炮火硝烟,体会到一代爱国者为寻找救国道路而曾有过的彷徨、苦闷和欣喜,震撼于他们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誓与强敌血战到底的气概,看到他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战斗的英姿,感受  相似文献   

11.
论及几位老帅,他们不仅具有军事统帅的风范,而且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无论文韬武略,在20世纪的中国史上都可称彪炳史册、名垂后世的人物。 就诗名而论,几位老帅当之无愧在诗人行列,其旧体诗词的造诣均可登大雅之堂,唱和佳作甚多,朱德、陈毅、叶剑英都有诗词选集面世,刘伯承、聂荣臻偶有诗篇,却见工力。既然长于诗词格律,那么善于对联艺术也就不言而喻了。  相似文献   

12.
2007年第二期《党的文献》发表了《新编朱德诗词三十五首》,其中选刊了他于1919年11月为悼念亡妻萧菊芳的七首绝句中的四首: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共和国的开国元帅中,彭德怀的严厉和耿直是出了名的。他正直严肃,嫉恶如仇,看见不对的人和事,即使是天王老子也敢骂,不少人都敬畏他。可是,有一个人却一直受到他的尊重和钦佩,那就是朱德。朱彭两人很投缘,极能合得来,常常诗词唱和、通宵畅谈,像兄弟一样相互扶持。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朱德与彭德怀分别作为八路军总司令、副总司令。在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陈毅诞辰10周年,进一步推动老一辈革命家诗词的学习和研究,中央文献研究室重新编辑出版了《陈毅诗词集》。这部诗词集分上、下两册,收入陈毅从1921年11月至1968年7月各个历史时期创作的诗词共计355篇,约700余首。它的编辑出版,是中央文献研究室继编辑出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诗词集系列丛书之后的又一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从1929年10月至1930年10月,赣西南地区数十万群众,配合江西地方红军武装以及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的工农红军,九次攻打吉安城,毛泽东诗词称之为"十万工农下吉安",毛泽东是"十万工农下吉安"历史壮举的总导演。  相似文献   

16.
(括号内阿拉伯数字,前为期次,后为页次)重要文献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06年12月1日)######胡锦涛(1.3)新编朱德诗词三十五首(1918年2月—1964年8月)######(2.3)在国务院司、局长以上干部会议上传达毛泽东关于十大关系讲话的报告(节录)(1956年5月3日)#######周恩来(3.3)我对主席指示的十大关系的体会和想到的一些意见(1956年8月)####朱德(3.15)一九七七年邓小平关于恢复高考的讲话、谈话和批示选载(1977年5月—11月)##(4.3)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学习和总结历史的论语#(5.3)…  相似文献   

17.
正1935年6月中旬,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随后,中共中央确立战略方针北上川陕甘创建根据地。张国焘对中央的战略方针阳奉阴违,自恃人多势众,一意孤行,坚持南下路线。一、四方面军混编为左右两路军后,朱德与张国焘同在左路军。其间,张国焘独断专行,执意南下,朱德的处境十分困难,可他临大节而不辱,斗智斗勇,最终把左路军引上北上的路线,实现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总会师。  相似文献   

18.
在共和国元帅中,数彭德怀最严厉、最耿直。他嫉恶如仇,不懂苟且,不讲通融。看见不对天王老子也敢骂,有些人见了他就心慌。他却与朱德合得来。这种合得来不是表现在互请吃喝、诗词唱和、通宵畅谈等方面,而是表现在兄弟般自然的心气相通之上。  相似文献   

19.
林建公 《党史文汇》2006,(12):42-44
1886年12月1日,朱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塆(今丁家塆)一个佃农家里,孕育他的是一位平凡得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农家妇女--钟氏.20世纪50年代成长的青年人,都在中学语文课本上读过朱德撰写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庹平 《党的文献》2003,(3):7-11
朱德写于 1 90 6年至 1 92 6年的诗词 ,是研究朱德早期思想历程的珍贵文献。这些诗词 ,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反映他在成为革命民主主义者前就忧国忧民 ,并立下投笔从戎以求拯救国家的宏伟志愿 ;表明他作为一名革命民主主义者 ,在取得护国战争胜利后 ,一度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和敢于砥柱中流 ;凸现他在卷入军阀混战后的一个时期 ,既认为自己是“为了革命在打仗” ,又厌恶战争和同情人民的矛盾与痛苦的心理 ;反映他从苏联回国以中共党员身份参加北伐战争后 ,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充满必胜信心 ,并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要以“回天之力”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人民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