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徐柏龄 《党的文献》2018,(3):112-116
周恩来十分关心中国的民航事业,他批示的"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三句话,是中国民航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在周恩来诞辰12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原周恩来总理专机机长徐柏龄,他深情回忆了周恩来关心民航事业,带领中国民航飞向世界的历史细节,详细讲述了他与周恩来的相交以及在远航非洲过程中亲身经历的点点滴滴。现将采访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新中国也为他提供了在外交舞台上展示才华的机会。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70年代中期,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在中国步入国际政治舞台的历程中,周恩来一直是处于中心的人物。在他的外交活动中贯穿着一个始终不渝的目标,这就是: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不断扩大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争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具建设性的作用,拥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推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走向平等与公正。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就是…  相似文献   

3.
在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前夕,吴小宝同志出版了他的新作《周恩来1946年在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版)。这本书反映的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也是周恩来革命生涯中的一段重要时期。研究这段历史,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在新中国诞生的前夜,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争取国内和平,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同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集团进行了怎样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同时也有助于人民了解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怎样积极贯彻党中央的正确方针,  相似文献   

4.
齐霁  沈洁 《党史纵横》2010,(8):24-26
习仲勋与周恩来在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相识,在此后的数十年风雨历程中,经常受到周恩来的关心、教诲和伟大人格的熏陶,十分崇敬热爱周恩来。在国务院协助周恩来工作期间,年轻有为、德才兼备的他成为周恩来的得力助手,深得周恩来的赏识与称赞。在他遭受磨难时,周恩来同样对他悉心呵护,倾力相助。  相似文献   

5.
正在周恩来的革命生涯中,一直高度重视发挥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他经常倾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的意见,多年来与党外人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邹韬奋:"请转达我对恩来的谢意!"邹韬奋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与周恩来友情甚笃。他崇敬周恩来,生命垂危之际仍呼唤着周恩来的名字;周恩来也了解邹韬奋,敬重邹韬奋,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邹韬奋同志经历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1996年4月中央文献研究室举办的周恩来研究述评学术讨论会上,笔者曾经提出:要加强周恩来历史定位的研究,即周恩来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怎样?在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地位怎样?认为这是一个应当研究的问题。现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草成拙文,以求教于同道,希冀抛砖引玉。一、用中华民族的“三不朽”标准评价周恩来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是对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概括。这个概括是从20世纪发生了影响中…  相似文献   

7.
1952年8至9月斯大林与周恩来会谈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2年8至9月,周恩来访问莫斯科期间,斯大林同他曾举行会谈。会谈速记录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这是继毛泽东来访后,斯大林生前策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在莫斯科会见中共中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层代表。8月20日,周恩来与斯大林举行第一次会谈。下面援引会谈速记录。“斯大林:我们也应当感谢中国人民在进行正义的斗争。中国方面的巨大援助还在于中国向我们提供了橡胶。所以我们要感谢中国。周恩来:很遗憾,中国对苏联的援助是不够的。斯大林:你们取得政权晚了,晚了30多年。周恩来请求允许他谈一谈中国代表团来访的目的。他说毛泽东的电…  相似文献   

8.
正周恩来认为政府总理也就是人民的"总服务员",他要求各级政府管理者,都要服务好老百姓,当好人民的服务员。周恩来担任政府总理26年,功勋卓著,被人民群众称为"人民的好总理"。这与周恩来的才能分不开,他思考事物的周密有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有如电火行空;这也与他的勤劳分不开,他可以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地工作,精力充沛,不知道疲劳;这更与他的忠诚分不开,他对人民、对国家、对领袖始终忠心耿耿,正如郭沫若所形容的,"忠诚与日同辉耀,天不能死地难埋";这还与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分不开,他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9.
张学良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声威显赫、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在他多姿多彩的政治生涯中,最令世人津津乐道的就数"西安事变"了.这一事变,后被著名史学家唐德刚盛誉为"张学良政治生涯中最后一记扭转中国历史、改变世界历史的‘杀手锏'".在"西安事变'前,张学良与周恩来有幸相识并相见恨晚,彼此欣赏.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是20世纪最伟大、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在半个多世纪的政治生涯中,周恩来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但是,由于他在“文化大革命”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说了一些违心的话,做了一些违心的事,使一些人对他产生了误解。如何看待“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笔者认为,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所作所为,不是他胆小怕事、软弱可欺;也不是他盲目愚忠、推波助澜;更不是他留恋名位、明哲保身。要探讨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历史作为,必须从他在特殊历史时期表现出来的特殊的政治家品格中寻求答案。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是中…  相似文献   

11.
<正>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和精神楷模,他的精神风范和人格魅力在历史的星空中熠熠生辉,"严"与"实"的思想和作风是党员干部学习的最好榜样。一、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信仰周恩来追求真理,追求信仰的故事最早可追溯到少年时期,年仅12岁的周恩来面对老师关于上学为了什么的提问时,坚决地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当周恩来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便以其为毕生信仰,全心全意地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研究若干问题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少数著作中出现了一种非实事求是的倾向,对周恩来提出一些非议,比如所谓"愚忠"、"表里不一"以及在"文革"中的处境和作用等问题。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辨析。周恩来一生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这正是"精忠",是"周恩来精神"的真谛:"愚忠"之说完全将领袖人物的关系封建化了;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代表的是"治乱"力量,他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做工作减少损失,绝非"起了延长历史灾难的作用"。从周恩来的出身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他的革命操守和党性修养、他所从事各种斗争和领导的各项工作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周恩来的高尚品德堪称全党楷模,那种诬称周恩来"表里不一"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相似文献   

13.
启蒙老师 1901年至1913年7月,周恩来同志就读于奉天东关模范小学校时,学校里有一名叫高盘之(又名高亦吾)的老师,是一位思想进步、正义爱国、倔强耿直的知识分子,他担任周恩来的历史教师。高老师与周恩来建立了极其深厚的师生感情。1941年高亦吾先生病故。临终前,他嘱咐儿子高肇甫:“以后你要想办法找到周恩来,经常同他保持联系……”  相似文献   

14.
正凡是与周恩来共事或交往过的人,都会深感他身上洋溢着一种浩然正气,具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周恩来的人格魅力,是与他的大情大义大德紧密相连,又是与他的大智大勇大功密不可分。作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自创办之日起就与周恩来结下了不解的历史情缘,周总理曾为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广交会是中国外经贸事业的一座丰碑,它傲然耸立在祖国南粤大地已经整整57年了。风风雨雨50多个春秋,恶劣的环境,僵化的体制,甚至频繁的动乱,都没让广交会夭折,这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用毛泽东的话说,"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当年造就这—"大事变"的一些历史人物,如"南陈北李",又如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早已广为人知。而对周恩来在建党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则暂付阙如、知之者不多。事实上,同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一样,周恩来不仅是中国最早接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之一,而且是党的早期组织的重要创始人之一,这是他对建党的重大贡献。五四风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通过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马克思  相似文献   

16.
1991年张学良恢复自由后,先后对旅美学者唐德刚、日本NHK(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美国之音广播电台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作过多次历史口述,同时也对媒体发表过有关西安事变历史真相的谈话。在这些公开或不公开的历史回顾中,张学良多次谈到了周恩来。他明确表示:“中国现代政治人物,我最佩服的是周恩来。”  相似文献   

17.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亚洲周年。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周恩来同志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建树的卓著功勋,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丰碑似地屹立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深深地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的心里。周恩来同志出生在十九世纪末叶。那是中华民族地经内忧外患、在灾难的深州中苦斗的时期。1898年,即周恩来同志出生的那一年,德国强占胶州…  相似文献   

18.
刘武生 《湘潮》2012,(1):13-16
在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沧桑巨变,是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历史巨人艰苦卓绝奋斗息息相关的。他们的求索与奉献,他们的坎坷与成功,都伴随着我们的党史、军史和国史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边吉 《党史纵横》2001,(12):48-48
周恩来,张学良。中国近代史上大写的名字。缺少他们,中国近代史就会失去重心。张学良一生中结识了为数不多的共产党人。周恩来,是张学良结识的共产党人中的杰出代表。1991年4月末,张学良向美国记者谈起了周恩来,他说,我与周恩来感情极好。一句感情极好,大有惺惺相惜之情。周恩来对张学良评价更高———历史的高点、人性的高点、人生的高点———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民族英雄。1936年,身为剿“匪”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却不愿再与共产党打内战。原因之一是张学良欣赏并赞同共产党“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主张;原因之二是他率…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的人生轨迹虽有波折,却没有大起大落,这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一个"忍"字。美国人谢伟思在重庆美国驻华大使馆工作时,同周恩来接触较多,他谈及亲身体验时说,我未见过周恩来发怒、发火或心烦意乱,他总是那么平静、镇定,我没有见过他克制不住自己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