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多种思维和意识治国理政,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中问题意识的逻辑前提——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运用和发展、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思想的有序衔接和建党建国近百年来的经验教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要求。而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问题意识的逻辑运用;把握时代性和前瞻性则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中问题意识主要特征;坚持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和对"中国因素"的凸显是习近平问题意识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丰富内容有其内在逻辑性,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进行初步概括:一条主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三个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治国理政的战略重点;五大发展理念——强国之路的新整合。纵观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治国理政实践的基本依据和行动指南。在理论引领方面,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既唯物又辩证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在问题意识方面,善于抓关键问题和全局性问题,由此推动治国理政新实践的顺利开展。在务实作风方面,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扎根群众之中,善于从基层工作入手,高度重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对人民群众身边"微腐败"的严厉打击。在人民主体方面,治国理政的过程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实现实践主体、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经过长期治国理政中的一系列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人民性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特质,它植根于科学社会主义及国际共产主义百年来的历史运动,形成于中国共产党成立近一百年的革命性锻造,发展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一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决定了人民性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价值归依,具体表现为:人民性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价值缘起——治国理政自人民;人民性是全面改革开放的依靠力量——改革开放靠人民;人民性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归属——民族复兴为人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把人民性融入治国理政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向往。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系列治国理政思想是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历史实践而产生和形成的,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理论新成果,拓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品格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相结合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思想武器,也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行动指南。全面、科学、准确地领会学习,必须深刻剖析和论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现实境遇和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研究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具有非凡的意义,这是对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一个整体性把握。习近平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研究习近平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共产党执政逻辑的支点;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同时还是对西方"人民主权论"的超越。此外,习近平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具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中国现代政治生活的新气象以及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以来,其理论内涵和思想体系就在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治国理政思想、法治思想、精准扶贫思想、对外开放思想和全球治理思想。其中,习近平法治思想不仅是指导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方针,也是我国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和法治国家的重要方法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根本上说囊括了法治指引理念、法治人民理念、法治道路理念、法治治国理念和法治治理理念等多个理论架构,坚持专注体系建设这个核心要素;坚持牢握制度建设这个根本保证;坚持中国特色这个本质特征。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当代价值不仅体现在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还体现在对法治人才培养的引领,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理论基点,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成功实践是直接理论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鲜明理论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理论旨归点。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治国理政系统思维的思想源头与时代潮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近平治国理政系统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深入挖掘,不难发现,其思想源头在于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智慧的系统思想,是二者的有机融合,是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在中国的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系统思维作为治国理政的方法论,立足于时代潮头,以问题为导向,高屋建瓴,指引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征程。在内涵上通过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得以充分展现出来。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系统思维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特征,我们学习与贯彻执行时,必然要坚持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发展规律看,发展是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动力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所在,法治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从我党执政规律看,发展、改革、法治和治党成为治国理政必须紧紧抓住的重大问题,实质上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内在逻辑;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看,"四个全面"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宪法思想并非凭空所成,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律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法治思想基础上所形成。习近平宪法思想强调党在依宪治国中的领导作用,肯定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核心位置,指明宪法之生命与权威在于实施,强调依照宪法法律治权与治官。习近平宪法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宪法理论,丰富了党的治国理政之思想,并为依宪治国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政伟大实践中,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尤其是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底线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彰显其科学性与真理性。具体来讲,辩证思维是对治国理政实践中的本质与规律的把握,历史思维是对治国理政实践中的逻辑与必然的揭示,底线思维是对治国理政实践中的风险与挑战的应对,战略思维是对治国理政实践中的全局与长远的掌控,创新思维是对治国理政实践中的变革与发展的推动。这些思维内在联系、相互贯通,构成了完整的科学的思想方法,既深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又是解决治国理政实践中所面临各种风险与挑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通知》指出,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并要求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纳入培训教学重要内容。党校教师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深刻掌握其重要意义、精神实质和思想逻辑,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才能在培训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两卷本内容非常丰富,如何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难题。抓住一些关键表述和着重论述不失为一个重要方法,而带有“根本”二字的表述内容无疑是理解其思想的“关键点”或“题眼处”。梳理分析文本中含有“根本”的表述不难发现,“根本”性的表述几乎涵盖了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但谈论最多和最为集中的当属“本根”思想所指向的两大方面: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新时代,“根本”和“本根”的内容为我们的实际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新时代长期执政目标下的治国理政实践提供了最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选人用人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初入正定的萌芽时期,到宁德脱贫和主政浙江的丰富发展时期,再到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日臻成熟时期,展现了习近平选人用人思想清晰的历史逻辑脉络。习近平选人用人思想,通过实践的不断检验得以不断深化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价值导向、标准导向、结构导向、方法导向为主要内容的实践逻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指引,构成了习近平选人用人思想的内在理论逻辑。历史、现实、理论三个维度构成了习近平选人用人思想完整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论述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包含了生成论、战略地位论、内涵论、阶段论、关系论、主体建构论、方法论、价值意蕴论八个"论"域,具有内在关联性、逻辑自洽性、良好互动性、结构严谨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思想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治国理政境域下发展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单元,它为当前各级党组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实践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科学体系有其特定的理论内涵、深刻的时代烙印、鲜明的实践特色和突出的个性风格,如何科学地分析和正确地把握这一思想体系,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建构,是摆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重大理论课题。本文立足方法论的视角,着重从主题主线、哲学基础、主体架构和基本主张四个层面,具体阐述了分析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科学体系的四大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解决中国现实和未来发展问题的重要法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也是其治国理政重要的方法论源头。以敬民、顺势、筑梦高举民族复兴的"立天之道",以传承、开拓、升华倡导生态文明的"立地之道",以修身、壮骨、齐心锻造德法同行的"立人之道",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既显示出了与《周易》"三才之道"的"异曲同工之妙",更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完美"超越式传承",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再续薪火。  相似文献   

20.
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主题,确立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奋斗目标,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提出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治国理政的战略重点,形成五大发展理念为治国理政的思想指南。这五个逻辑层次是环环相扣和紧密相连,体现在主线明确、目标指向、价值引领、战略布局、思想指南等逻辑结构,构成了思路严谨、由大到小、层次清晰的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