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实施依法治国维护社会稳定司法行政机关必须发挥“预防”功能作用上海市司法局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建立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长期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必须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司法行政部门必须认...  相似文献   

2.
陈艳 《法制与社会》2010,(11):212-213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盗窃抢劫等刑事犯罪多发、封建迷信势力扩大、农村黑恶势力猖獗、留守儿童问题比较突出等问题是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的主要因素,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需要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加强对农村警力的投入,严厉打击各类涉农违法犯罪活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对农村的文化和教育投入以及加强农村的基层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地区突出的社会治安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振华 《行政与法》2006,(11):55-5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农村经济需要稳定的社会治安为其保驾护航。目前,我国农村社会治安总体上基本稳定,但是,在部分农村地区也存在一些社会治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的主力军,必须提高农村维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农村地区思想文化建设和法制教育,加大农村公安派出所建设力度和推行农村社区警务,充分利用农村社会治安资源,对农村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4.
杨辉解 《政法学刊》2007,24(3):68-72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党赋予公安机关的新的重大历史使命。但是,当前农村治安形势不容乐观:重大刑事案件时有发生;“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开始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群体性突发事件还将持续上升;农村封建迷信沉渣泛起,邪教组织屡禁不绝等等。对此,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基石作用,把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打击违法犯罪的尖刀作用,严厉打击涉农犯罪;充分发挥在社会治安防范中的骨干作用,构筑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充分发挥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监狱学刊》2008,(3):69-77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面临人民内部矛盾日益突出、人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基层基础建设薄弱等新形势和新挑战。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发展与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正确政治方向,强化“齐抓共管”机制,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完善对特殊人群的服务和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奖惩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6.
刘生荣 《中国法学》2001,(3):108-116
惩治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 ,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必要之举 ,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当前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主要特征是 :突发性、暴力性、有组织性和内外勾结型。为了有效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 ,促进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 ,在总结以往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 ,确立科学的惩治与预防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这些对策应包括 :坚持依法、公正和效率原则 ,注重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 ;明确打击重点 ,针对不同性质的犯罪采取不同的措施 ;打击与反腐败相结合 ;化解民事矛盾 ,消除诱发因素 ;打击与预防相结合 ,完善综合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所有刑事犯罪中,命案造成的后果最为严重,社会影响最为广泛,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最为关注。近几年来,农村地区因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婚恋奸情、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引发的命案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农村地区的社会治安稳定。正确认识农村社会治安现状,加强农村命案侦防工作,已成为当前司法机关维护农村治安稳定的主要社会课题。  相似文献   

8.
王妍 《法制与社会》2012,(5):209-210
在我国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普遍提高,同时我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主要研究了目前我国农村社会治安的现状,探讨了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必要性,以及从行政法的角度,提出完善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建立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长期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必须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司法行政机关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和打击违法犯罪的“最后一道关口”,担负...  相似文献   

10.
正公安联网实战平台发展概况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全面推进和平安中国建设的积极深入,党和国家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着力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随着安防行业的产品和技术在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高清化应用的逐步深化,公安图像信息联网应用系统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1.
发展农村警务建设是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公安部关于三基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民族地区农村的群众法制意识淡薄,各类案件发案逐年上升,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因此,发展民族地区农村警务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隆林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是广西最偏远的山区县之一,全县37万人口,居住着壮、汉、苗、彝、仡佬等五个民族,属典型的多民族杂居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民族成份复杂,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社会治安问题相当突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农村出现了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加。例如,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淡薄,一些地方群众性事件和闹事苗头呈上升趋势,杀人、抢劫、拐卖人口等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不少农村车匪路霸猖獗,流氓团伙横行,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黑社会势力和帮会组织。农村社会治安存在这些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笔者认为,解决农村社会治安问题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应当有新举措。  相似文献   

13.
浅谈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治安混乱已经成为威胁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障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治安的顺利开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当前我国农村治安的现状着手分析,论述农村社会治安混乱的症结所在,得出加强农村治安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若干问题略论张洪池,于伯华我国是一个拥有九亿多农村人口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的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村的治安形势好坏,对整个社会治安形势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党的十一届王中全会以来,率先改革的农村发生了历史...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建设实为重要,全面促进经济发展是基础,但是该项基础的关键则是社会治安的稳定,目前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的因素主要有:破坏农业生产、破坏水利设施、电力设施的犯罪;侵犯财产的犯罪案件;村民间的暴力冲突;“黄、赌、毒”的蔓延以及集体上访事件。针对这些现状,首先应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其次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再次还应加大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司法力度。  相似文献   

16.
农村法治化进程中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农村法治化,是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抓住了农村,也就抓住了依法治国的主要环节。因为,在我国农村占有最广大的地理区域,拥有最多的人口,农村是最基本生活资料的终极来源,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地位。可以说,没有农村的法治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法治化,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取得成功。我们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实现农村法治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还存在着许多的障碍性因素,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财政监督作为规范和加强经济良好运行的一种重要途径,对国家的经济、政治产生着巨大影响,必须有完备的法律来规范。一、财政监督的法制化是依法治国的需要,是依法治国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民法、刑法等领域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法律体系,然而在财政监督领域尚属空白。由于没有法律作保障,财政监督部门对财政领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道路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引擎主攻点,是解决我国农村发展的一条合乎国情的道路,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我国农村的建设在新型城镇化的带动下,进行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精准扶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的变化,我国的农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中国农村的社会治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社会治安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维护农村稳定的社会秩序,建设良好的农村法治环境,加深警民关系交流,对我农村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我国农村现状着手,分析农村治安问题,通过典型案例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农村治安问题,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民法律意识是“依法治国”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农民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尤其是我国这个80%人口在农村的国家,农民法律意识举足轻重。法律意识是依法治国的必要的思想和心理条件,而农民法律意识则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所以,实现依法治国必须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实施农村警务战略,推动农村地区警务工作的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安全技术防范的重要作用,提高公安机关打击、防范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和服务农村、服务群众的水平,维护农村地区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近期,公安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农村地区开展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开展农村地区安全技术防范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到2015年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意见》明确提出,在农村地区开展安全技术防范工作,要以打压犯罪空间、降低农村地区发案率、提高农村地区群防群治能力为目标,以社会治安环境复杂、经济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工业区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为重点,通过开展试点带动和重点建设,逐步推进农村地区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