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民初加快的西化进程,是政府摆脱积贫积弱的必然选择。学术界伴随这种选择过程,关于中西文化先进性大讨论也越发激烈,导致民族文化自信在思想界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基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双向性辩证关系,早期现代新儒家从国家乃至人类社会长远利益考虑,致力于将儒家文化从政治绑缚中剥离而予以继承和发展,以求实现其历史脉络与社会价值的延续。  相似文献   

2.
程刚 《理论导刊》2006,(12):46-47
现代新儒家是中国现代哲学重要的一派,其中西文化观有着重要影响,主要论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梁漱溟的“文化路向说”为代表,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优越性;第二类以冯友兰的“城乡家国说”为代表,强调了西方文化的优越性;第三类以贺麟的“中西文化共进说”为代表,认为中西文化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有长短。  相似文献   

3.
在“大锅饭”所带来的一系列触目惊心的经济恶果、社会恶果、思想恶果的反复冲击下,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仅仅站在“一大二公”的角度上来认识和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完全不能令人信服的了(岂止是不信服?)。那么,社会主义究竟有没有优越性,人类有没有能力重新认识、重新发现其优  相似文献   

4.
徐复观新儒家政治哲学的建构有其独特的思路和特点。其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其建立途径首先是由“归仁”建立起政治主体,经过“转仁成智”的客观化过程实现“仁智双成”。“仁智双成”说作为他接引儒家文化与民主政治的理论来源,有其思想的合理性,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疏释的典型范例,同时也有一定局限。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10)
以道家的生存智慧与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相融合,对于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启迪其生命意义和生命智慧、提升生命价值和生命境界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看儒家生命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英 《理论探讨》2007,(2):55-58
儒家把闻道、行道作为人生价值的指导原则,“朝闻道,夕死可矣。”儒家的人生价值理想是“显身扬名”,以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来超越死亡。儒家尊重生命,但不认为肉体生命具有至上性。当维持生命和道义留存相冲突时,儒家的最终选择就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是道德理想主义的生命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瞭望》2021,(51):4-5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中国思想界,除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强大的思想潮流之外,较有影响和生命力较长久的,还有西化派和中体西用派。而现代新儒家就是本世纪中体西用派的主要代表。它从五四前后产生以来,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估计到下一世纪,还会有一定影响。研究20世纪的中国思想史,这个流派不能忽视。《民主评论》作为港台现代新儒家的发言台,在五六十年代的港台思想界颇具影响力,它的创办人就是现代新儒家徐复观。  相似文献   

9.
关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本来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在五十年代很少有人怀疑这一点。为什么现在成了问题呢?主要是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挫折,出现了失误;相反,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进入了相对稳定状态,出现了经济上暂时的繁荣,加上受到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一些人、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上马恩列斯毛普遍重视斗争哲学,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和谐哲学的重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新发展,显示了作为以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同时代主题的拓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1.
作为道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的学说在先秦诸子百家中特立独行。独树一帜的思想与洒脱飘逸的文风使得庄子成为影响中国文化千年之久的思想家,其顺应自然、无名无功、精神自由等主张至今仍是人们乐此不疲讨论的话题。立足《庄子·内篇》来解读庄子在先秦时期所形成的独特的生命观念,一方面为了阐明庄子的学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现代社会下引起人们对生命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2.
蔡利民 《理论视野》2012,(11):13-16
哲学的产生与人类的生命体验相关,而生命体验的核心是灵魂与肉体、生与死、命运与偶然等呈现的人生二重性。哲学家思考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神、人与宇宙天地万物的关系,寻求人生的终极意义和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儒家义利观的理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一定影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应批判地继承其义利观中以义驭利,重视人民群众利益,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等积极因素,坚决摒弃把义与利绝对对立起来和道德至上论等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9,(10)
儒家生命智慧有必要进一步挖掘,意义深远。生命有三大问题:生命存活生长的问题、生命离世消亡的问题、生命感知体验的问题。生命智慧,是人对生命本质的洞见及其对生命问题的解决。传统儒家的生命智慧是浸透在历代儒者生命里,由知命到俟命的实践经验,根本上是以一种超越生命有限性的视角,谋求在世生命的实际问题之解决。这种解决一是对在生命困顿中生命有限性的洞彻,二是获得内心义无反顾的抉择信念,三是积极投入生命的自我实现与创造而获得最高自由。  相似文献   

15.
张衍庆 《学理论》2013,(16):83-84
尼采是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至今还在为人们所探讨研究。就尼采对生命,对于生存方式的一些看法进行探究。尼采否定充满"怜悯"的传统基督教生存观,对人的自立自强极其推崇。他反对以理性观点为代表的科学主义,主张回归到人的本身,把寻求自身超越作为生命哲学的最终奥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新儒家不仅深入诠释了传统儒学的心性智慧,而且做了传统儒学没有做过的事情,那就是构造系统的文化-历史哲学。现有研究对这种理论努力的特性缺乏仔细解释。对于儒家传统来说,高明的心性智慧与实际中国社会与文化之间的距离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近代中国形势赋予这个问题以新的严重性。对梁漱溟的分析,显示这个问题的压力如何促使他构想关于中国文化与人类历史的哲学,从而表明理解这个问题如何能帮助我们理解现代新儒家的思想格局。  相似文献   

17.
郭亚萍 《理论导刊》2006,1(12):35-37
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生命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此对传统的伦理学提出了挑战,即提出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应该如何做的问题。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生命科学技术所造成的人性冲突,能做的未必就是应做的。必须掌握“伦理底线”,达成道德共识。  相似文献   

18.
人们习惯于以19世纪为时间界限把哲学划分为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但是现代哲学与传统哲学相互区别的理论判据是什么?它们各自的思维方式、研究纲领、理论框架是什么?它们各自的逻辑起点、理论重心和思想结构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传统哲学还是现代哲学?如果是现代哲学,那么它与其他现代派哲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9.
"解放思想"哲学范畴完成了当代中国哲学对哲学自我的理论想象,实现了当代中国哲学对哲学本性的自我理解,从而塑造了当代中国哲学理论发展的生命形式。当代中国哲学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是一场文化选择和文明融合,"实事求是"哲学范畴提供了对待、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而构成当代中国哲学的精神本性和价值诉求,"解放思想"哲学范畴进一步提供了克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而完成当代中国哲学的自我理解和生命形式。通过"解放思想"哲学范畴所实现的思维方式的自觉变革,当代中国哲学具有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同步性,是拒斥形而上学的中国形式,当代中国哲学进一步具有同马克思哲学的精神一致性,是文化兼容和哲学自我的创新形式。这是我们当前提倡"三个自信"以及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所必须面对的理论前提和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儒家“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 ,“以民为本”的民本主义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精神来源 ,它与体现经济民主的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 ,成就了“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是我国企业管理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