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在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多形势下,我国实体经济的风险和矛盾正在逐渐显现。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将有力减轻市场忧虑,有效切断金融风险传导链,从而让资本市场的活水不断滋润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是中国金融的一大特色,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动全身"作用,中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要多措并举,在夯实法治基础、提升市场化程度、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以及稳步推进对外开放等四个方面强化资本市场改革力度,以推动我国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求知》2014,(3):63-63
<正>金融市场体系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保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建设指明了方向。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共生共荣。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率和水平,是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新时代,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挑战主要是金融改革滞后与实体经济融资导向之间矛盾、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之间矛盾、融资成本压缩与实体经济成本高企之间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一是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二是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三是要调整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四是要注重金融创新,积极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方式;五是要将制造强国建设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心。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既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金融要义,也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及国家产业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在新形势下,打造有韧性的中国资本市场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有利于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有利于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具有抵抗力、恢复力以及调整适应力三种要素。抵抗力是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基本要求,恢复力是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核心要求,调整适应力是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关键环节。打造有韧性的中国资本市场要从深化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改变投资者结构,建立长期资金入市的制度,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建立风险识别、预警和处理的防控机制等方面切入和推进。  相似文献   

5.
论资产证券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产证券化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型融资技术和金融工具的诞生,它不仅为企业增加了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也为金融机构带来了提供更加多元化、专业化服务的商机。现实中,它是推动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动力之一。随着我国加入WTO,资本项目的开放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我国金融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的资产证券化金融工具,对于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现代化和规范化发展,促进我国金融效率和竞争力的提升,消除金融市场风险,推进金融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求知》2014,(10):60-60
<正>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由场内市场的主板(含中小板)、创业板和场外市场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证券公司主导的柜台市场共同组成。投资者与融资者对投融资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决定了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市场体系。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以适应不同层次企业的融资需求,扩大资本市场覆盖面,提升资本市场对  相似文献   

7.
科创板注册制改革既是我国资本市场迈向国际化和市场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功能效率的制度创新,在促进国内资本市场结构优化、推动资本市场与科技产业有效对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科创板市场依然存在开放度不高、定价机制不健全、交易功能不完善和权益保护不充分等突出问题。为此,建议从以下五方面着力:推进更高水平的制度开放,增强资本市场对国内外金融资源的集聚辐射功能;形成预期引导功能,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发挥创新激励功能,促进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双轮驱动";增强政策传导效应,吸引多元主体参与科创板市场交易;健全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营造资本市场稳健运行的良好生态。  相似文献   

8.
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已经进入全面市场化改革及服务高质量经济发展阶段,整体取得了成效。但由于改革还在持续深入,制度未健全、机制待完善、结构欠合理等现实问题,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还面临诸多挑战。新时代新征程,资本市场应从扶持企业创新、融入全球市场、改善收入分配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四个方面帮助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进一步发挥整合资源、引领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保障经济高效平稳运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柳 《求知》2011,(1):28-29
近几年来,中国股市急剧扩张,大量企业上市,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目益增强。随着创业板的推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也正处于新的历史性机遇期。而适应新的形势,加快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工作,对于一个地区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及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作为直接融资的金融工具,具有分散风险、融资成本较低、收益率较高等特点.资产证券化适合于中国筹资、融资及发展资本市场的需要,它在我国的应用必将对中国的经济建设、资本市场规范化及国有企业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金融化趋势日益显著,主要表现为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攀升;金融业利润居高不下;非金融企业涉足金融领域业务增多。适度的金融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而过度的金融化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金融诅咒"现象,并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防范和化解经济金融化风险,需要树立协调发展理念,促进金融与经济良性循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重构互利共生的银企关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股权融资比重;加强调控和监管力度,建立预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之后,主张将国有企业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联系起来以发展资本市场来推进国企改革的人越来越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路:一是通过发展资本市场,为国有企业开辟新的筹集资金的渠道,解决国有企业的高负债和国有企业在银行中形成的大量不良债务问题。二是通过发展资本市场,盘活国有企业的存量资产,推进国有企业的重组。三是通过发展资本市场,推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但也有不少学者指出:上述主张“人为地夸大了发达的资本市场对于提高公司效益的作用”;“发展资本市场对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一些困难,推进…  相似文献   

13.
樊晨翔 《理论探索》2023,(3):115-122
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一环和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平台,中国资本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展资本市场是满足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和财产性收入来源的迫切需要,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健全,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全面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但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尚属于发展中的新兴市场,依然存在着发展规模和成熟度不足、市场结构不合理、市场功能不强、法律体系不完善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因此,需要通过扩大资本市场规模,规范资本市场结构,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完善资本市场法律体系等路径,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俞欢 《团结》2007,(4):48-49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股力量,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方式较多,按其来源可以分为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又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通过向社会发行股票或债券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机构充当信用媒介获得资金。内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在自身内部进行资金的融通。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在金融支持方面遇到了极不公平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刻认识和研究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创新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要求。在具体实践中,要以构建多元互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目标,不断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完善融资、并购、股权激励等基础性制度,加强与大学、科研管理机构的合作,打造包容创新、服务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生态,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陆显斌 《学理论》2012,(29):113-114
我国的中小企业总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类企业在促进经济、创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最近几年,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困境,如贷款难、担保难、政策歧视等。解决对策是:申请发展专项资金;引进新的股东;吸引风险投资;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加强金融监控;提高自身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7.
韩保江 《理论视野》2012,(9):41-42,71
研究金融规律,按规律办事,是我们思考中国未来金融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一个基本出发点。研究中国的金融发展和改革,必须立足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必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来进行。要处理好"五对关系",即: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关系,国有金融与草根金融的关系,生产金融与消费金融的关系,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关系,一般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的深刻体现,也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要求。当前,金融部门资金空转与实体部门积累不足并存、金融供给与实体需求错配、金融市场功能弱化等问题阻碍了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金融市场相较于发达国家仍处于培育和发展阶段。因此,通过总结归纳不同金融模式下主要国家服务实体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分别就金融部门、实体部门、金融监管部门的合力、协同发展提出可行路径,以期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质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9.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项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部署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可得性,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通过完善政策性担保增信机制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对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维护金融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钱力 《理论视野》2017,(11):36-41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项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部署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可得性,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通过完善政策性担保增信机制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对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维护金融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