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辽宁经济形势异常严峻,到了"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民营经济作为辽宁经济的半壁江山,如何打破其发展瓶颈、激发其发展潜力,对于推动辽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改变辽宁经济现有形势,补齐经济发展短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打破"投资不过山海关"魔咒,推动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以辽宁省凌源市为例,通过分析现阶段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探索如何打造综合性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助推县域民营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过程也是我国营商制度环境优化的过程,谈判中面临的外部压力转变为我国优化营商制度环境的内在动力。入世以来我国大幅提升贸易投资环境法治化国际化水平,近年来伴随着制度型开放推进,签署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对优化营商环境具有显著效应,积极对标高标准贸易议题也利于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营商制度环境。未来应关注我国特色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构建,重视营商环境对经济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国际排名大幅上升。通过对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10项一级指标变化率分析发现,"放管服"改革方向指导下开办企业营商环境大幅改善、企业获得电力营商环境大幅提升和执行合同营商环境大幅优化是促使排名大幅上升的决定性因素。针对当前我国营商环境存在的一些短板,中央政府在"利企便民"总体导向下,通过更大规模推动减税降费、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推动建设审批制度改革等具体措施,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从更加长远的角度看,未来优化营商环境应重视借鉴亚洲发展型国家相关经验,根据国情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破解营商环境的区域不平衡难题,从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4.
民营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又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优化营商环境,助推辽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对于振兴辽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辽宁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探究辽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便为辽宁新时期的振兴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作者参与了2017年-2019年省人大常委会在全省14个设区的市和省直各相关部门开展的对《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调研视察、执法检查和立法调研活动,听取了省、市和部分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营商环境建设的工作情况,参与了到各地行政服务中心或审批大厅等单位的实地调研,与各级人大代表、国企负责人、民营企业家代表、专家学者和基层执法人员、人民群众进行了座谈交流,参与了全省各市《营商环境调查问卷》和《对政务服务大厅业务评价表》分析汇总的具体工作。在跟踪了解和梳理分析全省各级政府近三年来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的成效、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对如何有效破解辽宁营商环境建设中的短板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辽宁省的经济增速下滑明显。要使辽宁经济发展实现新一轮的振兴,就要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营商环境。可以说优化营商环境对辽宁经济的全面振兴将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而中青年后备干部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治因素,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力助推器,对县域乃至全省的营商环境的改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抚顺县部分中青年后备干部理论学习素养的调查,分析县域中青年后备干部理论学习素养的现状及问题,对提高后备干部的理论学习素养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所具有的基本制度保障、理论阐释支撑、补齐短板渠道、话语语境规约等独特功能,分析出在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方面存在认知制约、机制制约、平台制约等制约因素,进而提出构建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机制的实践路径,即立足界别特色和优势,构建部门与党派直接联系、全程反馈的“专项协商”机制;构建“动态联动”工作机制,打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监督优势与营商环境优化“双维优势”联动模式;构建“要素赋能”长效机制,实现新型政党制度要素优势转化为营商环境优化实践提升成效。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的讲话中,对新时代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提出了明确要求。黑龙江省委要求全省上下打胜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推进全省十九大精神及"两会"精神的落实,助推黑龙江省振兴发展。转作风优环境必须明确各级领导班子第一责任人,即"关键少数"的职责,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实现全省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和营商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一流的营商环境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政审批是营商环境的第一窗口,优化营商环境的首要任务就是简化行政审批。研究表明南宁市营商环境与先进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虽然南宁市行政审批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聚焦自身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经验,提出南宁行政审批改革的着力点为"树立服务理念、强化部门协同、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完善监管体系、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相似文献   

10.
张克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3,(4):18-26+124-125
组建省级营商环境建设部门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创新举措,对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海南省、辽宁省等四省营商环境建设部门机构职能履行实践为案例,通过文本分析和调研访谈分析营商环境建设部门的职能定位、功能作用、运行规律和矛盾问题。研究发现,省级营商环境建设部门突出营商环境建设协调监督职能,有的部门与数据管理机构、政务服务管理机构合并设立,兼具职能型组织和协调型组织双重特点。省级营商环境建设部门整合多部门职能,主要履行营商环境建设政策法规制定、统筹协调、管理执行和监督评价等职责。当前,营商环境建设机构职能运行仍存在央地职责关系对接不畅、与数据管理机构职责交叉重叠、部门职能定位存在角色冲突和职责履行“政事不分”等矛盾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体制机制,应当明确上下机构业务对口运行规则,适时整合组建国家营商环境建设部门。坚持分类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建设与数据管理机构职能协同发展,强化营商环境建设部门宏观管理职能,加快推进政事分开,促进事业单位和第三方机构在营商环境建设中更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全面振兴辽宁面临新情况和新挑战。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民营企业发展软环境不完善。要注重把优化环境问题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坚持从构建良好的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入手,努力用良好的从政环境来助推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2.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大以后强力推进的“放管服”改革,是以政府治理的体制机制以及制度创新的方式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陕西省在“放管服”改革及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改革推进的统筹设计、科学规划有待加强;改革推进中的体制机制创新需强化完善;改革推进中的协作性、协同性需要加强;破除改革“痛点”和“堵点”的力度需加大。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陕西营商环境要加强“放管服”改革推进的统筹设计、科学规划;要深化“放管服”体制机制的改革和优化;要下大力气解决“放管服”改革硬件载体的不足,切实破除改革的“痛点”和“堵点”;要推进“放管服”各部门职责优化协同高效,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营商环境的优劣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优化营商环境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横琴新区成立以来,营商环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深入推进横琴新区营商环境建设,需要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吸收深圳前海、上海浦东等地经验,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营商政务环境、营商法治环境、营商基础设施环境、营商金融环境、合作共赢环境和产业集聚环境建设,坚持放管结合,完善风险防控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横琴新区经济,使横琴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产权制度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素,以坚持依法、平等、全面等原则为核心,保护各类市场交易主体合法权益的产权法治,是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重要要求和保障。构建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需要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产权法治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基础上,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推进产权法治建设,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司法保护体制,全面履行法治政府职能,以更有力的法治举措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5.
营商环境法治化面临法治意识淡薄、营商法律制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完善营商环境法治化需要进一步强化法制保障;加强制度设计与非制度约束准则体系建设,营造公正的制度环境;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高政府管理经济法治化水平;大力推进公正司法,充分保障投资者权益,为社会的安定有序和商事活动提供法制保障;以法治理念大力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市场环境和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营商环境需要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保障,同时又对公共法律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的的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应充分体现营商环境建设的需求导向,既注重普惠性,全面建构均衡优质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又突出专业性和外向性,强化服务于市场主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专项供给,深入推进跨区域的公共法律服务协作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入国家战略以来,两地政府聚焦企业关切,陆续出台了多项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文件。总体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工具中,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占比多、作用大,需求型政策工具占比小、拉动力不够。未来还需加强政府采购、推广试点等政策工具的拉动力,不断平衡和丰富政策工具的结构,发挥政策工具的整体作用。同时,要配合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建设、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构建,以及进一步凸显政府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中的作为,推进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深刻的政府治道变革,其叠加了服务型政府、数字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等多重治理理念与治理任务,有效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和地方经济发展。既有研究对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动因及其激励机制的关注多是单向度和分散的,忽视了地方政府在优化政务、法治、市场营商环境中还存在的诸多不足。以“双向互动调试”为分析框架,发现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政策和举措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是政治激励、经济激励和自主权激励等正向激励与考核、问责等负向激励间的结构失衡,以及激励机制设计中反馈机制的缺乏。因而,在正负双向激励机制与反馈机制互动的基础上构建调适性激励机制,能激发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性,推动我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困境,内生创新动力不足、产业布局不合理、融资难、融资贵、营商环境亟待改善、民营企业准入门槛高等阻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困点难点问题逐步显现。推进新时代我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引导企业转型升级;还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提高政府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清醒认识到发展过程中某些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都与政治生态、营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政治生态与营商环境也存在着紧密的隐性关联。本课题以政治生态与营商环境为研究对象,不仅提出政治生态是营商环境的前提基础,营商环境是政治生态的具体反映,还深入剖析政商关系发展异化的现实成因,并以国家发展、社会治理现实为依据,尝试为政治生态的修复及健康营商环境的塑造提出理论依据,为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助推建构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