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网络举报作为重要的反腐方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利于营造廉政文化环境,在预防腐败、发现腐败、惩治腐败等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助力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重要手段。在预防腐败方面,网络举报能确保"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在发现腐败方面,网络举报能坚持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反腐“三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反腐"三不"机制,即高压惩戒威慑下的"不敢腐"机制、制度完善防范下的"不能腐"机制、廉洁廉能自律下的"不想腐"机制。"三不"机制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使敢于违纪贪腐的人付出代价,使领导干部心生戒惧,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其内在逻辑是一个从治标到标本兼治、从硬性约束到思想自觉的过程,为我们明确了反腐败的路径选择,有助于从根源上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的反腐败斗争正在从以治标为主转向标本兼治,从运动式治理转向法治化治理,我们党长期以来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深刻表明:只有坚持反腐败斗争的法治化治理,实现反腐败斗争的常态化,逐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治理腐败这一顽症。为此,必须构筑反腐败斗争的三道防线,即法律防线、制度防线和思想防线,并使其相互衔接,协调配合,才能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有效运行并切实发挥作用。首先,要继续坚持以  相似文献   

4.
反腐败斗争形势是腐败力量与反腐败力量之间的对比关系的体现。党的十九大以来反腐败斗争由形成、巩固和发展压倒性态势转变为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特点既表现为腐败力量的客观存在性,又表现为反腐败力量的高度组织性和人民性、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特点。我国当前反腐败斗争虽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并具有众多表现形式,其主要根源来自基本原因、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三个方面。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体制机制是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重要举措,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反腐败实践中要打通三者的内在联系,一体推进。  相似文献   

5.
"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十八大以来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应注重发挥教育、制度、惩处、监督等手段的整体合力,采取标本兼治、多管齐下防治腐败策略,以推动党员、干部尽早向不想腐目标迈进。具体而言:通过开展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旨在提升党员干部的觉悟程度,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断完善反腐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并不断加强现有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大幅度减少腐败机会以遏制腐败动机,推动不能腐向不想腐转变;通过保持高压惩治腐败态势,提升腐败综合成本以压制腐败动机,促使不敢腐向不想腐转变;通过构建廉洁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为实现不想腐目标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基于长期反腐败斗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客观要求,是夺取和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行动遵循。当前,正确理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逻辑基础、内在关联、本质要义和正向效应,有助于明确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新策略。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实现路径上,要重在凝聚思想共识、构建三维机制、夯实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7.
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重大判断包括三个层面内涵: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着眼整体形势的宏观判断、阶段性的初步胜利。作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重大判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依据:一个是经过持续的打虎、拍蝇、猎狐,形成了强大震慑,使得那些未被发现的腐败分子纷纷投案自首,使得那些想腐败、能腐败的人不敢轻举妄动、以身试纪试法,过去腐败问题高发多发态势被有效遏制;另一个是反腐败斗争成果得到人民群众高度认可,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越来越充足。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必须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做到标本兼治,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清醒看到,腐败这个党执政的最大风险仍然存在,存量还未清底,增量仍有发生。”“要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腐败治理是个古老而常新的世界性难题,纵观历史上的一些国家之所以能做到清正廉洁,除了国家体制机制、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有一种被全社会所认可、接受且遵循的廉洁文化,都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重要一环。廉洁文化建设对于维护政府权威与良好形象、保持社会稳定与发展、提升公民道德素养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时代一体推进“三不”战略目标进程中,需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廉洁文化智慧,吸收和借鉴廉洁文化滋养,借助廉政文化引擎,把廉洁文化深度融入一体推进“三不”机制运行的全过程,提升一体推进“三不”机制的运行效能。  相似文献   

9.
《求知》2015,(4)
<正>腐败是政治毒瘤,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权的垮台都和腐败有关,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告诫全党:"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的同时,始终注重反腐败制度建设,在惩治腐败、加强反腐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当前要巩固反腐成果,防止腐败反弹,需要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25)
中国反腐败工作必须从机制问题入手,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当前反腐难点。本文以中国现阶段腐败现状为切入点,对中国现有反腐败措施进行述评的同时,着重研究了中国反腐败的三大机制问题——即建立健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和不能腐的预防机制,根据中国腐败与反腐措施的现状,我们得出反腐工作刻不容缓以及建立健全系统化的反腐败机制是中国反腐败必由之路的结论。本文首次创新性地解读了不敢腐、不易腐、不能腐的概念并以此为出发点深入讨论了三大机制的内涵和制度措施,这将为中国彻底遏制腐败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8)
法治反腐有利于推动制度反腐向纵深发展。以法治遏制腐败需要积极改革和创新反腐机制,寻求更有效的制度设计与运行方式,建立"不敢腐"的惩治机制是法治反腐的重点,完善"不能腐"的防范机制是法治反腐的关键,加强"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是法治反腐的根本,从而形成结构合理、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反腐机制,以期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腐败,使反腐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孟德斯鸠的腐败观包括两个层面:政体腐败和权力腐败。政体腐败是指政体原则腐败,权力腐败是指权力滥用和权力膨胀。对于这两种不同层面的腐败,他提出了治理腐败的两条不同进路:道德进路和制度进路。道德进路在于维持温厚良善的社会习俗,制度进路在于确立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孟德斯鸠注重从道德和制度两条进路治理腐败的思考对于当代具有重要的价值启示。只有将道德和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培养人们的内在信念,另一方面规范人们的外在行为,才能真正实现"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  相似文献   

13.
"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想腐的保障机制"是党中央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将"三不腐"机制运用到高校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中,是有效遏制"象牙塔"腐败和消极腐败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真正落到实处,政治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再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这就给从政用权的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带来一个新的课题:"如何习惯在有约束的环境中工作"。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是党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战略决策和政策选择。落实这一决策,必须夯实对腐败"零容忍"的思想认识根基,建立健全"零容忍"惩治腐败的法规制度,加大惩治腐败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度,改革完善有利于对腐败"零容忍"的体制机制,不断畅通有利于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零容忍"惩治腐败的监督渠道。  相似文献   

16.
《廉政文化研究》2015,(4):20-26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依据宪法、党章和纪律对党员进行严管,对违法违纪行为严查严处、严惩严办。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下,腐败行为有所收敛但手段更为隐蔽,非典型性腐败增多,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不敢腐、不能腐的体制机制尚未全面建立。我们必须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大对非典型性腐败的研究、预防、查处和打击,不断完善反腐败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思想教育,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以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17.
要论摘登     
《求知》2019,(2)
<正>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决贯彻落实到位,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相似文献   

18.
就宏观层面而言,要充分把握法治反腐的突出优势:与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高度契合,为构建制度反腐的长效机制提供根本保障,能够树立治理腐败的权威效应;就中观层面而言,要正确处理法治反腐的四对关系:平衡保障人权与惩治腐败的博弈关系,优化国法国策与党纪党规的互动关系,理顺预防腐败与惩治腐败的位序关系,协调法治规约与道德自律的互补关系;就微观层面而言,要落实五大举措:建立惩戒机制不敢腐,完善权力制约不能腐,保障信息透明不便腐,健全反腐立法不易腐,加强国际合作不可腐。  相似文献   

19.
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权力的体制机制,这是破解腐败高发、多发的基本途径。只有组建一个由预防腐败署、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构成的预防与惩治腐败完整体系,才能充分发挥结构科学、运行规范、监督有效的功能,形成一个能够保证各职能机关各负其责、相对独立、依法治理的运行方式。完善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巡视制度和"一案双查"等制度,逐步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才能有效遏制腐败。同时把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作为关住权力的制度笼子。这是我们党实现依法治国的国家战略和顶层设计的新思考,是跳出历史周期律支配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反腐败刑事司法制度改革问题是近年倍受关注,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如何着手改革是问题的关键。当前我国已具备进行改革的三个因素:即腐败的严重性、政治决策层的反腐败意愿和决心、司法制度的不适应性,对现行反腐败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已显得非常必要。这种改革应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体制、立法、机构、职能、运行机制各方面同步推进,使反腐败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法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