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三个自信”中,道路自信是前提,理论自信是牵引,制度自信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历经风雨、艰难探索开辟出来的现代化道路,坚定的道路自信来源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在不断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坚定道路自信,就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勇向前。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夺取新的伟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原因、重要内涵和原则要求,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坚定道路自信的论述。习近平认为,坚定道路自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照抄照搬和主观臆想的产物,而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坚定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与时俱进拓展中国道路。他还强调,坚定道路自信,要做好应对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准备。坚定道路自信,对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道路自信"第一次出现在党的报告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其内在的一般与个别关系的哲学依据,也有对苏联模式和传统社会主义实践反思的历史依据;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构成了道路自信的实践基础;道路自信要科学地认识自己所处的国情,以及要有拒走"老路"与"邪路"的自觉。  相似文献   

5.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定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道路自信,必须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的奋斗历程;坚定道路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和目标;坚持道路自信,就要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道路自信,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事业。  相似文献   

6.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保障,也为新时代推进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沿着党和人民开辟的正确道路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  相似文献   

7.
郝安 《学习导报》2012,(24):14-16
十八大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丰富内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界定为“最鲜明特色”;首次向全党鲜明强调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凸显不断丰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自信,一是源于社会主义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二是源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三是源于中外发展对比中的"风景这边独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还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是要坚定道路自信。对于军队来讲,就是要认准中国道路、走对中国道路、护好中国道路。在纵观横比、自省自悟中认准中国道路,做到坚信不疑、由衷拥护。对中国道路的自信来自于历史和实践的根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拓展、基本内涵做了具体论述,特别指出要坚定道路自信,反对老路与邪路。  相似文献   

11.
绿色发展既是发展理念又是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化。要真正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就必须坚定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党领导的绿色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现实性、科学性和优越性所形成的高度的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自觉遵循。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是多维动因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首先源于60多年绿色发展的历史实践,其次源于中西环境治理模式对比所凸显的比较优势,再次源于绿色发展的"绿色"本质。我们必须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坚定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沿着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2.
李捷 《前线》2012,(12):139-14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相似文献   

13.
何苗 《湘潮》2016,(1):18-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我国一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是有益于我国实现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以及制度自信是有一定的实践依据的,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保障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本文将着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进行深入分析,增强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与理解,进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4.
任洁 《前线》2017,(6):53-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是中国人民对中国道路的自信。中国道路自信具有深厚根基: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决定道路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道路自信、发展成就彰显道路自信、国际贡献拓展道路自信、世界比较提升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和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艰辛的探索过程。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要求,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项基本方略和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建设法治中国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前,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坚持道路自信,笃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理论自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制度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信仰信念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在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我们增强"四个自信"最坚实的基础。这些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源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和发展,是由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共同构建的一个具有内在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精神和实质,进一步增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与自觉,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集聚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路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当今中国,中国共产党突出强调走中国道路,是从目标、国情和世情等方面对现实需求和疑问的明确回应.可以从形态构成、宏观规定、基本要求、实践领域四个方面理解中国道路的内含.中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其来有自,需要正确把握它的“前世今生”、历史逻辑和发展规律.走好中国道路,既要在认识和实践中树立自信,知道哪些路不能走,也要在改革开放中直面现实,处理好渐进和突破、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中国道路承载着中国梦前进,中国梦的形态是现代化,灵魂是社会主义,主体是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向全党郑重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我们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其巨大的效益,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益展示的光辉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对这条道路的自信始于其自觉,它是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改革开放之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有其深刻的历史逻辑和科学的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是其自信的基础;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统一的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坚定有赖于理论、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