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位于中西方文化交汇的必经之路,其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取决于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不同历史时期沉淀下来的多民族、多宗教的人文背景。基于中华文明孕育根基的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和中华文化一样的文化特质和肌理表象。笔者从历史的角度梳理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交融共生的"前世"经历,探究在"一带一路"历史机遇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激励下,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交融共生的"今生"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不仅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根基,也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始终是联结海峡两岸中国人最牢固的精神纽带。海峡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赋予新时代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宗教界人士教育培训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文化认同,增进政治认同,助推宗教中国化建设。具体而言,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中国特色宗教思想和制度规范,推动传统宗教文化向现代转型,使我国各宗教融化在中华文化的大怀抱中,从中孕育、生长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和归属意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宗教和顺文化是统战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的宗教文化以护国利民、崇和向善为鲜明特点,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和顺"。护国利民是宗教和顺文化的优良传统;抑恶扬善是宗教和顺文化的道德准则;崇顺尚和是宗教和顺文化的处事原则。宗教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中必将发挥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核心。中华文化是我国台湾地区社会民间影响深远的主流文化。中国走进新时代,海峡两岸关系也进入了新时代。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海峡两岸中华文化认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对台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处理两岸关系的指导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祖国统一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闽南文化是海峡两岸闽南人共同创造的优秀地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海峡两岸、港澳同胞以及世界各地闽南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共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发展及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以闽南文化研究为突破口加快海峡两岸文化共同体的研究,对于发挥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两岸民众的心灵沟通,更好推动两岸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是最深层次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前提在于文化的认同。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遵循;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好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血脉;要正确认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增强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8.
推进宗教中国化要以促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五个认同"为目标,发挥宗教积极作用,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智慧和力量。中国宗教文化所具备的优良传统,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宗教对话交往有利于消解民族冲突;推进宗教中国化有利于防止境外宗教渗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侵蚀。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的“文化纽带”思想立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一主题,揭示了中华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海峡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把握“文化纽带”思想的深刻内涵,对于增强在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特质和风貌的总体文化,中华文化得到传承保护和发展,关键在于中国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人口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政府能够从顶层连续不断地强有力地推进、保护和发展中华文化,同时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外来国家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和创新发展,从而逐渐形成了以"大一统和合政治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当下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必须了解并认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意涵是什么,在当代有何价值,如何传承和发扬等,这对发扬中华文化的新时代意涵,促进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对内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对外贡献中华文化所体现的治国理政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边境,跨境民族众多、宗教复杂、文化多元,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文化问题相互交织,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面临严峻挑战。临沧市具有绚丽多彩、积淀厚重的边境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文化。应以中华文化认同引领边境幸福村文化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文化载体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传承发展,用中华文化赋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着力在边境村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助力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为临沧高质量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价值引领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之梦。没有海峡两岸的统一,中国梦就无法真正实现。中华文化是两岸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两岸共圆"中国梦"的核心精神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理念相通,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引领。中华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衔接,不仅为社会主义社会所认同,还要为整个中华民族所认同,对一切爱国人士和民众起到引领作用,也才能为两岸四地同胞和海外华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带有中华民族特点的文化。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又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一直向前发展的文化。中华文化经历了辉煌的发展时期,以其完整、独特的体系,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当代世界,中华文化仍然显示出它巨大的魅力。在人类五千年文明的发展长河中,有的民族在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兼容并蓄性等特点,中华文化"有容乃大"、"兼容并蓄"的品质不仅孕育出各民族团结统一的"大一统"价值观,而且形成中华民族和谐包容、文明互鉴、和平发展的历史传统。团结统一的"大一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价值追求,在当代表现为把多元的民族和文化凝聚成一种力量,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文化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具有“大一统”的政治凝聚力和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传承了“民为邦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智慧。黄河文化凝结了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勤劳务实、开拓进取、团结统一、无私奉献等中华民族精神;黄河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弘扬和传承黄河文化,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构建以“黄河”为中华文化认同的符号共同体、情感共同体、精神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中华文化支撑。中国具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丰富的历史经验;中国自古就有"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中华文化人文性的文化特质更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国多元一体的文化构成更利于与其他文化的融合;中国追求"和合"的文化理念使得中华文化具有超强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7.
树立和突出中华民族形象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式。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作为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地区,拥有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觉形象资源,积累了多样化的视觉形象生产方式,拓展了多元化的视觉形象接受渠道。在视觉文化语境下,迪庆藏族自治州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系统性地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觉形象资源整理工程、品牌培育工程、典型示范工程和统筹融入工程。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两岸发展的未来。海峡两岸同宗同源、同门同种,两岸青年共同享有中华文化。中国走进新时代,传承中华文化,促进海峡两岸心灵契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台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及今后处理两岸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当前,研究台湾青年中华文化认同的变化历程和现状、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两岸关系未来发展方向和促进祖国统一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共同开拓生存空间的智慧思想,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传承至今,其原因众多,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文化的凝聚作用、向心作用不可低估。正是在和而不同、团结统一、包容合作、共同发展的中华文化的智慧思想影响下,中华民族从古到今一直保持着团结统一的国家状态,每一个炎黄子孙无论走到哪里都坚守着心向祖国、落叶归根的家国信念。今天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力量,凝心聚力,传承发扬"和合"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是海内外同胞共同的文化根源,中华文化本身即具备强大的"统战效力",海内外中华儿女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即是文化统一战线,打造海内外中华儿女命运共同体的立意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国家的认同。恢复确立中华文化国家主体性文化的地位,建立和完善中华文化研究组织机构,扩展中华文化研究范围和领域,在各级教育体系中加大中华文化教育的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