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也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带来了冲击和挑战,而提高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水平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论述了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如何提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正处于严峻的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媒介等诸个维度在现实和社会和空间与时间内形成了错综复杂而又互为作用的复合交错系统。在执政环境如此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处于媒介聚焦的党政干部,面对新的媒体素养语境,培养和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既是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题中的应有之义,也是提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时代要求。笔者于2010年上半年在成华区近400名干部中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解读,最终形成本文。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条件下,新媒体服务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了治理观念现代化和治理技术现代化的统一。一方面,新媒体在改善政治沟通、强化权力监督、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管理效率等方面给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机遇;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状况、数字鸿沟、网络群体极化、监督技术与法律缺位等又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新的挑战。新时期应着重提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消除国内数字鸿沟、完善新媒体法律规范和健全新媒体沟通机制,使新媒体在治国理政平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全媒体时代,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高低必将深刻影响其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前,社会对于媒介素养的认识普遍不足,导致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多方面的缺失与问题。高校应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推进媒介教育体系构建,切实增强大学生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个网络虚拟社会悄然出现。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与政府或其他客体进行双向对象化的活动。而连接起虚拟空间的数字化中介系统就是各种媒介。因此,媒介素养不仅是社会成员的一种必要的基本素养,对于党政领导干部来说,更是未来一段时空里考验其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旨在通过界定媒介素养的内涵和提升意义,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提升对策,希望能够为解决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问题,提高他们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全媒体时代,提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领导干部执政智慧的现实考题。通过A省300余名领导干部的调研发现,当前领导干部媒介素养面临"三多三少"困境,亟需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媒介素养能力指标,统筹推进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教育,将其作为干部选拔考核监督的重要内容,推动媒介素养成为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必修课""考核点"和"加分项"。  相似文献   

7.
新网络环境下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网络传媒环境下,加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提升已成为当前考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新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与巨大变化,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媒介教育;建立领导干部与新网络传媒的互动机制;提高领导干部对新网络传媒的监管艺术水平,建立有法可依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楚国良 《学习月刊》2010,(23):28-29
长期以来,人们对领导干部思想层面的关注重点始终聚焦在人生观、道德水平和奉献精神等方面,而对党政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缺少应有的关注。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既关系到他们自己的生存质量,又对他人、工作和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明与和谐程度。因此,重视并加强对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探索》2016,(3)
通过研究案例所反映出的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缺陷发现,需要促进他们遵守符合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的行为准则、提升对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认识水平、形成跨边界预判舆情能力、有效管理情绪、做到"换位思考"以共情、以适当的即时行为匹配媒介情境,从精神、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维度来提高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0.
在高度信息化社会,媒介素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领导干部提高媒介素养是加强执政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施领导行为的关键因素,是正确有效引导舆论、打造阳光政府需要,也是从容应对媒体的迫切要求。为此,领导干部要转变执政理念、提高媒体公共关系的能力,提高策划制作新闻的能力、塑造良好媒体形象,学会直面网上舆情。  相似文献   

11.
不断增强网络媒介素养和执网能力,把握舆论发展动态,维护社会稳定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对部分领导干部的网络媒介素养状况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提出了增强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网络媒介素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意识、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对领导干部网络媒体素养的教育和培训等相关建设。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的广泛影响使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必要课题,教育途径和教学策略的选择深刻影响着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可行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途径主要有:开设专题讲座、进行学科渗透、借助校园文化活动等。在教学策略上,应该遵循教学中贯彻教与学的自我反应模式和以高水平活动为中心的两大主要原则,把握价值观澄清、批判思考、创造性经历等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无记名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形式,对安徽省80位乡镇党委书记,就提高乡镇领导干部执行力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乡镇领导干部执行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低效执行、被动执行、隐性不作为、虚假执行、歪曲执行、机械执行等。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乡镇管理体制问题、政策制度不合理、执行中缺少良好的方法、作风不良、忽视检查监督等。提高我省乡镇领导干部执行力,必须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创新乡镇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加强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强化乡镇领导干部的执行意识。  相似文献   

14.
人文素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当前干部队伍建设中,由于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导致部分党员干部人文素养缺失,具体表现为在工作内容上忽视文化建设,在工作思路上缺乏创新精神,在工作作风上,态度生硬粗暴,在个人生活上,缺乏健康情趣,因此,要通过读书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提高人生、工作境界;将知识内化为对人性、社会的关爱与责任;提升领导干部综合能力三大方面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刘五景  金林南 《探索》2012,(1):122-126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不仅需要借鉴其他学科高水平的理论成果与学术资源,也要力争在借鉴过程中能够产生出本学科高水平的理论成果。现有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对待"借鉴还是移植"问题上的处理与把握还不够成熟,存在很多不足,其原因主要有研究者的学科素养不够高、学科精品意识匮乏,学科建设滞后等。提高学科素养、树立并践行学科精品意识、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效解决该问题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6.
议程设置理论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议程设置理论在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议题内容远离受众需求、传播方式单一、"把关人"素养缺失等问题,因此,高校一要结合社会实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二要关注受众需求,贴近大学生社会生活;三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媒介素养,更好地发挥议程设置理论在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基本要求。近年来,虽然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与依法办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法治社会建设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如法律工具思维、权力本位思维、盲目维稳思维、淡化程序思维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养成。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法治信念、提高法治素养、重视法治实践、培养法治能力,使依法办事成为一种行为自觉。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给党的执政形象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塑造党的良好执政形象,必须从形象主体、客体和媒介三个方面发力:主体上要注重加强普通党员的自身修养和媒介素养,精心打造党员领导干部良好的媒体形象,提升基层党组织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客体上要引导公众遵守网络道德,引导公众有序地参与政治,创新党与公众沟通机制;媒介方面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及时引导网络舆论,积极设置优质议题。  相似文献   

19.
《求实》2014,(9)
领导干部运用互联网的能力是领导者的个人品质、综合素养和能力在网络环境中的反映,包括领导干部的互联网观念态度、网络应用能力以及网络引导能力三个方面。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党员领导干部运用互联网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主要是领导干部互联网在线交流能力、信息辨别能力、应对互联网事件反应能力、互联网舆论引领能力、利用互联网政务能力有待提高。提高领导干部运用互联网的能力,需要领导干部个人和组织两个方面努力,在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互联网媒介素养、改进作风、"网上"与"网下"互动、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导,是政府和民众之间最有效的沟通媒介。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是领导干部要提高的六个方面能力之一。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媒体的特点、作用及要求,分析当前领导干部媒介素养不足、缺乏应对媒体能力的表现和原因,提出领导干部要正确面对媒体、有效引导舆论:要与媒体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要努力塑造领导干部媒体形象、要从五个方面入手提高领导干部在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