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和人民伟大斗争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业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的共同基础,这就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上,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通性、互补性、互动性上。因此需要将这两者的高度契合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段收入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下简称第四卷)中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建立在高度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才能具有坚定的文化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能遵循和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坚定地推进文化发展及文化指导下的人类社会能动的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应该从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作用的认识上、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思考探索上、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定信念上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军事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方面,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进一步繁荣发展我军先进军事文化,能够为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我军使命任务提供坚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5.
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应该从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作用的认识上、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思考探索上、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定信念上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实现文化自信已经被国家提到了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本身就包含着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从文化自信出发可以找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着力点。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多重挑战,我们必须自信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外文化的对外交流传播,从而更好地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在文化自信视阈下,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是一项寻根、铸魂、聚心、凝神的伟大工程。站在时代转型的起点上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就是建设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站在国家发展的总布局上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就是提振民族之魂,凝聚全国人民的精气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盛大国提供思想共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应着力在增强红色文化自觉和自信、强化红色文化在意识形态阵地上的主流作用、发展红色文化产业以及构建国家文化安全的坚实屏障四个方面切实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文化突出的资源优势,形成于文化建设的过程。新时代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取得伟大斗争的胜利,完成新的历史使命。文化自信的保持有赖于持续性的文化建设,所以必须在文化建设中提升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正植根于中国实际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成为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课题,文化自信作为精神力量对于新时代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文化自省、文化自觉、文化自立、文化自强作为文化自信的四重演进逻辑对于新时代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为此,我们要以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自省、以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以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立、以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以文化自信提升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路径主要有: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化、本土化、大众化中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在继承发展、兼收并蓄中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中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自信是对自己高度认同的坚定、是一种对别人高度包容的从容。文化自信,就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认可和总体肯,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信,是文化传承、开放与超越的始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一新要求科学回答了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视角认识对待文化的问题,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新的高度。正是有了文化自信,我们党才始终坚定地引领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走在时代前列,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是对文化价值深刻、清醒认识的理性升华,包括对自身文化礼敬与自豪,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改造的勇气与魄力以及对文化发展繁荣前景的崇敬与信心。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需要破除文化自卑、文化自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视现实,放眼未来,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科学性与时代性三个不同角度回答了文化自信何以需要、文化自信自何而来以及文化自信何以发展等问题。从理论来看,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是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彰显其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创新智慧;从现实来看,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立足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及世界范围内话语权的竞争,逐层挖掘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实动力,突出其开创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智慧和革新精神,对当下教育和引导青年坚定并增强文化自信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文化自信是人们长在骨子里的锐气。自从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文化自信以来,国内众多学者就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近三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文化自信内涵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其具有本源性、主体性、包容性、发展创新性的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方面阐述了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以及从不忘本来、融合外来、着眼将来和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搞好"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来提升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会议中提到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主题实践活动、制度建设、反腐倡廉、文化自信四个方面为抓手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取得了诸多成效。但在建设中也存在着腐朽落后政治文化侵蚀、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意识淡薄、缺乏文化自信、缺乏全方位的政治文化积淀四个方面的问题。新形势下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应从破立结合,弘扬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加强学习,促进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的政治文化自觉;提高认识,增强共产党员的政治文化自信;拓宽渠道,发挥党内政治文化潜移默化作用四个方面做足文章。  相似文献   

16.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就要正确看待文化“三自”——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提升对文化发展作用、文化发展规律和文化建设责任担当的高度自觉;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正确看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外国文化三种文化;实现文化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键,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制度是保障,人民群众是根本依靠力量,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动力。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信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成为当代"第四个自信",而文化自信的根本就是价值观自信。高等学校作为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引领的基地,新知识、新思想、新理念不断更新发展,各类信息源源不断,更好地开展高校特色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优化组织特色信息资源来迎合时代的发展和满足广大高校读者需求的变化,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有着特殊的意义。文章从高校特色信息资源助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探索高校特色信息资源实践路径等方面探讨了其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研究成果及党的重要文件、决议和具体实践中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的阐述历史地、辩证地分析我国文化强国战略思想,更能深刻地认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理念上不断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和持续创新发展的蓬勃生命力。文化由被强调主要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转向强调文化的民族性、血脉性;进入新时代,文化体现出继往开来、核心彰显、意义重大等鲜明特征。这些转变表明,我们党在历经改革开放的风雨40多年里,以更加成熟的文化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全人民的头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撰写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思想的光辉前景。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信具有深沉持久的力量,而文化自信的生成背后有一段深远的历史。经历天朝上国的优越心态到中体西用的文化反思,发展为以洋为尊的媚外心理,近代"早醒的文化自觉、骄傲的文化自视"逐渐转向"文化自卑"。新中国成立后,整个国家以及文化自信的发展也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向上的发展阶段。"文化自觉"的萌芽发展为"文化自信"乃至新时代的"文化自强",体现了文化自信生成的历史逻辑。回顾文化自信发展的历史和新中国七十多年的文化建设历程,立足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首次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文化自信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是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经验总结;是着眼全球视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定位;是立足时代课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