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人民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内核之一,具有悠久的思想源泉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赋予人民性新的内涵,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人民幸福、人民奋斗、人民共享的价值旨归;以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保障人人参与而巩固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人民立场,落实人民性,彰显人民情怀。  相似文献   

2.
人民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内核之一,具有悠久的思想源泉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赋予人民性新的内涵,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人民幸福、人民奋斗、人民共享的价值旨归;以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保障人人参与而巩固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人民立场,落实人民性,彰显人民情怀。  相似文献   

3.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作为新时代引导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理念之一,共享发展理念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新时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细学深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必须准确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中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内核,深入探索"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意蕴,将其紧紧融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理念的当代传承,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价值指引,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理念。一、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理念的  相似文献   

6.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表现为人民战争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引领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使中国人民"站起来"获得政治尊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成为衡量改革发展成效的标准,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使中国人民"富起来"赢得经济尊严。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就彰显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凝聚起民族复兴"强起来"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21,(9)
人民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实践支点与价值原点。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工作的新发展、新变化,做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明确回答了新的历史阶段中维护和保障人民利益的方向,形成了新时代人民观的整体理论形态。把握其生成逻辑和价值意蕴是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的本质要求,是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的力量之源,标定"中国之治"新境界的价值坐标,为世界人民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民生论述,不仅为新时代我国民生的切实保障和不断改善提出了科学指导思想、政策措施与工作要求,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明确了重要目标和任务。是内容最全面、理念最先进的民生论述。这些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牢记使命,践行宗旨的必然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1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基本方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践行人民中心理念,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描绘了民生愿景,开启了为民谋福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0.
李芳  陈慧 《理论探讨》2019,(2):38-43
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一条主线,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正是对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人本法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包括一切为了人民的目的论、一切依靠人民的方法论以及一切实践成效由人民来检验的效果论等三个层面的理论核心要义。新时代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从坚持立法合民心、执法顺民心、司法服民心、普法向民心等四个具体层面来开展实践。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研讨会"于2017年12月27日在中央党校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深刻内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议题作了发言。与会专家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也是新时代统领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则是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1,(5)
中国共产党防控执政风险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表明,中国共产党以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作为防控执政风险的指导思想,以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防控执政风险的执政起点、目标和归宿,以依靠人民作为防控执政风险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方略,是对于中国共产党防控执政风险指导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方略实现了对于中国共产党防控执政风险的现实构建。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12)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唯物史观的正确把握,肯定了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人民主体思想注入了新内容。这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现实价值表现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践途径是发挥党的核心引航作用及其所坚持的共享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4.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第一个坚持”,其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汲取与创新、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人民立场的赓续与传承上的。新时代人民至上理念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坚持人民至上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造福人民、必须牢牢植根人民。新时代人民至上理念蕴含着深刻的价值意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旨归,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立场,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底色,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9,(11)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论学说在中国的实践经历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有助于人民富裕幸福是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之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形态后,进入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形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属性、价值指向和实践动力,是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辩证统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和理论灵魂。  相似文献   

16.
以共享发展理念为代表的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共享发展理念被认为是其中最大的亮点而格外引人瞩目。共享发展理念的精神内核蕴含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并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越来越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共享发展与社会主义各发展阶段相适应,真正的共享发展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始终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一致、相统一。共享发展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建设高质量美好生活,在共建共享中全面共享美好生活和美好未来。以共享发展理念为代表的中国新发展理念越来越受到世界关注,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成为实现世界公平可持续发展与超越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新方案,必将引领更多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和实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党的十九大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系统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是由理想信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和科学战略举措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8.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享发展理念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科学的实践价值,集中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面小康人民共建共享的价值取向,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共享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要求。"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构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党的政治建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居于统领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体现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优良传统的沿承和发展,凸显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特征。党的政治建设根本目标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根本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首要任务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发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作用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遵循,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提供了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时代的学术语境中,"现代性"作为一个极富张力的哲学范畴,不仅业已成为一种理论视阈和研究范式,而且业已成为一种与"现代化"和"现代社会"发展道路密切相关的价值理念、价值尺度、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然而,无论是对其作何理解都是以西方现代社会的历史和现实为理论基础的"西方现代性",而不是建立在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基础之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更不是建立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础之上的"新现代性"。以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为指导,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视阈和思想维度来看,与建立在"理性"或"启蒙理性"基础之上的以"资本"或"资本逻辑"为中心的"西方现代性"不同的是,"人民性"不仅直接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及其由此决定的社会运行机制,而且直接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以"人民性"为根基和中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原创建构,不仅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性"的扬弃和超越,而且赋予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以更加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以"人民性"为中心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向,正确处理好"资本逻辑"和"人民逻辑"之间的张力关系,防止和遏制"资本逻辑"对"人民逻辑"的渗透和侵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