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缺乏可操作性,使得旅游市场秩序的整顿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因此,完善旅游监管法律制度要健全法治体系,力推依法治旅;创新监管机制,明确综合治理;细化监管法律依据,增强可操作性;完善配套涉旅法律;填补在线旅游监管空白。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市"作为贯彻"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地方性重要举措,需要增强市民法治意识来为其提供内在的驱动和必要的支撑。因此,要进一步抓好依法治市各项工作,为成都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提高市民法治意识是依法治市进程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治理或制约国家权力 ,是依法治权、依法治吏 ,而不仅仅是“政府以法治民”。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各级政府官员必须树立职权法定和依法行政观念 ,实现从“父母官”到“公仆”的转变 ;同时 ,必须建立对政府官员及其活动实施依法管理和有效监督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4.
市民的依法行为和公务员的依法行政构成了依法治市的两大层面。市民的依法行为在依法治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完善相关立法是市民依法行为的前提;鼓励市民依法参政、议政,以推进城市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进程;弱化传统权威和单位权威,强化崇尚法治权威;培养法治精神,形成法制环境,使市民自觉学法,守法和用法  相似文献   

5.
要走向法治政府,就必须牢固树立公务员依法行政观念。在当前,公务员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就必须深刻把握依法行政的本质。依法行政的本质是依法治“官”而非治“民”,是依法治“权”而非治“事”;必须全面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依法行政的原则包括法律优先、法律保留、职权法定、比例原则、程序公开、权力监督和权利救济等原则;就必须在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中强化依法行政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正>文旅高质量融合是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纵深推进,文旅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渐凸显,而法治化的文旅环境,则是保障文旅产业有序推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大理法院以现代化的司法理念、积极主动的司法担当,着力解决制约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推进依法治旅、依法兴旅作出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7.
法治思维是执政者治理现代社会的基本思维,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提升成都基层干部法治思维既是依法治市的内在要求,也是保护群众利益的必然要求,还是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当前,成都基层干部法治思维存在着法治理念不足、法治思维能力不强、法治文化缺失,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人治思维根深蒂固、监督规范形同虚设、违法利益使然。提升成都基层干部法治思维要形成科学的法治思维理念,提升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考核依法履职水平,改善法治环境,强化监督指导,规范治理行为。  相似文献   

8.
依法执政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法治是提高党依法执政的大环境.现代法治理念的缺失,已经成为我们党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观念障碍.要实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质性突破,必须排除传统的理念上的浊流,树立现代的法泊理念,从传统的"治民"向"治官"转变,坚持用现代法治理念来指导执政党的执政活动,依法执政,才能走上民主、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9.
追溯中国法治的历史进程,在理论和实践上经历了两次大的飞跃。在事实和法律面前,法治思维与政治思维、伦理思维是不同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做出顶层设计,如何完成从依法治国到依法治企,从法治国家到法治国企的转化,需要国企管理者学法学规则,增强法治观念;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依法经营和维权,维护企业自身和权益。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州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州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延边州逐步形成了一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的制度及运行机制,但是也存在一些阻碍依法治州进程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加快依法治州进程。  相似文献   

11.
<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员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法治权威的树立,关系到法治秩序的形成和法治建设的成效。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形成法律信仰,养成法治思维习惯,提高依法办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整体性变革、传统的政府运作模式失灵及社会控制方式的转换构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背景。这一时期社会治理呈现多元混合的发展态势。影响该时期社会良性治理的因素是高度集中的政府管理体制、治理理论没有恰当地回应"中国问题"、不成熟的市民社会以及社会成员法治观念比较淡薄。因此,必须发挥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建设善治型与服务型政府,破除体制性障碍;吸收国内外优秀治理理念,完善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回应时代关切;积极培育市民社会,实现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浙江省依法推进社会治理取得明显的成效,社会治理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本适应。但是,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建设,依法推进社会治理面临许多问题和不足,社会治理科学化、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推进浙江省社会治理法治化,要培育公民树立法治信仰,形成全社会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规范完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推动社会治理实践经验上升为规章制度;着眼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以法治方式破解社会治理难题;建立完善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和监管机制,引导社会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探索健全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机制,构建城乡基层社区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当前依法治市过程中存在传统与现代法律文化观念冲突、城乡与市际间法治建设失衡、工作与监督机制不完善等诸多困境,必须从领导机制、治理依据、思维转变、公众参与、地方特色、监督机制等几个方面着手,坚持市级党委的统一领导,完善市级地方性规范体系,培育公务人员的法治思维并调动基层公众的参与,完善对地方公权力的监督机制,才能有效破除困境。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中国下的法治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自我国提出法治建设以来,初期偏重于自上而下的法律体系建构,忽略了社会法治观念和法治信仰的培育,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法律工具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型,不仅是为了应对国家治理资源的缺乏,更重要的是为了培育公民精神特别是法治精神。在这一背景下,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尤其是法治社会的依法治理应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校是现代大学治理的理性选择和时代要求;是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内在追求;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高校依法治校的理念还没有完全确立,法律体系尚不完备,法治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高等教育法律救济制度尚不完善。要做到依法治校,必须贯彻法治的要求,以法治理念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前提,以组织建设为依托,以有效监督为保证,以司法救济为补充,实现高校科学管理、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全面推进依法治企是石油销售企业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世界水平销售企业的先决条件。依法治企在石油销售企业改革发展和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本企业依法治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法治文化、制度体系、合规管理、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全面推进规范治理、依法合规管理,堵塞管理漏洞,建立长效机制,保障企业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市民社会的兴起对于法治精神的旌扬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体现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要适时地调整法律理念,并使之与市民社会相适应。作为法治系统中的刑事法治也必须针对市民社会带来的挑战作出及时的回应,在观念上主要是指刑法理念的转变。在市民社会语境中,刑法应当体现三大理念,即契约刑法、社会刑法和人文刑法。契约刑法,为现代刑法找寻到了正当性依据;社会刑法为实现国家对秩序的维持和再生提供了现实性的保障;人文刑法为型塑刑法的品格导引出了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19.
犯罪因法而存在,因法而得到规范与治理。法制不是良好社会的完美原则,但无法制则无良好的社会。要实现法治,有效地控制犯罪,必须十分审慎地适用刑罚,将其看作预防犯罪的手段而非目的;必须提高立法质量,切实执法、司法,以实现“良法之治”;必须培养人们的法治观念,在全体公民中形成守法的精神和对现代法治的普遍认同,以此实现社会治安秩序的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20.
优化城市治理体系,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中子系统的完善,更是城市繁荣、地区发展的战略性建构。南京作为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在"两个率先"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较早开始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效。进一步优化南京市域治理体系,要搭建"一核多元"的市域治理体系;压缩层级,服务前移,建立平台化服务体系;组建基层治理委员会,优化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强化依法治市理念,把城市管理引上法治执道;多种方法并用,注重采取市场手段和"软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