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文化思想沿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逻辑进路展开其理论、历史和实践轨迹,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基本遵循。文化自觉引领中华民族在现实世界中批判反思民族文化的历史和现实,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这三个文化主体的新构建,推动了中华文化与人类文明发展接轨,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起点。文化自信是以价值观自信为核心,包含对内自信和对外自信两个向度,并区分为独特性自信和普遍性自信两个层次,成为贯穿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主线。文化自强是立足于世界文化格局重塑的现实语境,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新的文化生命体,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旨归。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统一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人类文化史上创造了新的中国文化叙事。  相似文献   

2.
坚定的政治文化自信是抵御西方政治文化冲击、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文化心理基础。文化自信与人们文化认同正相关,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自觉。培育政治文化自信对提升公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认同感、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和实现政治稳定都具有积极作用。执政党内的政治文化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培育执政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对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的坚定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将其有效融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与能力素质,增强其文化自觉与自信。应立足学生成长需求,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坚持创新载体,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时代感。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注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党对历史使命的时代回应,是新时代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选择。通过内涵解析、制度遵循、制度自觉和制度自信四个维度,全面认识党内政治文化与制度的内在关系,明确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所需要的价值引领和制度规范,是深层次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遵循。依靠制度深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坚守党的初心使命、坚定制度自信,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5.
姜丽 《前沿》2012,(17):26-28
文化自觉自信说到底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关键,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影响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因素主要有西方社会思潮和社会经济转型期对我国高校文化的冲击,教育产业化带来的挑战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思潮,立足本土文化,加强人文教育,树立文化安全意识,以及进行网络安全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对策可以提升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极为重要的资源,它在历史的传承中不断创新出符合时代特点的精神,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教育价值,提高广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的思想状态和心理体验,但它的发生有赖于社会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社会实存领域的快速发展使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第一次拥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更深层的含义是摆脱虚无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影响,理性自觉地对待文化传统,进行文化建设。传统文化的人生哲学以人的自我提升和人伦幸福为目标,对现代化的诸多问题具有强大的纠偏能力;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帮助中华民族实现了独立和富强,在未来会继续发挥凝聚和引领作用,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依托上述两大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强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以经典研究为契机,深入理解两种文化底蕴的基本原理;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在解决时代问题中进行文化转化和创新;以国际视野为胸怀,通过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些精辟论述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归结到一点,就是希望全党同志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伟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一、实现伟大梦想需要伟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必须有伟大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信是对于文化价值以及发展适应性的认同、认知和践行,是将文化内涵不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精神、民族意识和民族品格在文化层面的集中表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继承和传播,离不开对文化的自觉自信。继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型历史和时代语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文化自信的构建具有强大功能,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基础,提高其与现代性的融合性,实现功能有效性和实效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信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保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积极搞好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夯实文化自信的资源、制度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1997年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理念,转眼之间20年过去了,中国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弱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小康的大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文化自信"。这是国家强大的体现。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不仅是人们认识和行动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且是中国文化思想的历史性转折。现如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光有"文化自觉"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既要有"文化自觉",更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更高要求,拥有"文化自信"才能讲好中国文化"从哪里来"、才能讲好中国文化"去向何方"。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世界,只有做到"文化自信",才能在世界不同文化的对比和互动中获得增强中国文化转型的动力和文化创新的能力,最终实现我们共同的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认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历史地位、正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规律、主动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以及制度自信的形成和发展意义重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应借鉴儒家学说的"自我觉醒"理念、"自我反省"哲学以及"自我重构"意识,推动文化自觉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苏运蕾 《人民论坛》2020,(12):164-16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认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历史地位、正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规律、主动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以及制度自信的形成和发展意义重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应借鉴儒家学说的“自我觉醒”理念、“自我反省”哲学以及“自我重构”意识,推动文化自觉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表明,党内政治文化的现实形态可区分为党内先进的政治文化和不良的政治文化。对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知自明、自觉自信、自主自建等各个环节是一个依次递进、相互联系的链条。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增强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觉自信,坚守坚信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5.
刘振霞 《前进》2023,(12):13-14
<正>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全方位、深层次阐明了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发展这一重大实践命题。在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再次强调“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6.
高莹 《前进》2022,(5):57-59
<正>浑源,是山西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黄芪之乡、北岳恒山所在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增强政治自觉和涵养文化自信“双核驱动”,不断厚植良好政治生态土壤,弘扬厚重历史人文底蕴,探索产业富民强县新路,以政治清明促生态文明,以文化自信促清廉党风。一、以政治自觉引领文化自信,开创党风廉政建设新局面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思想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坚持“两手抓、两手硬”,  相似文献   

17.
以更加高度的自觉担当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文化自觉不仅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8.
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表明党对文化问题的高度重视.对文化的认知和功能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文化发展已然成为党的中心工作之一,发展文化的目标清晰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标志着我们党在文化发展上越来越自觉,越来越自信。透过全会的文献,人们可以领会到党中央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文化大发展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李伟 《传承》2012,(5):4-5
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党史部门是党的一个重要工作部门,党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党史工作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自信,新时代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之魂,彰显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生成关系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引领力,关系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关系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生成要以文化自觉为前提、文化认同为基础、文化自强为根本、文化创新为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