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麦克莱伦在《马克思传》中通过独到的选材、精致的剪辑,建构起马克思所在时代的生活情境,从而以故事化与视觉化的方式引导读者与传记主人公产生共鸣,成就了一部优秀的传记作品。然而,这种情境化的形象还原,必然会带来理论解读上的缺陷,这体现在麦克莱伦对马克思理论著作的简化、对马克思思想体系的忽视、对马克思思想实践维度的抛弃等方面,从而将其抽象为一种价值、一个符号。麦克莱伦这部作品的矛盾之处在于,他用独特的手法再现了一个人的"伟大",却又无时不在瓦解着这种"伟大"。  相似文献   

2.
《求知》2021,(3):52-54
正马克思是一个跨越时空的历史人物,从唯物史观大的历史时代来看,当今世界依然处在马克思所指明的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即人类仍然身处由马克思打开的历史时空中。早在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用英文发表对马克思逝世的悼词《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指明了马克思"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为后人惋惜。恩格斯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历史功绩、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基于《讲话》文本,从理论价值、政治价值、指导价值三个维度解析《讲话》的重要意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走近马克思与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3.
1903年出版的《社会问题》一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文献。该书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事迹,阐述了《资本论》的主要内容;明确提出"共产主义"和"科学的社会主义"等概念;将社会主义区分为"广义社会主义"和"狭义社会主义",并提出构成"社会主义之主脑"的四要素;详细分析了托拉斯的负面作用;从社会主义思想史的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的相关理论,比较了社会主义和个人主义,在批评中详细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引介了大量与马克思主义观念谱系密切相关的关键术语和核心概念。该书为马克思主义观念谱系在中国的早期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墓座上刻写的是改动后的《共产党宣言》结束语"全世界劳动者,联合起来!"而不是人们常说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塑像的眼神最初是向左眺望的,20世纪50年代初被民主社会主义者修正为向前看。苏东剧变后,社会民主党人重修后的马克思塑像,仅剩头像,表明其要与现实的社会主义划清界限。但马克思墓不管如何变迁,永远将是所有共产党人向往的地方,马克思作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导师,永远活在世界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5.
梅林的《马克思传》首次系统还原了马克思的生平、思想和实践,诠释了马克思作为思想家和作为革命家的两个面向,为马克思传记写作奠定了史实和方法论基础。梅林的《马克思传》在对马克思部分思想和著作的理解和评价上存在错漏之处,在评述马克思与拉萨尔的分歧时出现重大失误,后者造成该书数十年间在国内学界备受冷落。但瑕不掩瑜,梅林版《马克思传》的历史价值应当被重新加以评估。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记者:之前,中外已经有多种版本的马克思传记,您是怀着怎样初衷着手撰写《马克思传:人间的普罗米修斯》的?袁雷:201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170周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从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的170年历史中,国内外出版了众多马克思的传记。第一本是马克思生前好友和学生梅林撰写的《马克思传》,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西方学者科尔纽的《马克思恩格斯传》、苏联学者费多  相似文献   

7.
常青青 《学理论》2012,(4):53-54
马克思确立的"实践"观点构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问题。马克思第一次揭示了革命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它体现革命性和时代特征,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产力与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各民族间相互孤立与封闭的状态被相互依存所取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种客观趋势。"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时代场域,中国道路通过对外开放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扩大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积极回应世界历史进程;吸取资本主义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利用资本形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中国道路的伟大创新;把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与立足点,是中国道路始终秉持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9.
黄钢 《瞭望》1988,(36)
看来,论争是在《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那里推出了所谓马克思形象而引起的;让我们从它涉及的论断谈起吧。 那里臆造出一个马克思的幽灵——用作者的话来形容是“伟大的亡灵”——亡灵对小说中第一人称的男主角断然说道:“我的孩子,请你别低估了我的智力,我还不至于傻到以为后人干的事是在继承我的事业。”“我的事业,已经在1883年完成了。”这是作者在阐释全球各地(特别是明指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4,(34)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变革,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理念发展的根本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伟大创建者,立足于当今时代,结合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再认识十分必要。以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时间,明确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1.
梁赞诺夫为马克思传记的研究与出版做出了四大贡献:第一,首倡将马克思传记列入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全集;第二,最早将马克思传记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与梅林进行了意义深远的历史争论;第三,MEGA1的编辑出版为马克思传奠定坚实可靠的文献基础;第四,《马克思恩格斯合传》注重马克思恩格斯生活、思想、革命的世界历史背景介绍,是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生平思想的极好入门书。  相似文献   

12.
张娇 《学理论》2013,(20):36-37
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构建中的一个基本标志。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些基本思想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产力与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各民族间相互孤立与封闭的状态被相互依存所取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种客观趋势。"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时代场域,中国道路通过对外开放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扩大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积极回应世界历史进程;吸取资本主义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利用资本形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中国道路的伟大创新;把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与立足点,是中国道路始终秉持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14.
<正>在马克思思想史的研究中,马克思于1837年11月10日写给他父亲的信是一个既倍受重视又没有得到充分阐释的文本。说它倍受重视,是因为凡是撰写马克思传记的著作,无一不提及这封信;说它没有得到充分阐释,是因为所有撰写马克思传记的作者都只是把这封信作为马克思这一时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的记载,却从来没有把它当作马克思走上哲学创造道路的最早文本加以阐释。比如,梅林在他的《马克思传》中几乎叙述了马克思在这封信中所论及的他的学习生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1,(3)
马克思实践观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思想,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关键。马克思通过对前人实践观的分析、扬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学实践观,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而将实践放在首要的位置上来阐述。本文基于马克思实践观的来源、主要内容和当代意义来论述马克思实践观思想,通过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分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21,(3)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产生于19世纪,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完整地表述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通过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整体性思维的承续、唯心史观的颠覆和"欧洲中心论"的解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实现了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为物质基础、以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动力、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未来趋势的世界历史构成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随着世界格局的深刻转变和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交往作用的重视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彰显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吴丽莎 《学理论》2012,(11):26-27
马克思的国家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曲折的演进历程。从马克思经典著作出发,将散见于其中的马克思国家观理论梳理整合,探索马克思科学国家观的形成和发展轨迹,以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国家观并用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8.
戚青丽 《学理论》2013,(19):73-75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经济事实"出发,论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现象。尽管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早期的理论,仍具有争议性和不成熟性的缺陷,但这种理论思想却在当时的社会乃至今天仍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对前人异化理论的超越性和对资产阶级的批判性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另一方面,这种争议性和不成熟性有利于打破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促进后继者如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和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马恩关于全球化思想最初起源于他的世界历史和世界市场思想。这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有较为集中的体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分工和交往的扩大是世界历史出现的根源,也是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的一个因素。最后,真正的全球化是共产主义的出现。马克思的关于对"世界历史"理论思想的研究,对于当今探索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是与他们创立自己的革命理论同时开始的。1844年4—8月,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开始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只是这篇著作当时没有发表。1845年秋天,恩格斯在《“傅立叶论商业的片断”的前言和结束语》中第一次公开批判了“真正的”社会主义。接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卷、《“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反克利盖的通告》、《驳卡尔·格律恩》、《德国的制宪问题》、《诗歌和散文中的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对“真正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全面的尖锐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