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会乐  许兵 《传承》2012,(4):38-39,77
中国共产党人在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上,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相继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创新动力论"和"和谐动力论"等思想,从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这四个动力论是一个前后相继、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从实践上看,这是对当今世界和中国所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与变革所作出的积极的判断和创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认识不断深入演化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2.
历史观是人们对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在历史观问题上,费尔巴哈是个十足的唯心主义者。他抽象地理解人及其本质,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并将人类社会的历史看作是宗教变迁的历史。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在社会本质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等方面全面超越了费尔巴哈,创立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3.
我们周围的世界和所处的社会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矛盾的存在,离开矛盾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不可能发展进步。和谐就是矛盾着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协调、调和,它标志着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多样性的东西共存而达到平衡,才能形成和谐;如果多样性的东西彼此冲突,达到平衡,也就无所谓和谐。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和处理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的关系,有助于人们正确遵循和运用历史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由之路。 一、正确理解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 历史决定论,就是承认在历史领域,具有和自然界一样的客观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理论。是否承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必然性,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长期斗争的焦点。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就在不断探索社会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历史上不少思想家,虽然提出过许多合理的观点,但总体上是片面夸大主体,特别是人的精神作用,否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马克思主义通过对社会历史大量现象的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仍然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相似文献   

5.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矛盾与协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社会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的凸显期,利益矛盾关系更加复杂,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必须认清当前社会利益矛盾的表现,找准社会利益矛盾形成的根源,将"和谐"与"矛盾"在更高层次上辩证统一起来,协调和整合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顺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从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视角出发,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简约"概括为历史合力论,对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人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物,每个人都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有所贡献.历史合力论视域下的"以人为本"思想就是社会和个人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即"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它是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的生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社会和个人都知道"谁"以人为本、以"什么人"为本、以人的"什么"为本、"本"是什么,每个人都实现了自身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完美结合、历史剧作者与剧中人物的辩证统一.这一旨在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以人为本"思想,犹如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热切地昭示人们:只有每个人都实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能"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只有实现此种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每个人才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推动社会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前进.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复杂的,在社会历史领域,由于主体与客体、理性与非理性的交互作用,不具有自然界那样性质和特点的规律,社会规律的表现形式是有序性与无序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可预见性与不可预见性、可改变性与不可改变性相结合而形成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自己的学说归结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这一学说揭示了人的自由的本质,把"现实的人"当作历史的主体,即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从而打开了历史奥秘的大门,寻求一条现实人的自我解放之路;马克思主张在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本的一致性基础上的实践的社会观,反对把自然界和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认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认为: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有着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人类应当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并使之为自己服务;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的过程是一个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唯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
中共八大决议认为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八届三中全会开始改变这一论断,八大二次会议明确指出社会主要矛盾是"两个阶级的矛盾"、"两条道路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论断的转变始终围绕"向自然界开战"与"阶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这两对范畴进行。前者转变的逻辑可能性是对"向自然界开战"与"阶级矛盾"关系认识的不清晰,现实可能性是对国内外一系列政治事件原因的判断;后者转变的逻辑可能性是"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与"阶级矛盾"三个范畴之间的模糊关系,现实可能性是对整风运动中"右派进攻"的严重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