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管理创新倡导社会管理理念导入服务性、管理主体推进多元化、管理手段强调多样化、管理过程实现程序化。其对行政法学基本理论革新提出了相应要求:在行政法学理论基础的讨论中,当回归公权力管理和服务并举且以服务为依归的规范主义预设;在行政主体理论中,当引入社会行政主体取代授权行政主体,并与职权行政主体共同组成行政主体;在行政行为理论中,顺应司法实践以及我们的表达习惯,还原行政行为包括行政权力运作的一切活动的最初定位;同时,改变"重实体、轻程序"传统理念,从宏观的法治理念层面、中观的法律原则层面和微观的制度规则层面全力推进程序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2.
从思想观念、制度结构、主体行为三个维度来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推进路径,可以发现,思想观念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根本影响因素,需从制度人本、制度公正、制度统一、制度合理、制度法治等五个方面强化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观念变革;制度结构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核心影响因素,需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重构、完善社会管理职能体系、重组社会管理组织结构、健全社会管理相关规范、加强制度实施机制建设等五个方面优化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体系安排;主体行为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需从加强党委领导、突出人大监督、促进政府负责、注重司法保障、推动社会协同、增强公众参与等六个方面改善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3.
从思想观念、制度结构、主体行为三个维度来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推进路径,可以发现,思想观念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根本影响因素,需从制度人本、制度公正、制度统一、制度合理、制度法治等五个方面强化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观念变革;制度结构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核心影响因素,需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重构、完善社会管理职能体系、重组社会管理组织结构、健全社会管理相关规范、加强制度实施机制建设等五个方面优化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体系安排;主体行为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需从加强党委领导、突出人大监督、促进政府负责、注重司法保障、推动社会协同、增强公众参与等六个方面改善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4.
优良的主体素质须从健康的主体意识、良好的主体心理素质以及卓越的主体创造性三个方面来塑造;思维方式现代化的确立必须做到“五破五立”;现代化的行为方式必须是进取、创新、富有远见、讲求效率、豪放开拓。  相似文献   

5.
李崧 《理论视野》2014,(7):85-86
以群众工作统揽社会管理工作、以群众工作创新统揽社会管理工作创新,构建与社会管理相适应的群众工作新模式新机制,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构建“社会管理”型的群众工作新模式,为社会管理创新夯实群众基础构建“社会管理”型的群众工作新模式,必须明晰以下三个要点.(一)“社会管理”型的群众工作模式,是建立在执政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平等地位关系基础上的群众工作新模式.在这种群众工作模式中,执政党和人民群众都是群众工作主体,所不同的是,执政党是群众工作的领导主体和引导主体,人民群众是群众工作的实践主体和实现主体;群众工作的功能不再是实现政党的意志和政治权力的意志的“政治控制”,而是要实现人民群众的需要、利益、意志和力量的“社会管理”;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群众,实现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维护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基本权利是群众工作的目的;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实践主体、价值主体、利益主体、执政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群众工作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通过言语行为的机制协调功能约束主体间的行为,从而实现从话语结构角度解释社会的目的,进而回答了社会秩序何以可能的经典之问。研究哈贝马斯言语行为三重功能模式理论,必须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是什么的问题,即哈贝马斯所主张的三重功能模式理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第二,为什么是的问题,即为什么是言语行为使主体间达成共识,而不是权力、货币或其他相关媒介;第三,如何是的问题,即言语行为如何使主体间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7.
乡村创新创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它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推进乡村创新创业有助于缓解乡村人口流出的不利影响、为解决"谁来种地"提供经营主体、开辟农民就业增收新渠道、满足居民食品消费升级需求、加速城乡融合发展以及促进共同富裕。在乡村创新创业人数不断增加、新模式不断涌现和制度环境不断优化的背景下,推进乡村创新创业要重点解决人、地、资金和公共服务供给等问题。即:要提高乡村创新创业主体的人力资本水平,实现人才引得来;完善乡村创新创业用地政策,实现经营有保障;深化农村乡村创新创业的金融系统性改革,实现资金能满足;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人才留得住。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主体的行为勘定——一种新政治经济学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公共产品学说和新制度经济学说为基本的支撑理论 ,以环境保护中行动主体为分析对象 ,在描述主体行动的群体特征及其行为影响的基础上 ,探讨环境保护陷入困境的主体症结 ;说明在环境保护中利益群体及其成员只有摆脱个体理性、走向合作理性 ,才能实现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行政论坛》2021,(1):59-67
基于社会形态特征的学理性分析以及常态和应急态下的治理行为特性比较研究发现,协同治理理论框架是实现跨阶段协同的重要基点,需要围绕多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协同决策、协同规则、协同行动、监测评估等过程要素进行系统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多要素多环节多情景的协同治理结构;深化结构性改革,完善政府组织制度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健全机制为抓手加快制度性协同创新;强化制度保障体系建设,为协同治理赋能;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协同体系。  相似文献   

10.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使得产业组织模式呈现出规模经济效应弱化、产业集中度和规模起点降低、市场进入壁垒下降、中小企业优势显现、可竞争市场结构形成等发展趋势,而产业组织模式转型所型塑的模块化产业网络具备适用性更好、抗风险能力更强的特点,模块化生产网络可以获得更高的生产和组织柔性,体现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关系,产生"1+12"协同效应,可以扩大创新空间,降低创新成本,增强创新能力。我国应遵循"经济环境驱动主体行为,主体行为型塑产业组织"的基本思路,从经济环境和市场主体两个层面入手,通过优化经济环境和健全体制机制来驱动主体行为、助推产业融合,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网络,实现产业组织模式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1.
《行政论坛》2015,(5):53-57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理单元"——基层政府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国家和上级政府治理的代理人,同时又是服务和回应当地社会公众诉求和利益表达的协同治理主体。陕西省ZS县公共项目管理案例折射的基层政府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公共项目决策、行政执行过程和行政行为监督等方面。矫正基层政府行为失范的对策是:在构建地方基层治理模式创新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重构政府与社会关系,构建基于协同参与的多元治理主体;以公共权力的使用为核心,强化对地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控;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基层政府治理;建立基层政府绩效评价和效能监察制度。  相似文献   

12.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时期,内蒙古草原牧区要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应正视自身在社会治理方面所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进而从诉求吸纳机制;多元主体共治机制;牧民自治机制;绩效管理机制多方面着手创新社会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26)
主体间性教育的提出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是指通过西方哲学中主体间性相关理论建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即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从而重新树立人的思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人性化。  相似文献   

14.
<正>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身心发育虽已基本成熟,但是很多人在思想方面却还没有脱离"哺乳期"。特别是近年来受西方腐朽思想文化及行为方式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群体在思想观念上出现了多元化倾向,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不相适应。如何帮助他们"断奶",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起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辅导员队伍管理模式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  相似文献   

15.
要想对行政补偿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则必须对行政补偿的性质进行深刻剖析。行政补偿本身的属性不是责任。它在行政主体主动实施积极合法的行政行为的情形下,是行政主体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实施的公法上一种法定的义务,在行政相对人主动实施无因管理行为的情形下,又是行政主体一种补救性具体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6.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并不排斥政府创新。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创新面临着创新遭遇法律边界、创新无法律保障,创新缺乏法律约束等一系列的法律困境。破解上述法律困境的路径是:在创新主体上,将地方政府创新与国家顶层设计相结合;在创新动力上,从法律角度为创新设定宽容和免责条款;在创新方式上,强调依法创新,同时不断完善法律,实现良法之治;在创新结果上,将成熟的创新成果固化为法律或制度,达到引领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胡俊文 《学理论》2014,(2):105-106
创新惩治预防腐败体系,确保监所公正严格执法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实际行动。这就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教育模式,强化主体监督;创新领导体制,强化权力监督;创新管理体系,强化重点监督;创新运行机制,强化民主监督;创新廉政制度,强化网络监督。从源头上惩治预防腐败,避免权力寻租、造租、设租的现象发生。实现良性互动,综合双赢,事半功倍,依法治警治监,公正严格执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进行理论创造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叙事中,"创新"和"创造"话语表达的意思相通,但在意蕴上有所不同。理论创新为理论创造作铺垫,理论创造是理论创新的结果,是具有原创性价值的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形成了党的指导思想五次与时俱进的发展,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理论创造而实现了突破性的飞跃,新的理论主体诞生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深入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不仅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而且以一个新的理论主体创造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版本。作为一个新的理论主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新时代理论主体的时代开创性、主题综合性、体系重塑性、范畴再造性等主要特征。深刻把握和贯彻执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从新的理论主体加以进一步的认识,形成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原创性贡献的新认知。  相似文献   

19.
权力,是指权力主体凭借某种资源,对权力客体实行价值控制,致使其改变行为,以实现权力主体意志、目标或利益的一种社会力量和特殊的影响力。权力的职能总是两个:一是维护国家政权,二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没有权力,社会就无序、混乱;但滥用权力,也会使权力主体的意志、目标或利益的实现发生偏差。  相似文献   

20.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昆 《理论探索》2005,3(5):51-52
以公有制为主体,保持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以公有制为主体,使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得以贯彻实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以公有制为主体,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作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