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志强 《求索》2008,(10):126-128
古希腊和先秦时期的智者学派和庄子,在认识论上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对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从而否认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可靠性。但从他们这种相对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却产生了两种不同取向的语言观。智者学派走向了对“辩”的热衷和语言技巧的肯定,而庄子则对“辩”提出批评和对语言表述性加以否定。本文从他们各自的思想特点和社会历史背景出发,探讨了两种语言文化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任满军 《求索》2008,(12):134-136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智者们以其辩论或演讲的独特方式发表了他们各自的法律观点,包括法律的本质属性是强者命令还是理性契约、法律渊源于自然法则还是城邦约定、法律正义价值定位于对法律的遵从还是强者利益的维护、法律伦理基础在于相互尊重和正义对待,以及法律的自然法和制定法二元结构论等等。这些思想观点在对当时奴隶主城邦统治的合理性进行辩论的同时,也奠定了西方法哲学理论的基本论题,从而成为了后世人们法律哲学的智慧源头。  相似文献   

3.
纵观孔子这一生,其实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却以言传身教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儒家学派,成为两千多年来最伟大的"至圣先师"。孔子既是一位智者,又是一位仁者,他乐山乐水的高尚情操是值得我们终生学习的。仁者智者,胸中自有沟壑。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意思是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为什么仁者乐山呢?山,高大巍峨,山上草木茂密,鸟兽  相似文献   

4.
金玉良言     
人生是由许多陷阱构成的,只不过智者在上面架了座桥。  相似文献   

5.
王昆 《今日中国论坛》2007,(11):100-102
"上善若水"是来辉武喜欢的一句话。所谓上善,就是指最高的德行,在老子看来,最高的道德和品性就象水一样,水从容地泽被万物,帮助万物的生长,却从来不去争名争利。水之性就是至高的善、是最高境界的德行。所以孔子有"智者乐水"之说,只有智者才能透视水在柔静中蕴藏着的刚强,只有智者才能体会到水在不争中蕴藏着的力量,而来辉武无疑就是个智者。  相似文献   

6.
制度是基本的工作规则。古人云:小智者治事.大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短短十五个字,充分说明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7.
四个笑话     
从前.有个部落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大旱灾,庄稼颗粒无收,人人衣食无着,很多人饿死了。部落里变得越来越没有生气,人们沉浸在悲痛之中。有位智者在部落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在他的带领下,人们团结起来。互帮互助。渐渐地在生活上渡过了难关。但是,经历灾难后的心理阴影犹如阴霾般始终笼罩着整个部落的居民。于是,一天晚上,智者把大家聚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8.
彭卫鸿 《理论月刊》2003,(9):110-111
当代西方大众传播中的批判学派大多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众传播采取鲜明的批判立场,在大众传播研究的立场、观念、方法上与注重实用和效果的经验学派存在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赵鹏 《求索》2013,(9):138-140
道家学派形成于先秦时期,与儒家文化互相激荡,相辅相成。道家学派的思想理论体系内容繁杂,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广泛且密切,为我国古文化的精髓,其中,道家学派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尤其深远。笔者常年从事于我国古文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本文试图通过例评传统道家学派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道家学派对以先秦两汉时期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学的影响,从中透视道家学派与中国古代文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何国强  唐凯勋 《思想战线》2005,31(5):132-140
中国民族学界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了"北吴南杨"之说.北学派的代表人物吴文藻和南学派的代表人物杨成志虽求学、治学和教学经历不同,学术倾向各异,但他们对中国民族学的贡献都非常突出.比较和分析南北两派,凸显其与学派的关系,客观地看待两个学派的学术传统,师其所长,大有裨益,同时,有助于中国民族学研究的发展定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为三部分内容,一是介绍南北学派的学术传统,二是分析形成原因,三是预测接近趋势。近年来民族学学科理论的文章颇多,但未见有结合我国南北学派的实际情形进行论述者,本文可填补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12.
陈新华 《人民论坛》2013,(7):184-185
历史法学派主张的法学思想对现代法制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纠纷的产生并不意味着社会的不和谐,和谐社会的发展是纠纷解决方式向科学化和有效化演变的一个过程。历史法学派主张用合理性的方式解决纠纷,在历史法学派思想主张的影响下,我国纠纷案件解决机制的建设应更加注重民族的自身特性和法律道德性。  相似文献   

13.
该书《引论》开头写道:“在20世纪的西方社会,各种法学流派(或其支派)竞相出现,诸如新自然法学派、新实证主义法学派、社会法学派、新康德主义法学派、新黑格尔主义法学派、经济分析法学派、新马克思主义法学派、新自由主义法学派、制度法学派、存在主义法学派、行为主义法学派、批判法学派、统一法学派,等等。这些学派的相继涌现使西方法哲学形成百花竞放、百舸争流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乾嘉汉学在清代学术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扬州学派则是汉学集大成的殿军。但是关于扬州学派是不是一个独立的学术流派,在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这在学术史上殊为少见。本文从扬州学派的学术宗旨、思想渊源、学术特征、地域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了这一学派的存在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15.
“智者”与“仁者”是孔子提出的两种人格。尽管这两种人格在孔子那里有某种抽象人性论的意味 ,但他确实抓住了他生活于其中的那个时代的两种人格特征。了解这两种人格并对此作出正确的理解 ,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博学新知     
《今日浙江》2007,(3):59-61
考选领导干部面试试题 智者说一个人要愉快,就要把自己当作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把别人当作别人,把自己当作自己,问你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17.
李艳霞  王贤卿 《求索》2007,(3):141-143
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技术批判理论,在西方科学技术批判思潮中是最引人注目,最具有影响力的。考察并弄清该理论生成的缘由,是科学技术批判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科学技术批判理论形成的文化根源、理论源泉和现实起因入手,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技术批判理论生成的缘由做了较为深刻的探究。  相似文献   

18.
杨朝晖 《理论月刊》2005,(9):196-196
武汉出版社出版的由任定成、周雁翎主编的《世界著名科学学派丛书》是我国第一套比较系统而又全面地研究介绍世界科学学派的丛书。丛书一共5册,分别对“李比希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德拉贝奇学派”、“卡文迪什学派”和“费米学派”等世界著名科学学派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作了全景式的描述。按照科学界的常规,所谓学派,一般是指在学术上围绕着集中的课题,聚集了优秀的科学家,采取了新颖的视角,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的研究群体。这个研究群体中的成员可以在同一个研究机构中,也可以分散在不同的研究机构之中…  相似文献   

19.
唐太宗曰:“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将无弃才,名主无弃士。”“世界上没有废品,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的说法正应了唐太宗的话。因此,组织要设法将人才用对地方,使其快速地与组织环境相适应,最大程度地激发个体能量,为组织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句古话,叫“谣言止于智者”。此语出自《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意思是说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智慧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这句话本身很有道理,但是在信息传播极为迅捷的今天.谣言借助网络传播的方式,有了甚嚣尘上之势,产生的破坏性和危害性极大,因此,谣言只止于智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需要各级党政机关率先垂范、主动作为,才能合力铲除这颗“毒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