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书俊 《岭南学刊》2006,1(2):34-37,70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论是辩证唯物论,而不是旧唯物论,更不是实践本体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论是对以往旧哲学的批判继承上的超越。要真正把握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论的实质,就必须考察马克思实践唯物论的奠基,即对象性存在的唯物论基础。整个世界自从确立了对象性的存在,就不再是抽象的自然界了,而成为了现实的、包含有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的自然界,是真正的自然界。这个对象性的存在,才真正展现出人的本质力量。  相似文献   

2.
李达的“实践唯物论”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达在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将"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并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论"。最终形成了强调"实践的唯物论"而更重视作为认识论的实践的理论特色。李达的"实践的唯物论"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要坚持学理性与实践性的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3.
刘丽 《前沿》2013,(20):59-6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两大重要了理论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实践唯物论是唯物论的核心,历史观则是完备彻底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论是历史观成立的基础,且贯穿于整个历史观两者是相互依存、渗透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党的领导干部要坚持唯物论和无神论,必须与唯心主义、有神论划清界限,这是党的性质所决定的;要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还必须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  相似文献   

5.
任何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都是在一定的世界观的指导下,对当前时代和社会根本性问题的反映.揭示科学发展观的本体论基础对于准确、深入地理解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那么,科学发展观建立的本体论哲学基础是什么呢?是自然本体论、神学本体论、物质本体论?还是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如果以物质本体论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体论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发展动力和方法等问题就无法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本体论,以实践视角理解科学发展观,正确地理解了"以人为本"、发展动力和方法,才能深刻领悟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贾绘泽 《前沿》2014,(9):4-6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本质要求其贯彻的常态化和普遍化,但是群众路线贯彻还存在政治精英意识与民众意识、开放思维与封闭思维、现代政治文化与传统政治文化、干部利益与群众利益等之间的张力和冲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高度关注群众路线贯彻的内在机制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意识、形成开放创新的思维方式、培育现代民主的文化模式、构建开放融合的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7.
政治参与既是政治现代化的标志,也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参与并不是一直起积极作用,政治参与与现代化一直存在紧张关系。本文对政治参与在现代化中的地位、与现代化的紧张关系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赵臻 《湖湘论坛》2008,21(2):93-95
政治参与既是现代化的标志,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参与并不是一直起积极作用,政治参与与现代化一直存在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有时甚至会阻碍政治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核心产粮区典型村的调查发现,围绕土地流转,基层政府、市场、农民各自建构了己方的叙事话语,各方叙事交织构成了关于流转的叙事结构。主导政策制定的是政府叙事与市场叙事结成的"治理逻辑——实用逻辑"共谋型叙事,对应的是农民边缘化的底层叙事,前者是清晰、简单而抽象的宏观话语,后者则是复杂、多样而具体的微观话语,并受前者压制。作为资本下乡的表征,市场叙事存在对政府叙事和底层叙事的双重迎合,实践中却发生双重背离,引发农民关于土地流转的悲观预期。对于土地流转的叙事结构失衡与实践张力,需解决农民决策参与和文化适宜问题,构建底层叙事的制度化表达机制,实现社会现实向政治现实转变。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实践哲学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哲学是当代中国实践相适应的哲学形态,是在突破前苏联哲学僵化体系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实践哲学以实践为基本观点,以实事求是为基本特征,充分重视人的自主选择和创造精神,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价值中心地位,解决自然物质世界与人为中心的价值世界的矛盾,这一矛盾只有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才能现实地得以统一。实践哲学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哲学基础,是促进当代发展的哲学力量。  相似文献   

11.
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是铁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必然选择。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思想观念的跨越是前提。面对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如何深化理论教育,切实抓好干部职工的思想理论建设,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是摆在铁路企业各级党组织面前必须思考和下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南。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做好人口工作,提高人口素质;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是统筹兼顾,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3.
实践是马克思恩格斯“新唯物主义”即科学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历史观的“立足点”,是“新唯物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一切哲学的根本标志,也是其哲学社会功能的旨归。坚持实践唯物主义就是要求坚持科学实践观和坚持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贾孟喜 《岭南学刊》2005,1(6):55-58
马克思把个人看成是现实的、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活动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 中的个人。他从个体视角考察人类历史的基本思想包括:人类历史的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们的 社会历史始终也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人类总体的进步、社会历史的发展,最终都落脚在每一个体 的发展上;未来社会是每个个人都得到全面自由发展的联合体。  相似文献   

15.
“无增长改善论”是英国警务理论学家约翰·安德逊提出的关于警力配置的重要理论,即警察机关在不增加人员编制、器材装备的前提下改善与提高警力。这一理论对我国警务改革过程中优化警力配置,对现有警力进行挖潜和延伸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型综合发展理念。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发展的历史要求,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 1.关于社会发展的本质。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 质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有着十分丰 富的内涵,执政党要不断提高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就必须找到实 现的途径,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 研究新情况,正确处理影响和谐社会 建设的重大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们应该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国情,在城镇化建设中,坚持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城镇与生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三民”思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情意观,结合时代特征的变化, 科学地揭示了无产阶级情感的内涵, 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突出了情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持党的先进性中的能动作用,井对如何做到“情为民所系”作了全面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情意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