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点击短新闻     
让受众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新信息,既是读者对新闻媒体的要求,也是各媒体增强可读性、获得更多读者欢迎所必须的。为此,各报在增设短新闻栏目,打造短新闻精品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内蒙古日报》(汉文版)一版有“短讯集锦”;三版时事版有“今日要闻”、“集装箱”、“体坛快递”;经济周刊2002年10月28日五版的“信息检索”有13条短新闻,七版“多棱镜”有18条,八版的“八面来风”有信息20条之多;社会周刊有“法苑快递”,农牧天地版有“农村信息”;科教文周刊的“了望塔”、“送你一把金钥匙”等,都是比较好的短新闻专栏。《北方…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交流学习体会过程中,有的同志提出:“作风好不好,关键看领导”的观点,而且,这种观点还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也认可和赞同这种观点,理由如下:现代领导科学认为,领导是一种影响过程。领导不仅能够引发、制约和改变一个人或部分人的意志行动,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一个组织、集体的意志和行动。毛泽东同志有句至理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可见,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得如何,党风能否有明显好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从实践上讲,“关键看领导”是由领…  相似文献   

3.
在《共产党员》杂志中,我比较喜欢“说长道短”栏目。喜欢的理由是:一是贴近现实。该栏目的文章,不仅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而且观点鲜明,说出了大家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二是由小见大。此栏目的文章短小精悍,三五百字,题目不大,但提出的问题却都是大问题。三是感染力强。文章有感染力,才能影响人,  相似文献   

4.
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如古之陪乘、陪隶、陪房等。这些习俗,而今大都失传,但不甘寂寞的人们却又创造出了许多新的“陪”法:如陪汇报、陪检查、陪开会、陪吃、陪喝、陪玩;来时接,走时送,步步陪同,一陪到底。今之“陪”较古之“陪”,不仅规格高、人员多,而且时间长、内容广,让古人自愧弗如。当今“陪”风盛行事出有三:一是要我陪。个别领导喜欢警车开道,威风八面,于是下面就“兵对兵、将对将”,有职务的按职务陪,没职务的按级别陪。结果一个领导变成了一群领导,工作组变成了工作团。二是我要陪。少数单位的领导自身有“难言之隐”,又怕上头…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4,(24):16-17
有学者在解释法治这一概念时,说法治就像“石头剪刀布”。为什么说法治像“石头剪刀布”?理由有三条:事先有公正的规则,即“石头剪刀布”,这一规则不偏私任何一方;不同的主体发生利益碰撞,不是通过暴力而是通过规则解决;通过这一规则所发生的结果,无论对你有利或者不利,你都必须服从。  相似文献   

6.
李泉 《先锋队》2010,(12):29-29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找木材准备打家具,可在木料堆里翻来找去,就是不满意。不是这根太弯就是那根太细,不是这根有裂缝就是那根有树结……一位老者见状,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只要有‘直木匠’,就不怕‘弯木头”’。听了老者的话,年轻人半信半疑,请了一位手艺不错的木匠。结果,款式新颖别致的家具让他大吃一惊:弯一点的木材做成了弓形椅背,有树结的木料做成了桌椅的腿,连那些三四寸长的小木料都派上了用场……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人才,可现在埋没人才的现象在不少地方还依然存在。究其思想根源,就在于没把埋没人才当过看。 埋没人才者也有种种开脱自己的“理由”:一曰“不了解他”。一个单位、部门那么多人,哪能都了解?这似乎是实情。但作为领导,不能以此为挡箭牌。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领导的职责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而做好这两条,离不开调查研究,求得对下属情况的了如指掌。如果老是关起门来想主意,不把功夫下在了解人、使用人上,就难以做到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二曰“年轻,没经验”。须知,经验和年龄有联系,但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而且经验不是自来就有的,需要在实践中逐渐积累。诚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有些同志担心,年轻人经验不够,不能胜任。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经验够不够,只是比较而言。  相似文献   

8.
近日,一位从教的友人讲了这样一件事。某小学五年级一个班竟有20多名学生向班长送礼,为的是和“权力很大”的班长搞好关系。背不出课文、完不成作业的同学,给班长送过文具、玩具、水果,甚至还有数额在百元以上的红包。老师发现后,对这些送礼的同学提出了批评,可孩子们却不以为然地说:“现在的大人办事,不也都是送礼走后门吗?”听罢此等怪事,着实令人深思。眼下,十多岁的小学生,也深知办事要“送礼走后门”,甚至在同学之间,“游戏”起这套“关系学”,这的确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孩子们不以为然的反问,难道不是对成人世界种…  相似文献   

9.
快乐大叔 《党课》2011,(21):98-100
说到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以下简称“解释三”),快乐大叔就想起了一个笑话。有一个富翁要给太太买生日礼物,问:“你是想要一条船呢,还是想要一架直升机?”太太想了想说:“我什么都不要,我想离婚。”富翁愣了一下,说:“对不起,我还不打算送这么贵重的礼物。”  相似文献   

10.
蔡建军 《前线》2014,(8):117-117
最近,笔者常听到一些秘书抱怨:“领导学习一篇讲话,我就得给他写一篇心得体会;领导是不学不行,我是不写不行”;“熬了两天两夜,领导还不满意,嫌不深刻、没新意,让重写”……有个朋友戏言,这是领导整风,“整疯”秘书。  相似文献   

11.
人活尘世中,有着太多太多的牵连。食五谷杂粮,焉能无七情六欲。情和欲成为构筑人际关系的一条锁链,将每个人紧紧捆在一起,使之逃脱不得。记得有人曾作一诗《人生》,内容仅仅一字:   “网”。   是啊,人生就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大网,每个人都占据着网上一个交点。上有父母,下有兄妹,左有上级下级同事朋友,右有乡里乡亲左邻右舍。居在网上,每个人都无法脱离人情关系,不管相隔多远,却总也能找到牵连。谁又能离开这张“网”而独傲于“俗世”呢 ?  “网”是先于人而存在的,在“网”上,有人关心爱护,有人提拔扶持,有人请客送…  相似文献   

12.
熟悉金占林的人都说他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真是不简单。然而,更不简单的是他在领导身边工作了近30年,现任吉林市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处长的他,先后服务于四届区委领导和两届市政府领导,可从来没有利用这个“好条件”,为自己和亲朋好友谋取半点的“实惠”。走进他的家,简陋朴素:住房面积只有60平方米,而且是个7楼顶层,除了妻子和孩子外,家里还住着岳母和大姨姐。晚上孩子要学习,老人要休息,自己还要“开夜车”赶材料,两居室的房子显得拥挤不堪。屋内没有一件奢侈的家用电器,没有一套上档次的家具,就连一把像样的靠背椅…  相似文献   

13.
《当代党员》2006,(10):1-1
有这样一个同志,他身处公务员岗位,工作也勉强过得去,但喜欢吃拿卡要,属于老百姓戏称的“工资基本不用、烟酒基本靠送”的那类“公仆”,群众意见很大。在“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中,他给别人提意见、找问题很积极,面对别人给他指出的问题,甚至是服务对象有真凭实据反映的问题,却不认账,或者认账不认错,理由一大堆,“领导叫我这么干的”,“别人都在那么干”,“现在社会风气就这样”,等等。  相似文献   

14.
资讯     
《廉政瞭望》2013,(16):12-13
新高官卸任后的“五大去向” 忧“电视问政”变“表扬平台”? 近日,新华社发文批评地方“电视问政”变味。湖北一名区委宣传部长称:“部门领导都觉得压力太大,尤其是排名靠后的部门,所以一直录播,不敢直播。”另一名区级政府官员表示:“批评多了让台上领导坐不住,所以问政节目不是纯批评,也耍表扬。”节目遂成领导炫耀政绩的平台。中部某市一期节目中.市发改委党组书记当场念稿,被问政官员讲政绩、摆官样,两名现场群众有反对意见,只是稍稍晃了一下“NO”的牌子,不敢高高举起。  相似文献   

15.
胥健 《廉政瞭望》2004,(9):27-27
从对各地近几年查处的领导干部适规收受钱物案件分析,领导干部收受钱物行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收钱送物的数额不断增大有的领导干部官职不大,收受数目却十分惊人渠县建设局原局长徐立奎担任房管所长时,经查证收受的礼金就达30余万元。二是收钱送物的范围相对集中送者有的放矢地主攻关键岗位、关键人物,尤其是单位“一把手”,以达到“面小量大效果好”的目的;收者不再是来者不拒,而是谨慎选择收受那些所谓信得过、靠得住、日后暴露或揭发可能性不大的送礼者所送的钱物。三是收钱送物的手段更加隐蔽,送者由到领导干部家里、办公室送钱逐步发展为到茶楼、酒店、外出学习考察地等隐蔽场所送存折、股票、购物券等,有的还采取无需与领导干部直接接触的给领导干部手机充值、交保险费、买住房、送领导干部子女出国等方式进行、四是收钱遂物的借口日渐繁多送的有借口,收的有理由,看似“人情世故,礼尚往来”,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6.
我有位朋友在一个单位做主要领导工作已经两年多了,没听说有什么政绩,领导水平也没见有什么“长进”。最近在一次聚会中我发现,此君唱歌、跳舞的水平有惊人的提高,不仅早已摘掉了“歌盲”“舞盲”的“帽子”,甚或可以与“专业水准”相媲美了:我惊奇地问道:“你老兄这‘两手’是什么时候练的?”他神秘兮兮回答:  相似文献   

17.
做梦都没想到,大年三十晚上,咱会收到厂长大人一份不菲的新年贺礼。这是怎么回事呢,话还得从咱这个人说起。 咱是水泥厂的一个车间领导,是大家公认的厂里最有成就的“马屁精”。自打进厂后,无论哪届领导,咱基本上都能让他们“满意”。当然,这当中咱也付出了不少心血和财物,比如领导家有事需劳力,咱多派几个工人;领导生病、娶儿媳、嫁女儿,尤其是逢年过节,那礼尚往来是必不可少的。 年底,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公司让一批有学历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初,铜仁地区组建380多个各级“三农服务团”,进村入户开展送政策、送法律、送信息、送点子、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送项目、送物资、送观念的“十送”活动。活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线。该地区深入农村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这一做法,得到了中央、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9.
在反官僚主义斗争中,笔者听到一些人发这样的牢骚:咱一不是什么长,二不管什么事,官僚主义与我有何相干?反官僚主义应该谁有病谁吃药,让大家都反对官僚主义,这岂不是让没病的人去“陪绑”?这句牢骚有些片面。“谁有病谁吃药”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但无病也打预防针,...  相似文献   

20.
“领导,我这个项目之所以失败,是有原因的……”下属说这句话时常被领导打断,因为领导总要求员工“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其实很多时候,那个“借口”,往往正是被忽略的重大问题。领导者如果能听一听这个“借口”,往往有助于下一步作出更加正确的决策和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