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破产财产的概念着眼,论证破产财产及破产财产担保债权优先受偿与其他特定债权之优先受偿权所存在的法律冲突,并就如何理顺、解决相关法律冲突提供了初步设想,对《破产法》立法进行争鸣。  相似文献   

2.
雷丹  王琪  孙源 《法制博览》2023,(22):70-72
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破产债权的审查与确认是管理人执行职务的重要工作之一,事关债权人的根本利益。债权只有经过审查确认后,债权人才能行使《企业破产法》赋予其的表决、受偿等权利。与此同时,破产债权的审查与确认对整个破产程序,包括战略投资人的招募、重整计划草案的制定及表决通过、债权的清偿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影响破产程序的成败。但是,每个破产企业的债权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债权审查与确认过程中需结合破产企业自身特点予以审查确认。笔者现就证券公司破产重整的债权审查与确认分享一些实务经验。  相似文献   

3.
破产清算中股东债权在特定情形下居次要位,即股东债权人取得的顺序有一定的限制。具体应分析股东居次债权的原因,结合依法约定的股东居次债权、裁定的股东居次债权具体情况而定。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股东债权居次受偿在我国法律法规体系中的演变;第二部分反思了我国股东债权受偿顺位中的相关问题;第三部分探讨了股东债权受偿顺位中引入居次受偿的路径。旨在为我国破产企业股东债权清偿中债权规范有序的清偿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何禹霖 《法制博览》2022,(13):62-64
劳动债权是法定的优先权利,它不仅局限于劳动关系,还包含劳务关系、实习关系、学徒关系等,劳动债权的宗旨是保护弱势群体,既是一种私法保护,也是一种公法保护.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破产企业常常资不抵债,导致劳动债权的实现出现了困难,对此,本文意欲研究企业破产清算中对劳动债权的保护问题,首先对劳动债权进行了概述,其次分析...  相似文献   

5.
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是基于保护承包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建筑市场秩序,确保社会稳定的法律举措。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争议。本文基于此开展研究,在概述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概念和法律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相关法律争议,主要包括主体范围方面的争议、不宜折价、拍卖的建设工程认定的争议、消费者预购权与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平衡的争议,以及行使期限的争议,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我国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制度的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居 《法制博览》2023,(27):103-105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自1990年入法以来,对于其行使的起算时间一直存在较多争议,在处理实务案件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统一,虽然后续相关规定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在实务案件处理过程中,对于起算时间的理解、运用仍有一些无法统一、存在争议的地方。本文主要对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及起算时间的历史沿革、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旨在分析法律规定的合理期限内或合理期限届满后能否协商变更顺延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行使起算时间以及分期支付工程价款的优先受偿权起算时间问题,希望能够给实务案件的办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秀英 《法制博览》2023,(22):82-84
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职工债权由管理人在调查后列出清单并予以公示,并规定职工债权的清偿顺序优先于税款债权和普通债权。实践中,在某些个案中会出现比较特殊的情形,对于是否认定为职工债权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旨在通过梳理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案例及实践做法,尝试为管理人实践工作提供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随着我国破产企业的增多,破产实务中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某些在重整程序中,在担保债权人行使权利优先受偿其财产后,可能使得债务人已无其他财产清偿其他债务,导致重整程序失败,使得企业面临破产清算.因此,在进行破产重整时,如何做好限制和保护担保债权平衡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马立云 《法制博览》2023,(20):79-81
我国《企业破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对于已经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管理人应当予以确认。管理人在确认生效判决确定的担保债权后,其他债权人会对该担保债权提出异议,认为该担保债权属于《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一条列明的可撤销的情形,要求管理人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为了找到解决上述法律困境的办法,本文将对可能存在的几条救济渠道逐一进行分析,以最终确定合理且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谷站营 《法制博览》2023,(20):61-63
税务机关代表国家行使税收债权,对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可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实现税收债权。税务机关在实现税收债权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存在欠税、偷税、逃税等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规制,比如采取行政手段、刑事措施等,对税收债务进行及时追收。但由于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的特定情况、特别规定,税收债权的实现也不同于正常的征缴。本文基于《破产法》和税法,研究企业破产程序中税收债权法律问题及建议。第一部分阐述了《破产法》和税法及二者之间的矛盾;第二部分分析了破产程序中税收债权法律问题;第三部分针对税收债权法律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旨在为企业破产后税收的清偿和我国税收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