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哲学发展到今天,应该增生科学意识概念。意识概念内在地包含着分化出科学意识概念的必然性。意识是人类一切精神现象的总和。就其性质而言,它包括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的两部分。正确意识就是科学意识。它是意识的核心内容。因而,意识内含着科学意识。概念有自己的特定功能,即在概念逻辑体系中的特定作用。意识说明它依赖和反作用于物质,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同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划清界限。而科学意识说明它依赖于物质中被认识了的那部分物质,以及它对人造物的决定作用。这是意识与物质关系中更深层次的本质内容。因此,要全面深刻把握物质与意识的内在联系,就需要从意识中分化出科学意识概念。这种分化早已以自在的形式进行着。人们常说的科学的思  相似文献   

2.
主持者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传媒化生存"的社会. 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介关注着人们的生存,维系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看电视剧,观望生活的酸甜苦辣;人们进电影院,品位"梦工厂"的巍峨与震撼;人们读报刊新闻,了解大千世界动态百事;人们看杂志,探讨衣食住行的奥妙与技巧;人们打电话、上网,代替面对面的交流、聊天……总之,传媒如同空气,无孔不入地浸透在当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同一根根信息流通管道,维系着个体与世界的联系与交流,也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们、改变着一切.  相似文献   

3.
孙晓青 《小康》2011,(5):104-106
踏上越南的国土,这里的一切便不停地颠覆人们对它的固有认知。在革新开放政策的指导下,这里早已告别潮湿的丛林和低矮的棚屋,成为快速奔跑着的经济体。当你走进越南,便会看到幸福  相似文献   

4.
<正> 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政治思想、特别是人们的政治信仰,可以说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这是因为,一个信仰的树立,是与人们的世界观密不可分的,它制约着社会思想意识一切领域的意识形态。因此我们要正确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树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5.
赵平俊 《新东方》2005,(1):40-44
矛盾关系是宇宙一切关系中最主要的和起主要作用的关系,在利益关系中也不例外,利益矛盾决定并影响着利益关系的一切具体形式。从广义上说,利益矛盾既指利益的外部矛盾,也指利益的内部矛盾。利益的外部矛盾主要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利益需要之间的矛盾。人们要实现利益和得到利益满足,最根本的就是要进行社会生产,只有不断地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人们才能满足自己的利益需要。同时,这种人们的利益需要又成为生产发展的刺激力和推动力,它刺激并推动生产的不断进行。人类社会的发展,最根本的就是源于社会生产与社会利益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保护与解放生产力聂春华"知识产权"这个概念正以越来越高的频率出现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我们应对它深入了解,特别应充分认识它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一、知识产权的内涵与外延知识产权是公民对其作品、发明、商标专用等依法享有的权利。它包括四项...  相似文献   

7.
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时代的大潮,撞击着人们的心扉,它不但激励了人们对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局面的向往,并且自然而然地引起一切关心改革、有志于改革的人们更深刻的、理性的思维。本文则试图结合我国政治体制建设的历程,来谈谈其优势与不足。一、新中国政治制度的逐步确立及其基本特点和优势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联合统治,建立起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8.
家庭变革:从传统到现代张武华改革大潮形成的巨大震动所波及的,绝不仅仅是中国的经济、政治体制,它也强有力地冲击着人类生活的一切固有模式和观念。家庭这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细胞,也失去了它往日的宁静,变得躁动不安起来。敏感的人们已经发现,当代中国人的家庭观...  相似文献   

9.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它告诉我们,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客体是主体能动性活动的物质基础,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不能超越现实条件所允许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全面地分析、准确地把握现  相似文献   

10.
“市场是一个你要它有多大就有多大的舞台”,这是海信集团总裁周厚健的名言。1994年,在他出任海信集团总裁时,人们等着看他究竟能改变什么。时至今日,人们发现,海信的一切都变了样。  相似文献   

11.
一宗教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宗教世界观是宗教对现实世界的根本看法。从本质上说,它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统治着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主观意识里的反映。但是,这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虚幻的、颠倒的反映。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这样,宗教意识就不能不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虚构。依其崇拜偶像的性质,它虽然有拜物教和拜神教之分,但并不改变观念背离现实这一唯心主义特点。哲学也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学说。唯心主义哲学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哲学互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它是由于错误地回答了物质和精  相似文献   

12.
经济伦理是一个专门表述人们经济行为与伦理规范互动关系的概念。这是一个具有独特价值积淀的人文概念。它探讨不同文化圈的人们如何运用特定的伦理道德原则去指导、规范群体或个体的经济行为。在时空交迭、生命流转、文化变迁过程中,经济伦理始终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社会形态里,它维系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正常秩序。在文明衍化的历程中,它又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与时代的关系,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不断地进行救赎与扶正。随着文明的演进,人们不得不注视如下问题:(-)人们的经济行为愈来愈需要伦理原则的启动与疏导…  相似文献   

13.
把科学作为一种生活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的视野将科学作为一种生活传统,给予其他生活传统以平等的地位,对于人类以及科学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自上世纪中叶以降,随着现代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全球环境恶化接踵而来,人们深切地感受到这一切所带来的生活不便,也隐约地意识到了这些不便背后隐藏着的危险。科学技术是否还能够一如既往地引领人类走出困境,或者它自身是否恰恰就是这困境的始作俑者,这成了一个巨大的疑问。一些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在与自然、环境和生态打交道的过程中,清醒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与紧迫,开始着[于从自身的学科领域出发,…  相似文献   

14.
在本世纪末,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进入了工业社会和科技时代,某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等甚至已经进人所谓的“后工业社会”残‘后科技时代”,工业化和现代科技的浪潮犹如一只强有力的巨手,毫不留情地撕扯着现实社会和意识形态中一切陈旧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观念、情感等等,以不可抗拒的磅礴之势,在物质生活方面为人类开辟了一个辉煌的前景。它一方面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域和活动范围,增强了人们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也使人类的破坏能力空前地加强,并且使人类与其周围的环境处于一种紧张的矛盾关系之中。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5.
价值体系的建构应该是文化建构的关键,它决定着文化建构的方向和途径。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它要解决有关精神领域的一切重大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之为人的问题,人的本质问题,人的价值和意义问题。这些问题都内蕴着价值目标、价值追求、价值信念、价值取向的问题。今天人们之所以提出价值体系重建的问题,是因为传统的价值体系已经崩溃,社会出现严重的价值失范。人们期望适应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能尽快建立起来,使中国社会的发展能按照规范理性的轨道健康发展。一、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化社会的冲突所谓价值观念,是人类在其文化创造过程中,为了…  相似文献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践标准在我国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诸如在体制改革、经济建设、工作总结、问题分析等方面,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实践标准来验证和检查一切。然而,如何从理论的高度,严格地精确地把握它、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国古代农村公社的延续和解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曾否经过农村公社?西周还有没有农村公社?这是历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十多年前我国史学界曾有所讨论,但多局限于诠释文献纪载以论证其有无。对于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公社的理论,依据中国古代的经济条件,说明它的延续和解体,则似未曾见。恩格斯教导说:“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日益增进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是知性德育,它过于强调道德的教授性,是一种“美德袋”式的教育。事实上,道德规范并不是干巴巴的教条,它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具体化,渗透于一切社会关系之中。只有当人们参加到实践生活中,才能对道德规范所包含的生活内容和意蕴获得切身的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遵守道德规范。学校  相似文献   

19.
<正> 商品经济的大潮正猛烈地冲击着神州大地,在这个洪流中,出现了某些党政干部以权谋私、贪污渎职,某些见利忘义之徒,制造假冒伪劣商品,招摇撞骗,甚至拦路抢劫,谋财害命,拐卖儿童妇女,以及人们的责任、义务意识淡漠,新中国成立后已经绝迹的卖淫嫘娼、纳妾、吸毒贩毒、绑票、蒙面大盗等腐朽现象又死灰复燃等大量反道德现象。面对道德上的种种腐朽堕落现象,善良的人们无不焦急、忧虑、困惑。于是,商品经济的道德效应,即它产生的道德影响、效果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点。有人认为,时下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并一古脑儿地把帐算到商品经济的头上;也有的人认为商品经济只会促进道德进步,这一切与商品经济无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在创新中动态向前推进.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代表着过去,更属于现代与未来.它来源于生活,是城市重要的文化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习惯,是城市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力量与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