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今国际贸易中普遍存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与知识产权滥用并存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与TRIPS规定的不完善有关。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必须承担超过其自身发展承受能力的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义务;另一方面协定自身并未建立起完善的利益平衡机制。鉴于此,本文试分析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与限制平衡的意义;第二个问题是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与限制平衡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难题,出现了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平行进口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冲突。我国应总体上支持平行进口,但在微观上应作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3.
《反假冒贸易协定》述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反假冒贸易协定>是由美、欧、日等知识产权强国和地区发起并正在进行谈判的旨在全面加强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诸边协议.从2010年4月公布的草案看,该<协定>内容广泛,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民事、行政、刑事等所有保护手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TRIPS等现行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尤其是对数字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作出了一些新的规定.<协定>谈判进一步彰显了知识产权国际发展的强保护趋势.一旦<协定>生效,作为贸易大国的中国将面临较大的加入压力.当前密切跟踪研究<协定>谈判,并适当做好相关应对准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现代法学》2015,(6):154-162
人类永续发展的理性追求与知识产权贸易利益的冲突使得文化多样性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渐成热点。TRIPS协定对于知识产权私人财产权的定性与对经济利益的倾向导致贸易过程中经常出现知识产权的不恰当垄断,成为知识产权损害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形式。TRIPS协定的目标、权利保护规则、权利限制及权利滥用规则对于文化多样性价值目标的实现所具有的正面作用尚存在适用上的漏洞。《文化多样性公约》作为国际法有关文化发展的里程碑,其法律规范对于解释TRIPS协定的宗旨及确定TRIPS协定中例外规则的适用标准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国际法依据,成为运用TRIPS协定以实现促进创新、繁荣文化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以下简称TRIPS协定 )是乌拉圭回合拓展出来的新的重要领域 ,它整合了以往的知识产权条约 ,是建立在现有重要知识产权条约基础之上的协定 ,现对我国修改后的蓍作权法保护客体与TRIPS协定的异同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以下简称TRIPS或TRIPS协定)将专利保护扩大到医药产品,它要求WTO所有成员承认并加强对包括医药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的保护。这给发展中国家防治传染病计划带来许多困难。然而TRIPS协定同时也考虑到了发展中国家公共健康保护的需求,和其他知识产权一样,对专利保护规定了许多例外或限制。这些知识产权的例外和限制就可以作为发展中国家获得专利药品的选择途径,包括强制许可、平行进口和第TRIPS第30条规定的专利权“有限例外”。本文意图通过对这些选择途径进行分析,对相关条款进行解释,并找出这些条款中需要进一步澄清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国外贸法限制知识产权滥用措施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郭寿康  万勇 《法学家》2005,(5):100-106
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不仅会对被许可人的利益造成不正当的侵害,而且会危害贸易秩序,阻碍技术的传播和发展.因此,对其进行规制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TRIPS协定在几个条文中都作了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对<对外贸易法>进行了修改,在对外贸易法第30条中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规定了限制措施.该规定与TRIPS协定的内容是一致的.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法律层面上就该问题作出规定,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简评TRIPS—Plus知识产权执法及其合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定)生效以来,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国际知识产权立法方面,在单边、双边、区域和多边层面,不断推行高于TRIPS协定所规定的知识产权执法标准。因其内容、方式、效果等都具有鲜明的TRIPS—Plus特征,不仅围绕TRIPS—Plus知识产权执法的合法性,而且再就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的“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问题,全球展开了激烈地争论。对TRIPS—Plus知识产权执法及其合法性进行分析与评述,便于我们正视国际知识产权执法领域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9.
从一定角度看,知识产权法上的公共利益可以诠释为与知识产权人利益相对应的、不特定的、众多的、潜在的各种知识产品使用者(公众)对受知识产权保护的知识产品加以获取与使用的利益.在国际层面上,这一利益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存在交叉.以促进公共利益为目的和原则是各国知识产权法乃至早期国际知识产权公约的历史传统.以 《TRIPS协定》为核心的当代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对知识产权实体权利进行猛烈扩张,并纳入国际贸易制度予以保护,严重偏离公共利益原则,与发展中国家健康权、食物权等基本人权困境存在正相关关系,警示现行知识产权制度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正.未来知识产权制度的改革需要重拾公共利益传统,可以在 《TRIPS协定》框架下,对现行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一收一扩”: “一收”即将知识私权的权利边界进行适当收缩和限制,扩大和加强公共领域保护; “一扩”即把传统资源剥离出公共领域,纳入知识私权范畴.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和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经济形态迅速向知识经济转化,知识产权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已成为多边贸易体系的一个主要部分。1994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形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即TRIPS Agreement),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汉东 《法学研究》2005,27(3):126-140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是当代国际经济、文化、科技贸易领域中的一种法律秩序。国际保护标准在缔约方之间的一体化、国际保护规则从实体到程序的一体化、国际保护体系与国际贸易体制的一体化,反映了当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知识产权协定》作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在其推行过程中显见不足,其主要表现是知识产权与其他基本人权(包括精神权利、表现自由、隐私权、健康权、发展权等)的冲突;此外,在知识产权国际论坛上,诸如传统知识、遗传资源、地理标志保护问题的争议,导致了国际知识产权领域中新的利益格局的形成,从而引发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7年,美国就中国知识产权执法措施向WTO提起申诉,美国三项指控中最重要的指控即中国知识产权刑事立法门槛过高,导致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利,其主要法律依据为WTO的TRIPS协议第61条。本文使用WTO争端解决机构在解决争端时惯用的"条约法解释规则方法"和"综合审查原则方法",模拟站在WTO争端解决机构的角度,详细考查TRIPS第61条的上下文、TRIPS协议的目的和宗旨、中外知识产权刑事立法的历史区别、中外知识产权刑事立法体系的区别,以及中外对"构成商业规模的蓄意假冒商标和盗版"刑法规定的区别,得出如下结论:中国知识产权刑事立法虽然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并没有违反TRIPS协议第61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 regime by addressing the dilemmas of the Chinese IPR regime, namely, enhanced IPR legislation versus weak enforcement,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lus (TRIPS+) arrangements versus lack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 (TK) protection, unified state agencies versus interests of other nationalities. This article also proposes that China should fully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IPR rule making, resist TRIPS+ moves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 TK rich states, promote TK protection, and modify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s to incorporate the interests of all nationalities in China by reforming the state agencies to guarantee proper minority representation, fulfill China’s promise to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regarding minority representation, establishment of NGOs for diversity purposes, emphasis on TK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setting up education programs.  相似文献   

14.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发达国家并未满足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所确立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而是迅速形成了新的谈判方略,即把谈判重心由阻力较大的世界贸易组织转移至更易达成协定的区域场合,通过缔结分散的区域贸易协定竞争性地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此种谈判方略的推进使得发展中国家日益丧失根据具体国情制定和实施适当知识产权政策的自主空间.有鉴于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建立知识产权发展同盟、发展产业磋商与咨询体系、参与国际组织和智库活动、制定内部谈判指南等途径,改进谈判策略、强化谈判力量、提高谈判技术,引导形成更加民主和平衡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5.
TRIPS协议建立了全球统一的知识产权基准之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接着制定了两个因特网版权条约。国际知识产权法和政策多以双边、多边、地区性的形式出现。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上达成更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协议的场合也从WIPO和WTO转向了自由贸易协议(FTAs),并且与知识产权条款的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As one of the conditions in its acceptance into the WTO, theChinese government is required to comply with TRIPS. Known forits poor IPR regulations and inadequate judicial enforcement,China has nonetheless done much in recent years to reverse itsreputation as an IPR-unfriendly country, especially with theemergence of domestic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Yet many necessaryimprovements remain to be realized, and here we provide someadvice in navigating the difficult Chinese IP system.  相似文献   

17.
基于TRIPS框架下保护传统知识的正当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祖雪 《现代法学》2006,28(4):136-141
对于在TRIPS框架内处理传统知识保护的问题,目前国际社会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是,反对方的观点并不能构成否定TRIPS框架下保护传统知识的正当性的充分理由,因为恰恰是TRIPS本身提供了在其框架内保护传统知识的根据。首先,TRIPS语境下的“私权”并非是个人化的权利,传统知识的群体持有并不构成在TRIPS框架下保护传统知识的理论障碍;其次,TRIPS确立的平衡各种利益的知识产权保护目标,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原则,是传统知识寻求TRIPS保护的合法依据;第三,TRIPS将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联系起来的实施机制,使之成为当今保护传统知识的最有效的形式。传统知识保护的国际协调,不是将TRIPS的现行规则推倒重来,而是在TRIPS框架下创造一种适应于传统知识特点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8.
国际变革大势与中国发展大局中的知识产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全球化与知识革命的出现给知识产权制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现代各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中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有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政策考量,也有追求法律规范体系化的理性制度安排。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应立足本土,因循国际变化和时代潮流,步入国际化、现代化、战略化与法典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TRIPS协议》是地理标志国际保护的一个里程碑,是第一个拥有150个签署方并规定最低保护标准的国际协议,也是第一个对GIs保护问题规定得最全面的国际条约。其第5部分规定适用高效的WTO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地理标志国际保护方面的争端,允许进行交叉报复。通过第71条定期审核和第23条关于协商的规定,给予协议的实施和发展以有效的监督,并预留了空间。《TRIPS协议》第3部分为地理标志权利人规定了获得救济的多种途径。对协议条款不允许提出保留,从而加强了协议的拘束力和实施效果。该协议是对其前地理标志国际保护公约成就的继承,也是对以往相关公约缺陷的弥补。《TRIPS协议》自身的缺陷包括协议保护范围的不确定性和例外、成员方的自由裁量权及对地理标志跨国争议案件裁决结果的不确定性。因此,TRIPS协议仍有许多用语和难题需要澄清和解决。  相似文献   

20.
The Copyright Act 1957 presents the face of modern copyright protection afforded to different intellectual works and is a key stat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 in the Indian legislation governing this domain, as well as being compliant to the TRIPS Agreement on Trade 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is Act has been acceptably referred to on many occasions on global platforms, on account of its being one of the most elaborate and well-structured pieces of legisla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However, this well encompassing, highly creditable and widely acknowledged legislation seems to fall down in its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rendering its theoretical purpose partly futile. The situation so stands, that India continues to project major piracy rates with little regression in the trend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is law is still very much in force. The reasons which deny effective copyright protection in India, for works of miscellaneous categories, have much to do with the lack of an equally strong enforcement mechanism. This paper provides an insight into the inadequacies of the Indian legal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s which have ultimately diminish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pyright regime contrary to that envisioned by the la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