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用众多事例说明语言是我们交际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中一个颇为特殊的组成部分,语言是反映社会、科学、生产进步、提高和发展的一面镜子,是文化现实的反映,而且,语言的实践以文化为纽带。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短信语言这一时尚语言反映了当代人的文化特质:重情、尚礼、乐观。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 ,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联系日益加强 ,文化融合直接反映在语言的融合趋向上。文章从文化交融的角度分析了汉、英借词各自的特点、词汇数量、借贷引进的过程和原因 ,指出现代汉语在融入国际文化时 ,需要制定汉语借词的原则方法以及常见借词的国家标准系统 ,使其标准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5.
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但不难发现,当一种语言在各种困素的作用下被广泛传播到本土以外、为众多其他地域的人们使用时,语言与文化之间会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而在以该语言为媒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遵守的语言使用规则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外语教学应转向外语教育,外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包含素质教育在内的跨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但不难发现,当一种语言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被广泛传播到本土以外、为众多其他地域的人们使用时,语言与文化之间会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而在以该语言为媒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遵守的语言使用规则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外语教学应转向外语教育,外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包含素质教育在内的跨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唐向红 《世纪桥》2008,(11):86-87
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但不难发现,当一种语言在各种困素的作用下被广泛传播到本土以外、为众多其他地域的人们使用时,语言与文化之间会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而在以该语言为媒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遵守的语言使用规则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外语教学应转向外语教育,外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包含素质教育在内的跨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语言差异反映着本质上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首要教学任务和目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倾向,适时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本质,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灵活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的语言是空洞的,没有生命力的。本文从文化背景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及非语言行为这三方面探讨了大学英语应该如何进行文化教学,尤其是文化差异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对一个民族来说,语言是这个民族文化心理等因素的集中体现;对一个时代来说,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总是和时代的变化息息相关;对一个人来说,语言则是他学习水平、文化素养等的反映.语言不仅是人们用来交际的工具,它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们用来透视文化、社会、心灵的一扇窗.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应高度重视中西文化差异,结合语言特点赋予其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本文旨在讨论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2.
崔林  宫金玲 《世纪桥》2012,(17):103-105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思维模式。人们对事物的定义和概念化基于不同的感知模式、情感体验模式及其所处的文化模式。人体是语言和文化中形象化语言表达的主要来源,这尤其体现在以隐喻和转喻为理据的表达中。考察英语中包含"眼"和"耳"的习语的认知机制和概念模式,既有助于揭示其使用理据及意义建构,又可以洞察人们是如何参照视觉和听觉来理解抽象概念的。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文化差异在亲属称谓上的体现及其翻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亲属称谓不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而且也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汉英两种语言的亲属称谓上有一些共性,但也存在诸多差异。亲属称谓体系的不同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翻译称谓要保证译文精确,使译文能准确传达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隐喻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一种认知工具。每个隐喻背后都蕴含着丰富而生动的文化内涵,如果不能清楚地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就会造成文化冲突。人类文化的共性铸就了隐喻中的相似之处,中西文化各自的特性又造成了中西之间的差异。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英汉语两种语言结构,理解隐喻本身的意思,更要深入学习隐喻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其喻义,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隐喻作对比分析,从而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钟韫霞 《世纪桥》2009,(17):128-129
培养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文化意识和创新思维是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英语教学更多的是倾向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语言技能的训练、重复和模仿,对如何发展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文化意识和创新思维方面却少有关注。现代隐喻研究更多地从语言认知、文化和思维的角度研究隐喻概念和隐喻表达式,从而为通过隐喻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成功的交际除了要依靠良好语言结构知识外,隐含其中的文化因素不可忽视。交际文化反映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词汇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敏感。不同民族或国家的语言词汇往往由于受宗教、环境、风俗及价值观影响,折射出不同民族或国家的社会特征。在使用语言词汇时,对一些有...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成功的关键.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者非常注重和关心的问题.现代比较管理学认为,企业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而企业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有自己价值观、工具和语言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钟韫霞 《世纪桥》2009,(18):128-129
培养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文化意识和创新思维是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英语教学更多的是倾向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语言技能的训练、重复和模仿,对如何发展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文化意识和创新思维方面却少有关注。现代隐喻研究更多地从语言认知、文化和思维的角度研究隐喻概念和隐喻表达式,从而为通过隐喻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不仅是思维与交际的工具,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必然会烙上本民族政治、历史、文化、习俗等的痕迹。如果我们只了解所学语言的词汇、语法、结构,而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内涵及其文化背景知识,则无法理解这种形式所表达的某些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与文体     
写作是正确运用书面语言反映和表达主观思想与客观事物的过程。作者因需要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文体,而不同的写作文体又必然要求不同的语言风格。要使写作达到圆满反映主、客观的目的,除了遵守语言规范化的一般性要求外,还必须树立一种不可缺少的文体观念,以一种确定的语言风格对应一种确定的文体。然而,恰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