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去美国西雅图时被朋友安排在一对美国夫妇家住,他们家很大,孤立的两座小楼,主人一座,另一座客人住。聊天时得知男主人是法学专家,女主人是艺术家,所以家中的布置极富艺术气息:主人家有好几把古老的椅子,凭我有限的知识,知道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产品,一打听才知道其中有的是美国的仿品。这些古老的椅子坐着都很舒适,坐在上面放松得很,于是我就想起中国古代的椅子,全都让人正襟危坐。  相似文献   

2.
1、工作弓背伸头最伤身体危害:弓着背、伸着脖子看显示器,一坐好几个小时,易导致颈椎、肩膀前屈,诱发腰、背、颈椎疼痛。正确姿势:选择高度、后背角度可调节的座椅;显示器别离座位太近或太远;坐时保持膝盖、大腿和后背、肘关节呈90度角;有意识地将下巴向内收,使胸腔、肩膀打开,有助于呼吸顺畅。2、窝在椅子上工作危害大危害:不少人喜欢窝在椅子上看资料、打字等,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不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在某地召开的人代会闭幕式上,新当选的县长代表政府班子表态发言说:"组织把我放到领导岗位上,人民选举我担任县长,是要我接过一副工作的担子,而不是送我一把当官的椅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不辜负组织重托,不辜负人民期待,勇挑‘担子’,少坐‘椅子’,时刻把群众利益挂在心上,尽职尽责……"从古到今,对官位的比喻颇多,这位县长提出要勇挑"担子",少坐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甚至连举手投足站立坐卧都要有“行为规范”,比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在中国古代,特别是魏晋以前,对于“怎么坐”讲究颇多。“蹲踞”“箕踞”,或“安坐“”正坐“”跪坐“”经坐“”恭坐“”肃坐“”卑坐”,或席地而坐、正襟危坐、双手垂坐……古人“坐”的姿势可谓数不胜数。那么,怎么“坐”才叫“坐有坐相”?“安坐”——古代最合礼仪的坐姿  相似文献   

5.
李也 《求贤》2010,(10):29-29
“坐在哪儿”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比如开会,领导已经落座,一屋子空椅子,你会坐在他对面、旁边、斜对面还是干脆坐他背后?跟同事辩论,你是和他面对面还是并排坐?还有赞美、批评对方,你的坐向会有变化吗?  相似文献   

6.
近日,读到一则彭德怀元帅的轶事:有一次,彭老总到基层连队参加一个班的讨论会,一位干部搬来一把椅子,战士们又垫上一床被子请他坐,他却坐到了战士的矮凳上。在分析一些新独立国家老是闹政变时,他认为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领导不愿意和大家一样坐矮板凳、硬板凳,可能原先他们也是坐矮板凳  相似文献   

7.
《党建文汇》2002,(20):2-2
1991年底,参加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中方代表团团长突然生病,这个沉重的担子瞬间落到吴仪身上。这时的吴仪刚刚调到外经贸部不足4个月,副部长的椅子尚未坐热,便临危受命,匆忙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  相似文献   

8.
座位     
座位这个东西是典型的物质与精神的结合。有把椅子,坐着好说话或办事,这是物质;坐上去,别有一种感觉,这是精神。坐椅子的人多了,就要排个次序,就有了等级。等级就是一种精神。等级不可没有,如军队指挥,无等级就无效率。但不可太严,太严了就成障碍,心理障碍,工作障碍。正如列宁所说:真理很灵活,所以不会僵化;又很确  相似文献   

9.
那天下午上班,一进办公室,便感到一片寂静。我想,肯定出了什么事。拉开椅子还没坐定,电话铃响了,是总经理,他气势汹汹地说:“小周,到我办公室来!”一听就知道惹祸了。以前总经理有事找我,总是说:“我在办公室等你。”  相似文献   

10.
海巴子 《学习导报》2011,(22):16-17
上海是中国最早出现自行车的城市。据《上海新报》1869年11月24日记载:“兹见上海地方有自行车几辆,乃一人坐于车上,一轮在前,一轮在后,人用两脚尖点地,引轮而走。又一种,人如踏动天平,亦系前后轮,转动如飞,人可省力走路。不独一人见之,相见者多矣。”  相似文献   

11.
椅子,是给我们坐的,工作时坐,用餐时坐,外出约会时也要坐。平时一天达13个小时,其危害性是致命的。2010年《循环》曾发表过对8800位成年人跟随7年的调查,结果是每天坐在电视机前长达4个小时要比观看电视少于2小时的人的死亡率高出46%。其他研究还发现。  相似文献   

12.
这个世界上有了君主,就有君臣关系。虽说从世界历史的范围看,君主制的历史很长,但君臣关系被扭曲到中国明清之际那样,还是少见。西方的君臣,相见之礼,充其量不过屈一膝,礼毕,双方谈事,都可以坐着。当然,在椅子这东西没有传入汉土之前,中国的君臣相见谈事,臣子都是可以坐的。  相似文献   

13.
天窗亮话(四则)□孙广深打开天窗,让阳光照亮思想。——题记论“抢椅子”中央电视台发明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抢椅子。5把椅子6个人,鼓声响时人围椅子转,鼓声一止便抢占座席,抢不上的一个被淘汰出局。这游戏的发明者真是聪明,能在娱乐中发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  相似文献   

14.
<正>椅子,是给我们坐的,工作时坐,用餐时坐,外出约会时也要坐,平时一天达13个小时,其危害性是致命的。2010年《循环》曾发表过对8800位成年人跟随7年的调查,结果是每天坐在电视机前长达4个小时要比观看电视少于2小时的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正几年来,作为著名收藏家和中国首家民间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马未都一直有桩心事。今年9月,他在个人新浪博客连发两文诉说博物馆立路标之艰难。"设置一个路标费的周折远超出想象。我问过交通部门,被告知,原来一个路标收工本费400元,管5年,可这些年不办了。于是,有人告诉我打某个电话……一问,价钱吓死人,是(原来)国家收费的187.5倍,5年收75000元。"他最终自己花钱制作路标,然后将其竖立在路口。然而不久,路标却被割走了。马未都于是又在文章中写道:"我  相似文献   

16.
成材的标准     
《理论与当代》2012,(1):59-59
马未都在其著作《马未都说》(人民文学出版社)中说,当我们懵懂看世界的时候,成年人老是等待我们成材。小时候男孩子一般都调皮,宽容一些的长者爱说:“树大自然直。”我年幼时很爱听这句话;但更爱听的是我们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成人之后,偶尔想起这个问题,也没得到明确答案。今天的社会有些意思,令正在受教育的一代及家长常常茫然。  相似文献   

17.
创业岁月记赵锁江和他领导过的寿阳县煤运公司本刊记者杨万福通讯员范进昌是巧,也是缘,当我们驱车百里,匆匆赶到寿阳县煤运公司办公楼,采访刚刚宣布调任地区煤运分公司纪委书记的赵锁江时,新任的县煤运公司经理正谦让着让他再在经理办公桌后的那把椅子上坐几天。那种...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4,(19):122-122
李世民登翠微宫正殿,问左右侍从臣属说:“自古以来的君王,即令可以平定战乱,统一中国,但不能制服蛮族,我的才能不如古人,而成果超过古人,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缘故,请各位随意发言,告诉我实情。”  相似文献   

19.
百姓心音     
百姓心音从"坐外国车不光彩"谈起张世和报载:"在韩国,上至总统,下至百姓,都以坐本国车为荣,如果谁坐外国车会被人认为是不爱国。""有人说,车子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韩国,用什么车却成了大韩民族爱国与否的象征。"笔者对于坐外国车就是不爱国的观点虽不敢苟...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生前多次谈到邓小平的军事才干,曾说:邓小平“武可以与林彪、彭德怀比”。确如毛泽东所说,邓小平有很强的军事才能,而邓小平高超的军事才能集中体现在他的军事战略眼光和宏观决策上。古人讲: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以此形容邓小平,亳不过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