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李鹏飞 《世纪桥》2012,(5):65-66
如何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内容。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中国现代化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有力的能源保障,但是我们在开发利用能源资源的同时,也一定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满足当今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保证子孙后代的永续开发利用。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保证着我国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国防安全。本文在立足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并结合我国实际能源现状,着重论述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刘铁男 《求是》2012,(13):33-35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能源工业走过了辉煌的10年,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只有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  相似文献   

3.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存、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十一五”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个重要指标。要求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为了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这个重要的资源指标,更好地应对我国能源资源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积极实施节约能源资源战略是推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4.
煤炭工业是我省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在促进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煤炭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较好地推动了全省煤炭行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  相似文献   

5.
何怀兴 《共产党人》2012,(12):45-46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作为西部能源资源较为富集的省区,宁夏近年来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成效显著。宁夏发电集团坚持在传统能源清洁化和可再生能源低成本化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6.
当前六盘水较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着更多的经济发展机遇,甚至可以说是面临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一方面有外部赋与的诸如党的十五大的以及最近中央制定的各种政策,国家给六盘水市有关改革及发展经济的各种试验权,国家在六盘水市的各种投资等各种机遇;另一方面,作为江南新兴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本身所固有的、待利用的各种优势,譬如资源、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等优势。如此两方面的机遇和优势构成了六盘水市加快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然而,如何加快六盘水市经济的发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业已形成的环境中,加快六盘水市经济发展,至少要在正确处理三种关系,重视并抓好三项工作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提到能源,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因为自内燃机诞生以来,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所占比例一直在50%以上,目前已接近90%。面对化石能源日益短缺,国际油价快速攀升等世界性难题,开发可再生能源在世界各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燃料乙醇不断升温,生物柴油浮出水面,生物柴油企业如雨后春笋在各地涌现。  相似文献   

8.
曹培玺 《先锋队》2015,(8):40-41
加快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是能源企业肩负的历史责任……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的新形势、新变化,加快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是能源企业肩负的历史责任。中国华能作为国有重要骨干发电企业,始终以不断提升稳定高效的盈利能力、行业领先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9.
坚持统筹协调 建设“两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资源富集是陕西发展的优势之一。近年来,随着国际能源市场需求的持续攀升,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陕西加快了能源资源集约开发的步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能源化工成为重要支柱产业。2010年全省煤炭产量3.61亿吨、占全国11.1%,石油  相似文献   

10.
回顾与展望:能源供需关系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丹 《新视野》2006,(5):24-27
“十五”期间,我国能源供需关系紧张,一方面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刺激了能源生产与能源建设。造成“十五”期间能源供需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是经济过热,高耗能的重化工业发展加快,以及我国过去对能源供需关系的调控过度,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工作的力度不够。我国的能源资源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我国能源战略由追求自我平衡为主转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能源资源;我国能源过度消费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能源安全问题又促使我国能源政策由鼓励生产达到供需平衡转向节能、环保。“十一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能源工业发展方针是节约优先,立足国内,构筑稳定、经济、清洁能源供应体系。解决我国能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提高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1.
要言要讯     
能源资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能源资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们要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党中央明确提出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就是要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能源资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能源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这一战略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加强能源资源节约,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栽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2月9日,在国家电网公司安监一体化平台上,宁夏电力公司的安全天数定格在了"5000"这一数字上。国家电网宁夏电力公司是宁夏电网的建设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是能源优化配置的参与者和宁夏能源战略的推动者,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窗口,也是宁夏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经过14年的不辍耕耘夯实基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其阶段性特征构成能源发展的战略背景,能源发展在供求、节约和环保方面面临严峻的战略挑战。促进新世纪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必须把节约优先作为首要举措,把优化结构作为重点,把立足国内作为基点,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夏厚军 《当代贵州》2010,(12):46-46
近年来,六盘水市始终把“关注农村、支持农业、关心农民”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部署。2010年4月,六盘水市实施了大规模选派干部下村任职,  相似文献   

16.
一、世界能源危机与我国能源战略呼唤太阳能时代能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生存、生命必须具有的基本资源。自古以来,人类获得能源的途径,我把它划分为三个层面、三个阶段:地上能源、地下能源与天上能源。地上能源主要是植物能源(柴、草),还有水能、风能等。农业经济社会(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主要是植物能时代,或称地上能时代。到了现代工业经济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主要是煤石能源(煤炭、石油、还有天然气、地热能等),可称为煤石能时代,或地下能时代。然而,地下能源并非到处都有,取之不尽的,它只局限于中东、…  相似文献   

17.
努力把贵州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资源丰富,尤其是能源、矿产、生物、气候、旅游、文化、人力资源更为突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是贵州的最大优势,也是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在刚刚结束的G20峰会上,与会成员发表宣言,强调要加强在能源领域的合作,确保能源市场信息更加准确和公开,同时还应采取措施支持清洁能源发展,表态要共同努力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这已经是环保问题多次成为G20峰会的主题。我国也多次在国际社会上表示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承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增加森林碳汇等。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矿产资源有效利用将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19.
六盘水市是1964年中共中央作出建设大三线的战略决策后,在贵州西部的乌蒙山脉逐渐崛起的一座新兴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六盘水市的开发、建设和发展,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近10年来,中国能源需求呈现迅猛增长的势头.中国是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转型国家,也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同时,世界能源格局正处于承上启下的转型关键期,鉴于这种背景,中国能源发展需要统筹,需要全面思维.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使中国在未来很长时期面临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压力;世界能源格局转型对中国能源供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幅员辽阔意味着区域差异是中国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能源工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协同演进,决定了中国能源发展战略既要高瞻远瞩,又要循序渐进.在中国能源统筹发展中,纵向来看,中国能源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要立足现实,循序渐进,不能简单地肯定一个、否定一个;横向来看,中国能源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区域布局优化、与城镇发展体系相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