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俄罗斯宗教哲学是最具俄罗斯民族特色的哲学思想.它既是俄罗斯民族精神内核与西方哲学思想碰撞交融的结果,也是当时的俄罗斯社会环境催生的产物,更是哲学家自身精神体验的成果.而哲学家宗教世界观的形成恰恰是俄罗斯宗教哲学诞生的原生因素.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是个十分重视礼仪的国家 ,葬礼是俄罗斯民俗中的一桩大事。笔者在俄罗斯工作期间 ,曾目睹了俄罗斯葬礼仪式 ,对俄罗斯人这一复杂的习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俄罗斯人的葬礼大致可分为两种 :宗教式 (东正教、天主教式 )和无宗教式 ,这两种仪式包括土葬和火葬两种形式。1 .葬礼形式宗教式 ,是一种很普遍的形式 ,特别是在农村更盛行 ,由古至今仍广为沿用。所谓宗教式 ,即现代风俗中信教者在教堂中举行的葬礼。其程序是 :奏哀乐 ;参加仪式者全体随唱诗班唱赞美歌 ,牧师朗诵圣经 ,意思是给死者做超度 ;牧师祈祷 ,希望死者能升入天堂 ;友人代…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的宗教与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俄罗斯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目前,俄罗斯境内共有宗教派别100多个.政教双方以俄罗斯联邦《关于信仰自由和宗教组织》的法律为基础,保持着一种相互协作的关系.在俄罗斯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宗教领域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趋势.宗教的世俗化有助于人的思想解放和人的心理现代化,它对于社会的现代化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如果宗教组织过分地追求社会功利,宗教的世俗化也会产生相应的负面效应.调整好宗教间的关系、正确引导各宗教为国家的现代化服务--这是俄罗斯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白银时代俄罗斯哲学是西方文明与俄罗斯民族文化冲突的产物.传统的民族精神与现实困境促成这个时期哲学具有典型的宗教性质和人本主义特点,其人本主义具体表现为关注人的存在、人的自由与人的神性.  相似文献   

5.
帝俄时期,东正教是俄罗斯的国教,俄罗斯东正教会承担了国民宗教教育的全部任务。宗教课不仅在教会学校开设,而且还遍及国民教育部属的各类世俗学校。如今,宗教课再次走入俄罗斯世俗学校的课堂,成为当代俄罗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俄罗斯世俗学校中宗教课的恢复是俄东正教会多年努力的结果。虽然这一过程一直伴随着来自社会各界的非议,但是精神道德培养作为当代俄罗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俄罗斯官方的认可。宗教课在俄罗斯世俗学校普及的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6.
今日俄罗斯“宗教热”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热是今日俄罗斯重要的政治思潮和文化现象。持续十几年的俄罗斯宗教热仍有发展的趋势,只不过从内容到形式、从内涵到外形都有不同形式的变化罢了。宗教热已不是纯宗教现象,宗教热已在向现代化、知识化、政治化方向发展,这正是宗教热温度不减、能持续发展的原因。宗教热从内容到形式的变化反映了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  相似文献   

7.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掀起了"东正教热".东正教是俄罗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东正教热"的出现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思潮,也是一种政治现象.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特别重视俄罗斯出现的"东正教热",既要分析它的文化因素,也要分析它背后的政治因素,认真总结苏联在宗教问题上的教训,引以为鉴,以利于进一步搞好我国的宗教工作.  相似文献   

8.
宗教是俄罗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时期反宗教政策与宗教政策的逆转、 政教关系、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的复杂交织, 使得宗教因素在苏联解体过程中起到了积劳成疾、推波助 澜的作用;宗教因素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可能更多是隐性的, 但却是不可忽视的、诱因性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理性与信仰的关系,是世界宗教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论题.俄罗斯宗教哲学面对西方理性主义的思想冲击,极力捍卫信仰在认识论中的本体地位,追求宗教真理,在认识论上强调整体性,既重视感性的经验形式,又不排斥理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文化培育了独特的民族精神,其中宗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俄罗斯是一个宗教民族,东正教自“罗斯受洗”起近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俄罗斯的国教,对俄罗斯的民族精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俄罗斯的专制制度、村社传统以及救世理论都与东正教的影响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四川省黑热病疫区黑水县、汶川县、九寨沟县、茂县和北川县2010年利什曼原虫的家犬感染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自上述地区采集的584头份犬前肢静脉血样本。结果显示,总阳性检出率为18.1%,其中黑水县25.3%、汶川县24.7%、九寨沟县24.6%、茂县12.3%、北川县8.3%。按照性别、年龄差异将样本分组后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显示性别组阳性检出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雄性高于雌性;年龄组差异显著(P<0.05),1岁以上犬易感。检测结果对正确预测四川省黑热病疫区疾病流行趋势,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4年9月20日印尼总统直选第二轮投票,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Susilo Bambang Yudhoyono)获60.2%多数选票当选为印尼第六任总统,10月20日宣誓就职并组建"团结内阁".一年多过去了,这个世界上第四人口大国和穆斯林人数最多国家的总统不负众望,理顺了政府与议会的关系,克服了世纪海啸大灾难,在国内掀起了反贪运动,举办了第二次亚非国家峰会,与中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经济重建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3.
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因大国关系的改善而趋于缓和 ,但仍面临着恐怖主义活动、印巴冲突、朝鲜核问题、台湾问题等潜在和现实的安全隐患。美中俄及亚太地区各国加强安全领域内的协商与合作 ,以确保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4.
Secessionist conflicts have become a major feature of the European political landscape in the 1990s. International response to them have varied from full‐scale military interventions to half‐hearted mediation, generally providing for freezing of most active hostilities and for addressing most urgent humanitarian needs. Europe in the 1990s saw more ‘peace’ operations on its soil than any other region in the world, but still was not able to find a satisfactory answer. Kosovo is a tragic illustration of that, and the deployment of NATO troops after a massive use of airpower still lacks the framework political plan and appears very tentative and opportunistic. Several specifically European factors define the perspective of a possible new wave of secessionist conflicts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拉美形势稳中有进,进中有亮点.政治上,整个地区局势基本平稳,左派执政阵营进一步扩大;经济上,保持中高速增长势头,新一轮增长周期拉长;社会上,贫困状态有所改善,但不安宁因素犹存;外交上,多元外交活跃,联合抗美意识趋强,拉中关系步入历史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6.
宗合 《西亚非洲》2005,(1):15-18
20 0 4年 ,非洲总体形势好转 ,非盟的凝聚力增强 ,非洲在索马里、苏丹达尔富尔、大湖地区联合自强的努力均取得重要进展 ,解决非洲和平与安全这一首要课题探索出较为成功的模式。各国政权建设注重法治化 ,多党大选制度在非洲初步扎根 ,老一辈领导人重视稳妥交权 ,新一代领导人自主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各国经济的发展不均衡 ,产油国和资源大国受到更多关注 ,一体化进程缺乏内动力 ,尼日利亚、南非、埃及三国竞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给非洲大国关系带来新的复杂因素。非洲国家积极利用数量优势、靠集体声势、借助多边机制与大国周旋 ,西方大国也相应调整政策 ,继续在减免债务、增加援助等方面出台新举措。非洲形势发展中积极因素增加 ,但总体上仍处于量的艰难积累阶段  相似文献   

17.
American policy toward Central Asia is based on a serious misperception of the region's problems and potential for non‐violent political change. The reality is that the five Central Asian states are not post‐Soviet but neo‐Soviet. The former Communist Party bosses retain the nomenklatura system of centralised and hierarchical rule. The regimes also resemble the clan‐based autocracies of post‐colonial Africa, but with the mechanisms of the modern police state. These countries face all the challenges common to the Third World, but are less amenable to positive external influences or to the development of pluralist politics and civil society. While the regimes have mixed prospects for retaining power, none is likely to succeed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r in responding to social change.  相似文献   

18.
经济继续衰退 改革面临困境——2002年拉美经济形势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以下简称拉美地区 )的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 :经济继续衰退 ,改革面临困境。根据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最近发表的年度总结报告 ,拉美地区经济在上年仅增长 0 .4%的基础上 ,2 0 0 2年出现负增长 ( -0 .5% ) ,为最近 2 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GDP)为 -1 .9%。阿根廷、乌拉圭和委内瑞拉的 GDP分别下降 1 1 %、1 0 .5%和 7% ,是衰退最严重的国家 ;秘鲁、多米尼加和厄瓜多尔 3国的增长率超过3 % ,算是拉美地区的佼佼者 ;其他国家的增长率都不到 3 % ,其中巴西和墨西哥两个地区大国分别只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拉美研究事业的发展 ,加深拉美学者间的沟通和了解 ,从 2 0 0 5年起本刊特设“拉美研究在中国”这一栏目。它以《国内学术界对拉丁美洲研究综述》的形式对上一年的研究情况作一总结 ,载于每年的第 2期。由于水平有限、收集的资料不够全面、时间比较仓促等原因 ,《2 0 0 4年国内学术界对拉丁美洲研究综述》一稿肯定挂一漏万 ,在此希望得到同行和读者的谅解。对如何办好这一栏目 ,欢迎大家提出批评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