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是城市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社会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城市公共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对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势在必行.目前城市公共安全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必须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建立社会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扩大公共安全信息的范围,加强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实施交通需求管理,建立统一的报警机制和应急指挥决策系统,使快速反应、统一应急、联合行动成为现实,从而完成公共安全的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2.
青岛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城市公共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加强对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势在必行。在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方面 ,青岛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要以当代城市公共安全的最新理论为基础 ,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 ,从青岛的实际出发 ,从宏观管理的战略层面上研究和构建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体现青岛特点、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性公共安全危机的青岛市城市公共安全综合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共安全增进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共安全是城市生产生活、运行发展和功能作用的一种无风险状态;在主导、空间和时间三维下的一系列城市安全种类构成城市公共安全体系。该体系在局部或层面上自行失衡、恶化或遭受威胁、扰乱、侵害和破坏,即形成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对解决此问题,绝大多数城市原来都有一定基础;但在现代条件下,这一基础已远远不够。新的挑战和压力已经呈现,要从战略上大力增进城市公共安全。为此,要采取综治与联动战略、分治与分动战略和立体保障战略来切实加强城市安全风险防范与危机化解,全面提升城市安全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公共危机呈现出高发态势,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损失,迫切需要找到更合理、更有效的应对方法,来提高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的效能。战胜公共危机,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在危机爆发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在毫无准备或者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被动迎战。推进危机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大转型时期,公共安全"危机四伏",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公共危机。危机管理的首要阶段、首要任务是预防和预警,要求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和各类组织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发现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并将危机所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社会治安预警属于公共安全管理的前沿问题,通过对其研究和探索,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政府在建设信用社会的进程中,面,临着产生信用危机的可能性问题。作为同以往公共危机不同的新领域,首先应当明确城市政府信用危机的表现及危害,对其形成正确认识,并据以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只有切实转变政府的执政理念,提高城市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才能促进信用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重视大数据技术应用是推进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着眼于“中国特色公共安全治理体系”,聚焦于“治理过程”与“治理要素”高度融合的中国特色城市风险治理机制,可以识别出数据驱动下中国城市风险治理的“八大场景”,并以厦门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为例,探讨大数据治理过程如何重构风险治理组织并型塑城市风险治理过程,分析基于数据汇集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识别机制、基于数据关联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判机制、基于数据监测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和基于数据决策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实践表明,数据驱动的城市风险治理过程形成了风险、数据、主体和技术融合关联的治理形态,推动城市风险治理的治理效率提高、治理效能提升与治理效益增加。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针对我国目前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必须构建以法律制度完善为基础的涵盖政策层面、技术层面、社会层面等方面的中国现代城市危机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以及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我国已经进入高风险社会,公共安全受到严峻挑战。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几个重点是组织体系及办事机构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及应急平台建设,各类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预测预警预报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专家库、专业管理人员及专业救援队伍建设,物资储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等几大专项工程建设以及经济安全的保障和维护。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内外对地下公共空间社会安全风险与防控的研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具有空气密闭、自然通风排风能力弱、人群密集等特点,而毒气具有急性毒性、传播性等特点,因此对城市地下公共空间防范毒气暴恐袭击的研究尤为重要。应加强对毒气袭击的监测与预警能力、建立高效可靠的应急处置机构、制定科学可行的应急处置预案、提升专业医疗救援水平并建立袭击后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持续性、可预测性、危害大等特点。高速公路公共危机处理系统是整个公共危机处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建立高速公路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处理专门机构和信息发布机构;建立完备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流程;构建公共事件保障体系;组建专门的研究机构,组织力量对危机科研项目进行攻关。  相似文献   

12.
现代法治政府应急管理是在应急法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应急管理必须有法律依据,依法实施应急措施。将政府应急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是世界各国建立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普遍遵循的一项原则。法治原则要求形成一套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制度。《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出台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实行法治确立了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论公共安全危机事件中公安机关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因人为的、社会的或管理的等因素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接连不断,由此导致公共安全危机事件日益凸显。由于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保障和实现公众知情权,特别是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特点和媒体的特性,决定了媒体必然介入公安机关应对公共安全危机事件中。公安机关为及时有效地应对、管理、处置公共安全危机事件,提高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能力和水平,履行好公安机关的任务和职责,必须与媒体建立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当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范围不断扩大,构成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界多国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的严重影响.我国政府科学组织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基本得以化解.而大数据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与化解过程中发挥着技术支撑的关键作用,充分彰显工具理性在公共行政实践中的不可或缺性.大...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资源在我国的保护已是刻不容缓,虽然有些地区已经出现地下水危机,但并没有引起公众对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关注,然而公众参与是地下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保障。国外地下水资源保护中有公众参与制度,欧盟出台了诸多条例、指令,对地下水资源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进行了具体规定;澳大利亚等国家也都在公布的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文件中规定公众参与制度。地下水资源保护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的公众参与制度更是没有规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健全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公共突发事件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共突发事件处置难和突发事件管理与政府常规公共管理之间存在的矛盾有关,要抓住突发事件的特性,从预警防范体系、应急处置体系和后勤保障体系三个层面建立我国现代社会公共突发事件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危机事件高频率发生期,且发生的公共危机在不断地显露出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当前我国政府和社会仍处在公共危机管理的探索阶段,缺乏有效的措施,尚未构建完善的体系。根据近几年公共危机处置的教训,借鉴国外危机管理的经验,我国政府不仅要明确危机中存在的问题,还要有针对性的制度和组织规划,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危机控制管理体系。同时更加稳健地推动信息公开,尤其是公共危机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8.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中的应急保障资源配置要遵循相应的原则,才能做到有效配置,同时应在这些配置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实际需要,分析应急保障资源配置的诸要素,这对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水平非常有意义,也符合目前公共危机管理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9.
突发公共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安全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具有发生突然、难以预料、危害大且影响广泛等特点,因此常引发个体出现一系列与应激有关的障碍,即心理危机,此时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十分必要。对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诸多模式进行梳理与比较研究之后发现:预防性“医学一心理一社会”多维系统化的心理干预模式应是适合我国民众心理特征的综合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20.
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时期,各种灾害越来越频繁地刺激公众的神经。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机制的构建,有助于当事人处理迫在眉睫的问题,恢复心理平衡,安全度过重大打击后的危险期。这主要包括:危机发生的严重程度、人们对危机的了解程度、政府信息的透明程度、个人心理素质的高低等影响人们社会心理的“四大因素”,适时、效用、人本、全局等其建构的“四大原则”,干预咨询和组织系统、信息共享和处理系统、新闻报道和通讯系统、组织指挥和协调系统、专业的紧急处置系统等“五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