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党的十三大所提出的“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的观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的重要理论依据,无疑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然而,近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搞乱了许多理论是非。其中之一就是没有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生产力标准。在全面贯彻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今天,很有必要把在生产力标准问题上被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搞乱了的思想理论问题正本清源,重新纠正过来。生产力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改造自然,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彭怀 《瞭望》1992,(36)
盗泉,古泉名。故址在今山东泗水东北。贪泉,古泉名。故址在今广州石门附近。 据说,孔老先生的高足曾参,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渴死也不喝盗泉之水,因为它姓“盗”。而晋朝的吴隐之却不象曾先生那么固执。尽管那泉姓“贪”,他却照样饮用,结果并没影响他清白的风操。 曾参和吴隐之对待同样一类事物,采取  相似文献   

3.
段祺华 《团结》2012,(2):45-46
今年是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20年前的初春,中国大地乍暖还寒。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处在紧要关头,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喋喋不休,关键时刻,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言九鼎的南巡讲话,再次凝聚起全国人民的改革共识,明确要求不争论,并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是非的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江泽民总书记在学习邓小平理论。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要同学习和贯彻十五大精神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十五大的主题,在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十五大精神上下功夫。”并批评了某些人存在的不良学风:“有的断章取义,各取所需,甚至把自己的不正确理解说成是邓小平理论的原意和中央精神。”为了帮助广大政工干部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本刊特辟“学理论信箱”专栏,针对一些对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的片面理解和误解…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针对前一段时期里,有的地区、有的部门在改革开放上胆子不大,迈不开步子,不敢闯等现象,尖锐地指出:“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小平同志的讲话,切中要害,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为什么胆子不大,迈不开步子?首先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于在改革开放中所引进的一些东西,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什么是资本主义的,以及它们之间的标准缺乏明确的认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同时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对人们的思想是一个大解放。这一段话告诉我们,只要符合这三条标准,就不要在姓“社”姓“资”的问题争论不休,贻误时机,而要大胆的闯;不要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南巡谈话中,提出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一精辟论述,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强大的思想武器,大大加快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但在学习中,有的同志又产生了两个新问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这个观点似乎很彻底,其实同样有失偏颇.曾经有位干部在谈学习体会时,就是据此得出结论说:原有经济体制不符合三个"有利于",所以它实际姓"资";市场经济体制符合三个"有利于",所以它确实姓"社".对类似的推导和结论,我们不能充耳不闻,而应当及时加以纠正. 党的十三大报告深刻指出:"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是社会主义所允许的."这一论述无疑是正确的.但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所要求"和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姓资姓社”的困惑。反映了对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绝对对立这一教条的信奉。致使人们产生了“恐资病”,严重干扰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因此,全面地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在肯定两者具有对立性的同时,充分认识其相  相似文献   

10.
1992年第2期《理论探索》发表的张勤德同志《注意防止改革的性质发生“演变”》一文,集中批评了“只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在改革中就可以不问姓‘社’姓‘资’”的“错误思想”。乍一看,文章似乎是在讲“要划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界限,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好象很正确。但细一分析,觉得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此文对于“在改革中”鉴别姓“社”姓“资”的标准的把握,颇有需要商榷之处。现将我们的看法初略提出,以就教于张勤德同志。社会主义社会是高于并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社会形态。它之所以优越,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它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自身不可能解决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占有的社会化,达到了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占有社会化的统  相似文献   

11.
一 在“三个有利于”中,发展生产力是前提和基础。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动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这一最终决定者的地位,使它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坚持“三个有利于”,就是坚持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这一马克思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名称百年未变,但具体内容却有很大差别,呈现为多种形态。社会主义有好东西,也有不足之处,资本主义同样如此,需要进行具体分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互补,还有大量事物属于非社非资的人类共同文明成果。我们应当以三个有利于即对人民和国家有利为根本标准,学习资本主义,超越资本主义,反思社会主义,创新社会主义,努力促进中国社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企改革:克服姓“公”姓“私”的疑虑○林康一、国有企业现状及其改革的势在必行目前,国有企业出现了很不景气的局面。究其原因,错综复杂。如设备老化、历史包袱沉重、富余人员多、竞争对手蜂起、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差、对新的改革准备不足等。而这些还只是客观原因,主...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有成效,确实有个适应新形势的问题。但适应什么,如何适应,这里面是大有学问、大可研究的。前一阶段,在一些单位、一些同志中,由于受某些错误提法的影响,在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上,产生了一些偏差,把适应看成是降低标准,变  相似文献   

15.
"摸着石头过河"是改革开放伊始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并采用的一种极富政治智慧的改革策略,它的核心意旨是"求变"、"求稳"、"求进"、"求理"的有机统一。针对当前出现的对于这种改革策略的曲解和误读,有必要进一步澄清认识,并厘清其时代意蕴,从而更好地坚持这种策略。  相似文献   

16.
党组织参与决策的行为,并不是党委或党支部书记的个人行为,而是整个党委或党支部领导班子的行为。目前,不少企业的领导体制是党政主要领导由一人担任,或者党政“交叉任职”,如党委书记兼副经理。不能因为党委书记担任行政职务了,行政在决策时,党委书记的参与就自然而然等同于组织行为了,如果党委书记只是发表个人意见,就不能看作是组织行为。只有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经过党委会或党委扩大会集体讨论,而且党委会或党委扩大会都达到党章规定的法定人数,这样作出的党委决议才能代表党委的意见,党委书记只有代表党委发表的意见,才能体现出组织行为。另外,党组织参与决策,也不仅仅是党委领导班子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宏伟目标,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济运行方式被引进国门,改革把我国推向一个比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更为深刻的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政治经济领域的巨大变化同我们原来的思想观念、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利益格局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也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从内容、方式到运行机制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以迎接挑战?有的人把否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属性作为突破口和根本出路,使改革和发展意义上的扬弃在实践中与革命意义上的变质相混淆,从而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一月,中央党校《党校科研信息》刊登了晓亮的综述《当前经济学研究中争论的若干重大问题》,就改革开放中要不要对什么问题都问"姓社姓资"的争论介绍了一些情况,现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9.
周长瑚 《团结》2002,(1):10-11
干部的四化要求是当时针对干部年龄普遍偏高和老化,知识陈旧和明显不足,难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要求,难以适应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需要而提出的,如1986年我参加民革中央干部培训班时,民革中央常委平均年龄是82岁,且身体状况不佳,开常委会很难达到法定人数,影响运作。现代科学技  相似文献   

20.
孙燕 《民主》2006,(7):42-43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有的地方就跃跃欲试,计划着农村的房屋大拆大建。他们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最感兴趣的是“村容整洁”这一条,并把它简化为盖新房、修宽路,认准了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抓手”,逮住了它,一下子就可进入“佳”境。有意思的是,就在中共中央的建议刚提出80天,党中央、国务院就发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再次明确这是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防止“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