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丁文虹 《党史博采》2009,(12):39-39
笑,既可以愉悦自我情绪:笑,更可以感染他人、快乐他人;笑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笑是人际间沟通的彩虹。俗话说:一笑泯恩仇!看似柔弱如水的“笑”还具有化解矛盾的威力,因此,笑,是世上最美的表情。  相似文献   

2.
关注人的利益,一方面是把利益作为人的内在动力之本,来构建利益动力发展机制;一方面是把利益作为人的目的之本,来构建利益均衡保障机制。人是自然之人,更是社会之人,人的利益诉求和谋取,不仅造就了社会本身,而且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他人和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可以和谐一致的。本文强调和谐社会的制度安排,强调先进性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正万 《学习月刊》2010,(12):37-37
作为社会人要能讨人喜欢,得利用好自身的优势方对得起女娲的创造:用眼耳察言观色,灵活机变;用嘴巴说话得体,优美动听;用脸蛋笑对生活,轻松愉快。也许香菱不是机灵鬼,不是百灵鸟,但她绝对是个乐天派,她的笑不像黛玉的矜持,不像湘云的豪爽,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先哲对中国人人性认识的基础上,比较西方及他人的认识和研究,提出中国人人性特征主要有四类。即:道德人、功利人、自然人、多面人;提出现代管理思想、制度、方法要依据现代人性特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各种具体的社会领域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建立起的心理上的联系,它反映在群体活动中,是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益的。做一做下面的测试题,看看你的社会交往能力如何。  相似文献   

6.
上回说到中美举行战略与经济对话,表面上宾主握手言欢、一笑泯恩仇,但此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令美国人大跌眼镜。  相似文献   

7.
李颖 《求实》2008,(12)
人的需要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正是把人的需要理论作为了自己哲学的"世俗基础"和"存在基础",阐明了人的需要的产生和满足方式的特殊性,认为人的解放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是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从自然、他人或社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主地掌握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使外界成为"为我的存在",不仅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而且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最终实现人的自由活动的本质需要,实现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8.
《北京支部生活》2010,(4):62-63
<正>生命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名誉权、住宅不受侵犯权等人身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侵犯。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暴力、言辞、文字等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属于侮辱他人的行为;故意捏造并散布某种事实,损坏他人人格,破坏他人  相似文献   

9.
为自己鼓掌     
<正>掌声是世界上最能打动人的声音,掌声响起来心儿为之活跃,为之激动。在掌声中我们常常坚定某种信念,产生某种强烈的冲动,掌声是我们到达胜利彼岸的动力。让我们学会鼓掌吧!你的掌声可以给他人以信心,给他人以力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支部生活》2009,(3):52-52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余源培在《文汇报》上撰文认为,当人们追求利益成为“经济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和践踏“道德人”的界限。首先,要学会把尊重他人的生命、价值、权利,满足他人的需要作为企业和行业经济活动的前提,在自身获利的同时使成果也能够惠及对象、惠及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个人爱好,多种多样,可以是饮食上的,比如爱喝酒、爱吃鱼、喜品茶等;可以是赏玩上的,比如喜欢花草、收藏、古玩、字画等;可以是娱乐上的,比如玩牌、跳舞等.个人爱好只要对他人无害,他人不应指责.但对于领导干部而言,爱好什么的问题就不那么简单.因为领导者的言行举动包括个人爱好,总是受到周围人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2.
刘澜 《当代贵州》2013,(2):65-65
作为管理者必须要思考怎样管理自己、管理他人、管理组织以及如何修炼领导力四个方面的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是管理好自己,做自己的CEO。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的经理人存在一个普遍的误区,就是认为管理就是管理下属,管理者就是有下属的人。那么,管理是什么?如果认为管理是凭借职位带来的权威,通过命令和控制他人来做事,就会认为管理者只有下属需要管理,因为管理者只有对下属才可以命令和控制。关于管理是什么,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定义,就是"管理是通过他人来做事"。这个定义也是错的,因为  相似文献   

13.
法官的魅力     
杜立钧 《学习月刊》2013,(15):10-11
“魅力”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一个有魅力的人最大的优点是对他人有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从未想过,像他那样一个不知疲倦忘我工作的人,也会永远地休息;我从未想过,像他那样一个总是面带微笑帮助他人的人,也会离我们而去;我从未想过,像他那样一个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人,会倒在他心爱的岗位上。我的脑海中涌现出一幕幕和师傅在一起的日子……一方平安守护人2013年从河北省警察学院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安建桥警务站做辅警,第一次见师傅,他胖乎乎的脸上一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后来和他逐渐熟悉之后,我时常开玩笑叫他"大叔"。  相似文献   

15.
人的现实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的核心。它告诉我们,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由此揭示出人与人、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既以他人和社会为对象,同时,他也是社会需要的对象。所以,承担社会责任是人的社会性本质的必然要求。培育公民社会责任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点赞     
博客和微博是人们借以描述自己生活的两件利器,但在微信崛起之后,它们就坠入了石器时代。是微信,使中国人得以大规模呈现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时偷窥他人的日常生活。这些日常生活却又常带着表演的气息,就像各国首脑的新年讲话.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品格     
人来到世上的时候,是自己在哭,别人在笑;人离开世间的时候,是别人在哭,自己在笑。人赤条条来到世间,也赤条条离开世间,生时没有带来任何东西,死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无论你是君主还是囚徒,是富豪还  相似文献   

18.
今年1月1日起,一批新法新规开始正式施行,其中包括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民法典。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新法新规将给你我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吧。01见义勇为再也不怕“碰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规: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9.
<正>出版:人民日报出版社摘录:任何一个掌握了公共权力的人,获得了远超过自身力量的控制公共资源,甚至支配他人命运的能力,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的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很多一般人做不到的事。即使是执政的共产党,如果没有对公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没有领导者自觉地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权力也照样可以腐蚀掌权者。  相似文献   

20.
反腐在线     
《廉政瞭望》2014,(14):17-17
“秘书五人组”三人被“双开” 7月2日,海南省原副省长冀文林和中央政法委办公室原副主任余刚同时被“双开”,并移送司法机关。据中央纪委网站信息,两人调查结果均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与他人通奸”,而冀文林还多出一个“为他人索取巨额贿赂”的情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