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浦东开发开放经过七年的努力,已逐步发挥出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积极作用,初步显示出“龙头”的优势。浦东乡镇企业借助浦东开发开放的带动效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浦东开发开放及浦东广大农村的发展和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八五”期间,浦东乡镇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新区乡镇工业总产值年均以35%的速度递增,工业利润和外贸出口分别以31.77%和32.69%速度递增,“八五”期间新增固定资产67.05亿元,乡镇企业各项指标均居市郊前列。一、充分认识乡江企业在浦东开发开放中的区要地位和巨大作用浦东乡镇企…  相似文献   

2.
多设几道“高压线”如何谢金虎,张持坚浦东开发开放,使这块被冷落了多年的土地一下子变成投资的“热土”。但到浦东来投资的人都知道,要靠托关系、挖门路在浦东批地块、要优惠,准会碰壁。因为浦东的官员在土地批租、征地拆迁、工程发包上都有严格的“隔离”规定,被称...  相似文献   

3.
连续高温酷暑已10日余,7月14日这天依然骄阳似火,热浪滚滚。上海的文学艺术家近百人冒着炎炎夏阳来浦东,参加为期半月的“谈改革,看发展,反映上海新貌”的深入生活活动。我有幸作为其中的一员,听取了浦东新区管委会负责同志所作的情况介绍。浦东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的成就令人振奋。当谈到浦东是否“人气”还不够旺时,有位主要负责同志深有感触地说:浦东需要“人气”,但更需要“文气”……一席话说得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频频点头。于是,我对“人气”、“文气”,还有“运气”、“财气”之类引起了深深的思索。中国是个泱泱大国,已…  相似文献   

4.
荆杞 《瞭望》1992,(21)
随着改革开放这部恢宏雄伟的交响乐进入新的高潮,“浦东”旋律更加铿锵有力,知名度声振林木。知名度高固然更具吸引力和号召力。但是,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不仅仅是靠“名”而取得的。何况,浦东新区的  相似文献   

5.
一 1948年7月15日,日本公布了修改后的新《少年法》,该法于1949年1月1起正式生效。《少年法》全本共68条,分为“总则”、“少年保护案件“、“成年人刑事案件”、“少年刑事案件”和“杂则”五章。这是一部集实体法与程序法为一身的少年法典,主要规定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少年保护处分案件;二是少年刑事处分案件;三是与少年有关的危害少年福利的成年人刑事案件;四是有关诉讼程序的规定。日本《少年法》主要适用于不满20岁的少年,同时,该法也将20岁以上的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少年福利的刑事案件列入管辖范围。  相似文献   

6.
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的赵启正,尽管离开浦东已两年多,却依然带着浓厚的“浦东情结”。在北京的办公室里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他手边就放着一沓反映浦东建设成就的剪报,这是他离任后一点点收集起来的。 赵启正于1993年1月1日浦东新区管委会成立就担任主任,直至1998年初调离,亲身经历了浦东开发开放的主要过程,并自称只曾是一个“演奏员”。他说:浦东开发是中国改革开放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事件,它的开发过程和成就,证明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无比正确性。如果把浦东开发开…  相似文献   

7.
董邦俊 《学理论》2009,(30):169-170
少年司法是严峻司法制度中显现“人性之光”的绿洲,是以少年违法犯罪处理为中心的法律制度总称。其根据少年身心特点,以保护为出发点,采取刑事与行政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的处理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现代法律制度。随着我国少年司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应不断推进理念制度创新,以更好地保护少年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浦东青年处于改革前沿,面对着商品经济大潮冲击。在中西文化撞击下,在历史传统影响和现实社会实践融合中逐渐形成的浦东青年的伦理素质,对浦东青年日常行为选择和现实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为此,我们于近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800多名浦东在职青年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在公共场所与人发生摩擦时”,“做了好事,未得到许诺的报酬时”,“看见歹徒持刀行凶时”,你取什么态度;你平时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对于“损坏公物、未成年人之间的性关系、婚外情、离婚、买东西插队”等20项行为,你最能宽容或最不能宽容的是哪些;一位现代都市公民应具备的礼仪修养,等等。回答采用多项选择和排列顺序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少年无聊     
小涌 《瞭望》1991,(17)
幼时赶上“文革”,但仍听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的教诲,读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等等的古训。其实,孩子是体会不到“老大”时的伤悲,也很难想象“白了少年头”  相似文献   

10.
程青 《瞭望》2000,(14)
“你们的题目非常好,用‘在世界版图上昂起龙头’形容浦东开发区,点出了上海的发展对全国的扩散效应。浦东开发区本身如何发展确实有一个视野问题,实质上也是一个定位的问题,在我看来还不只是单纯从上海这个角度看浦东开发区。上海本身就有责任带动全国的发展,发展浦东是画龙点睛。”科技部部长朱丽兰还是那样直率,在记者讲明来意之后,就几乎不用再提什么问题,好像浦东全装在她的心中。 我看浦东开发区应该是一个大浦东开发区的概念,我们科技部也不仅仅只是关心浦东开发区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全国有高新技术开发区53个,浦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上海对外交流的日益广泛,浦东作为中国对外交通的“黄金海岸”和“黄金通道”的战略地位也日渐凸现。如何有效利用“黄金通道”,使之成为整个长江流域进一步走向世界和实现国内、国际接轨的纽带,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兴建浦东国际空港,即是上海迈向21世纪的重大举措。位于浦东新区东南部的国际机场,届时将是远东和亚太地区的一个大型现代化国际性枢纽机场。主要承担国际和国内空运及国际中转等业务。对外开辟与世界各国及地区的客货班机航线;对内通过干线辐射全国主要城市,包括1997年回归的香港和“三通”后…  相似文献   

12.
浦东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实行特殊政策、先行改革的开发区,面积为522平方公里。浦东成陆不过700多年,设置川沙县才80多年,属于上海的一块‘“新大陆”。在浦东开发开放之前,熟悉浦东的人并不多,就连本市居民也很少到过这块大上海的“乡下”。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90年4月18日,李鹏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上海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新区之后,浦东一夜之间成为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经过八年多的开发,如今浦东新区作为特定的区域概念而名扬四海。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历…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00,(14)
海商:从“失落” 到“欣慰” 本刊记者裴知强报道:海南人如何看浦东?海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廖逊,用“失落”和“欣慰”,表达了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特区的海南省许多同志走过的一种复杂的心路历程。 廖逊谈到,开发浦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次重大转折,在全国的影响深远,对海南的挑战非常大。从浦东的开发建设成就上,海南人看到了自身的差距,也悟出了许多道理。 回顾海南作为特区的过程,早在1984年2月24日,小平同志在一次谈话中就提到了海南的开放开发。也就是说,海南的开放,早在海南建省之前就有了动作。 但是,最初…  相似文献   

14.
浦东开发开放走过了十个春秋。十年前的一片农田陋舍,已经神话般变 成一个初步成形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都市新区,成为一片吸引了全中国乃至全世 界目光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热土。今天的浦东不但成为带动沿江地区乃至全国经 济增长的马力强劲的发动机,而且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也已被追光照亮。 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经了一个由特区的点状开放到沿海城市的线状开放、再到(浦 东)龙头带动的沿江开放的过程。经济特区的设立,使中国在计划经济的重重包围之中成功地“杀出一条血路”;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英明决策下,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功,则为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开出一条新路”。如果说,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浦东开发开放则更多地体现出系统地、有步骤地、全方位地改革开放的特征。十年的实践证明,浦东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发展之路。浦东开放开发的思想收获同其经济成果一样是我们巨大的财富。透过浦东的足迹,有理由相信,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将谱写出更加恢弘壮丽的篇章。  相似文献   

15.
上海,是九十年代长江流域开发开放的“龙头”。然而随着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江地区全方位的开放,上海和浦东作为率先开放的政策时间差和梯度差已不复存在。上海怎样成为龙头,取决于上海开放战略的选择。 找准上海的“区位”优势,不与兄弟省市争国内资源和市场,发挥别人无法替代的经济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军才 《民主》2007,(6):46-46
随着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的热播,“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议论在少男少女中传播开来,真是令人欣慰。  相似文献   

17.
浩荡东流的黄浦江,象一条银色的绸带,将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一分为二:浦西、浦东。在上海开埠后的一个多世纪中,这座城市的发展始终局处一隅,隔江相望的两岸,差别竟如此悬殊:浦西,高楼林立,市井繁荣;浦东,“农田连阡陌,江海空自流。” 时光流逝。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亲临上海,代表党中央,国务院郑重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重大决策,浦东一下成了世人瞩目的热点地区。而今,500天过去了。人们自然要问:浦东变得怎样了?  相似文献   

18.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我国少年刑事审判工作,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做到标本兼治,从有利于失足少年今后的成长角度出发,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少年,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9.
谢国平 《各界》2010,(2):12-14
1949年4月27日夜晚,人民解放军围攻上海的前夜,“海上闻人”杜月笙悄悄地登上了一艘荷兰轮船,还有他一家老小包括京剧演员孟小冬逃离上海。轮船经过吴淞口,浦东高桥近在眼前。47年前,他一个街头“小瘪三”从那里走进大上海,在刀光剑影中创下了荣华富贵,如今随着滚滚浊涛一去不返。重病在身的杜月笙此时已全无黑道大亨的气派了,他久久伫立船头,黯然神伤。  相似文献   

20.
上海浦东开发,这对广大海内外宾客来讲已不再就到陌生,而对上海市民来讲,则越来越感到自豪.那么,去年一年中浦东有哪些变化,今年又将有什么新的步伐呢?这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我们都曾记得,邓小平同志以其战略家的深达的洞察力,点透了浦东开发这个“机遇”的深远意义。“这是你们上海最后一次机遇,这个机遇你们不要放过,你们要大胆闯一闯1”三年来,在市委、市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浦东大地上正在奇迹般地发生着史无前例的巨变,一行行闪光的数字,一项项新建的工程,一个个新开的企业,一声声惊奇的赞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