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犬细小病毒免疫球蛋白是治疗该病的主要药物。本研究针对静脉注射用犬细小病毒免疫球蛋白、多克隆抗体进行了血凝抑制试验比较,并在细胞上对其进行了蛋白毒性试验和中和活性试验等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免疫球蛋白和高免血清多克隆抗体的血凝抑制价分别为1×211和1×210,它们稀释16倍以后对细胞无毒性作用,其中静脉注射用犬细小病毒免疫球蛋白的中和抗体效价为1∶873,明显优于多克隆抗体的中和效价(1∶426)。以上研究结果为静脉注射用犬细小病毒免疫球蛋白对犬细小病毒病的治疗提供了细胞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鼠抗猪肺炎霉形体抗体的制备张顺凤(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宁波315101)刘奎(宁波市医学科学研究所)通常采用兔、羊、马等个体大的动物制备抗猪肺炎霉形体抗体,但大动物在经费和管理上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利用接种小鼠骨髓瘤细胞诱导产生腹水的方法,大量制备...  相似文献   

3.
以基因重组抗原包被96孔板,Eu3+标记兔抗马IgG,建立了马病毒性动脉炎和鼻肺炎抗体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对其特异性、灵敏性、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与进口ELISA试剂盒和微量血清中和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交叉反应不明显,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于ELISA方法;该方法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68%~4.43%和4.21%~7.25%,Eu3+标记物可稳定保存5个月以上。证实,建立的马病毒性动脉炎和马鼻肺炎抗体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和稳定性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此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个养禽国家和地区,对养禽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内外许多学者在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方法的研究上作了大量工作。然而对自然感染鸡马立克氏病发病鸡群羽髓抗原与血清抗体之间检出符合率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对某鸡场自然感染发病的鸡群做了羽髓抗  相似文献   

5.
用KM 2培养基 (含马血清 )培养猪肺炎霉形体 (Mhp)ZCF2 3株 ,对培养物高速离心 ,用PBS悬浮 ,反复冻融裂解后作为免疫原 ,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了 5株分泌特异性抗体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 ,分别命名为 11C6、14C11、11B6 1、10C11 2和12E7 1。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 ,5株腹水单克隆抗体的间接ELISA效价均在 1∶10 0 0 0左右 ;免疫球蛋白亚类均为IgG3;免疫印迹结果显示 ,5株单克隆抗体所针对的抗原表位在 90、4 0、70和6 0ku左右的蛋白分子上 ,均不与马血清蛋白反应 ,说明这些单克隆抗体均是针对Mhp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6.
马鼻肺炎为马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热、白血球减少和呼吸道卡他,孕马常在感染此病后1~4月发生流产,故又称马病毒性流产。本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多数研究者认为,世界有马地区几乎都有本病存在。本病最早发现于美洲,其后欧洲和其他各洲均有报道。从对马群的特异性血清抗体调查来看,阳性率一般都在30%左右,最高的可超过90%。我国虽然近期才分离到病毒,但本病的存在可能已经多年。如在五十年代农业部兽医药品监察所和六十年代兽医大学病理教研室均在马流产胎儿肝、肺等相应细胞发现核内包涵体。  相似文献   

7.
葡萄球菌A蛋白(简称SPA)是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上的一种主要抗原成分,它能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血清IgG分子Fc段非特异性结合,而被结合的IgG本身并不丧失抗体活性,因而可作为一种抗IgG的广谱免疫学试剂。但一般认为马IgG不能同SPA反应。驴血清抗体能否与SPA起反应,尚未见有报道。我们采用酶联SPA的ELISA直接法和间接法测定了SPA对健康马、驴血清抗体和马传贫阳性马、驴血清抗体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8.
鉴于SPA能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IgG分子Fc段相结合,故可用一种酶标记物来检测不同种属动物血清中的各种抗体,而无需制备各自相应的标记物,因此酶联SPA的应用有利于ELISA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将酶联SPA应用于马传贫抗体检测的报道。我们先通过试验确证了酶联SPA与单独的马、驴血清抗体不能结合,但是它可以与结合了马传贫病毒抗原的抗体发生反应,这就为用酶联SPA检测马传贫抗体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藉此,试图用酶联SPA代替常规ELISA中的第二抗体,建立检测马、驴血清中马传贫病毒抗体的SPA-ELISA间接法。此研究对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特异、敏感性高,通用于马属动物的马传贫诊断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饲料与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免疫失败和动物发病率上升的原因时,许多学者常只从疫苗接种、病原感染等直观因素方面去研究,而对饲料的营养有可能导致动物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导致免疫失败的问题却往往忽视。本文仅就饲料中某些成分对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罗列一些资料,以期引起对这方面的注意。 (一)饲料的营养成分与动物免疫功能的关系 参与免疫的器官有胸腺、脾脏、法氏囊、淋巴结、血管内皮等网状内皮系统;参与免疫的体内成份有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干扰素、白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一旦动物机体营养缺乏到一定程度,免疫器官可能  相似文献   

10.
(二)单克隆抗体的广泛用途及发展 从国外近期发展动态及用途看出,一些关键的杂交瘤技术都已建立,并已研制出数百种单克隆抗体,具有理论和实用的双重价值。 1.阐明免疫理论和基础研究:首先对形成抗体的单克隆选择学说做了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在免疫学方面,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有百余种,已用来研究免疫球蛋白(抗体)的分子结构和氨基酸序列,研究各种免疫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在组织内的分布,表面标志及亚型,研  相似文献   

11.
猪肺炎支原体抗原定量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猪肺炎支原体抗原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以抗猪肺炎支原体P46蛋白单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抗P46蛋白多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建立了猪肺炎支原体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通过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为:抗猪肺炎支原体P46蛋白单克隆抗体包被浓度为2.5μg/mL,抗P46蛋白多抗及酶标二抗稀释度分别为1∶40 000和1∶10 000。该ELISA的重复性变异系数小于10%,最低检出量为9.754 ng/mL,与猪鼻支原体、猪滑液支原体、絮状支原体等无交叉反应。使用该ELISA方法对人工稀释的培养物中抗原含量进行检测,通过单点法和对样品倍比稀释后进行双平行线拟合两种方法计算,得出两种计算方法结果均与真实值基本相符,但双平行线法检测比单点法检测更加稳定。本研究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为猪肺炎支原体的定量检测提供了有效手段,可用于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生产过程中抗原的检测,为灭活疫苗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2.
目前采用琼脂扩散(ID)法检疫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因该法不能区别自然感染马和人工免疫马的血清抗体,而可能出现把个别免疫马误判为病马的情况。我们应用有株系特异性抗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Ab),制成酶联MAb与马传贫弱毒可溶性抗原的复合物(HRP-MAb-Ag)试剂,以斑点(DB)试验和ID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用于马传贫病马与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免疫马血清抗体的鉴别诊断。并首次把该方法用于我省马传贫的田间检疫,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1961年起在云南边境个别县份马匹中发生一种以喘气为主要症状的疫病。由于病性未定,暂称“马喘气病”。 今年四月,中央农林部负责同志听取“关于云南马喘气病情况”的汇报后,非常重视,立即派员来我省指导工作,并深入疫病重点流行区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和科学实验,对“马喘气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初步确定云南“马喘气病”是马传染性支气管肺炎。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有关家畜弓形体病以及家畜弓形体抗体调查的研究报道甚多,但多涉及猪、牛和羊,有关马属动物的感染情况则未见报道。我们应用间接红细胞凝集反应(IHA)检查了四川省18个县(市)马、骡血清中的弓形体抗体,现将情况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5.
1974年秋,马流感由我国西北向东流行至华北、东北,穿越数个省区,短期内大批马群感染发病。当时,在新疆,自治区兽医研究所,在北京,郊区防疫站均分离出马流感1型病毒;在呼和浩特取病马双份血清交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检查,查明有马流感1型抗体。1976年秋,内蒙地区牛流感流行,横越巴盟、伊盟、乌盟、锡盟以及河北省等地区,许多牛群感染发病,内蒙兽医研究所从乌盟四子王旗江岸种畜场牛群分离出香港H_3亚甲型病  相似文献   

16.
将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毒疫苗(DLA EIAV)、DLA EIAV感染性分子克隆衍生毒(vOK8226)以及强弱毒嵌合毒(vOKVltr)分别接种健康马,并于接种后第 220 d,用 EIAV强毒辽宁株(L EIAV)攻击,观察临床变化,并测定接种后各结构蛋白的抗体变化。结果发现,攻毒后,2匹非免疫对照马和克隆衍生毒接种组中的 1 匹马体温均出现典型的稽留热并死亡,死亡马呈现典型的马传染性贫血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其他免疫马未见任何临床变化;在攻毒后第 450 d剖杀所有存活马,也未见任何病理组织学变化。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免疫接种后攻毒前各组 p11 和 p9 抗体均检测不到,嵌合毒接种组p15、p26和gp45抗体水平高于其他组。攻毒后非免疫对照马体内抗p9、p11、p15、p26和 gp45抗体均显著升高,并持续至死亡;嵌合病毒接种马体内各结构蛋白抗体水平与攻毒前没有显著变化,克隆衍生毒接种马体内各结构蛋白抗体水平比攻毒前有所升高。通过临床观察、病理组织学检测以及攻毒后各结构蛋白抗体记忆反应情况分析,置换了强毒 LTR 的DLA EIAV感染性分子克隆衍生毒(强弱毒嵌合病毒)免疫马能够抵抗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强毒的攻击,获得完全保护,而DLA EIAV感染性分子克隆衍生毒免疫马未能完全抵抗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74年N.K.Jerne提出免疫网络学说以来,对于抗独特型抗体的研究日益增多,尤其是在感染性疾病的研究中,已显示出诱人的发展前景。Jerne认为,机体免疫系统内的各个细胞克隆,通过自我识别,相互刺激,或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网络结构。构成网络结构的物质基础,就是位于抗体分子上的独特型和抗独特型。Jerne因此在1984年获诺贝尔奖。 (一)抗独特型抗体的生物学基础 抗体是一类在抗原物质对机体刺激后所形成的、具有与该抗原发生特异结合反应的球蛋白。目前常把具有抗体活性以及与抗体相关的球蛋白,通称为免疫球蛋白(Ig)。Ig分子上有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部位,其  相似文献   

18.
参照美国的马病毒性动脉炎(EVA)诊断技术和马动脉炎病毒(EAV)标准种毒和阳性、阴性血清,确立了EAV在RK-13细胞上生长的最适条件,制备了标准EAV高免血清建立了EAV微量中和试验。通过对进出口的550头份马血清抗体检测,有19头血清抗体滴度达14~1128。用标准马传贫阳性血清进行交叉中和试验未发现交叉反应;用自制的琼扩抗原进行比较试验,有8头份为阳性,证实微量血清中和试验与琼扩试验的符合率为42.1%。  相似文献   

19.
用马动脉炎病毒(EAV)免疫SPF豚鼠,4周后采血做血凝抑制试验(HI),其抗血清可以抑制血凝抗原对小鼠红细胞的凝集反应,抗原和抗血清在4℃感作24 h后可以检测到最高的HI抗体效价,同时结果显示HI抗体与中和抗体产物呈正相关.对561份来自新西兰、吉尔吉斯、沙特阿拉伯及内蒙古、新疆的马血清用HI试验和微量血清中和试验(NT)进行EAV抗体检测,HI和NT阳性符合率为94.7%,血凝抑制抗体与中和抗体效价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采用RT-PCR方法从马流感病毒(EIV)分离株A/马/黑龙江/13(H3N8)扩增得到NP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ET-32a(+)构建表达质粒pET-NP,测序正确后转化表达菌株Rosetta(DE3),经IPTG诱导表达、镍柱纯化获得目的蛋白,将获取的重组NP蛋白作为抗原包被,通过优化条件建立检测马血清中EIV抗体的ELISA方法。结果显示,在25℃、IPTG浓度为0.8 mmol/L的诱导条件下,目的蛋白在上清中可溶性表达且表达量最大。以重组NP为抗原建立的ELISA方法仅与马流感病毒阳性血清发生反应,而与马鼻肺炎病毒、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及马红球菌的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HI试验相比,该ELISA方法有更高的敏感性;批间与批内的变异系数均在15%以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检测方法的建立可以为我国马流感血清学的检测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