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梅倩对社会主义加深认识,必须把握社会主义具有的本质特征的普遍性和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性这些重要问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同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之一是继承。继承就是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首...  相似文献   

2.
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当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邓小平同志虽然没有专门论述辩证法的哲学著作,但他在讲话、写文章的时候,处处体现了照辩证法办事的原则;他为我党制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设计的宏伟蓝图,无不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因此,认真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的辩证法思想,对于全面贯彻十五大精神,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新世纪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按照事物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不断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事物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是指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的共性和特殊性周新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共性和特殊性,对子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在中国条件下实现这些本质特征的具体方法、道路统一起来。社会主义的共性,也就...  相似文献   

4.
矛盾普遍性特殊性原理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捷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是邓小平同志对世界社会主义进程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做出的最卓越的贡献。这一理论的世界观基础和方法论原则之一即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在哲学史上,矛盾普遍性...  相似文献   

5.
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在政治课总复习阶段,要注意结合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的学习,深入领会十二大文件中的以下几个问题。一、学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  相似文献   

6.
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是当前国际人权领域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弄清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坚持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对于我们加强国内人权建设,促进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人权的普遍性和人权的特殊性人权的普遍性是指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对人权的共同要求和理想。《世界人权宣言》以及其他国际人权文书肯定的基本人权和重要原则,就是人权普遍性的体现。人权的普遍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享有人权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80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理论认为:矛盾作为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其基本属性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作为事物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动力具有普遍性特点,而又在不同的运动形式中,发展过程和阶段上表现出特殊性的特点。近些年来,我国哲学界关...  相似文献   

9.
常明明 《求索》2023,(4):43-5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实现步骤、战略重点等的认识愈发深入。我们党始终践行根本宗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问题导向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从中国式现代化演进的历程来看,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凸显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学习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使我了解到由于客观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这就要求我们把二者统一起来,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再用普遍性去指导特殊性。也就是说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遵循由特殊到普遍,再从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过程。我在政治课的学习中经常遇到甲乙两个概念相互关  相似文献   

11.
列宁从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错综复杂的矛盾体系中,紧紧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主要矛盾,着力建构新制度的物质基础.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高度,探索俄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的视角,辨证分析资本主义的矛盾二重性,既利用它的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又注意克服其负面影响.列宁的建设辩证法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本质规律,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都作出了科学阐述,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科学的指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主体力量,拓展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布局和现实路径,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本质规律的认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文化建设的具体实际,推进我国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矛盾问题精髓理论新解李兰芬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强调掌握对矛盾个性认识,对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的辩证方法,实际上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及活的灵魂的把握。但同时,毛泽东也反复指出,矛盾个性、特殊性的理解不是片面孤立的,一定要将其与矛盾共性、普遍性的理...  相似文献   

14.
《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第五课涉及到特殊性与普遍性、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这些范畴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问题,本文仅就个别与一般这对哲学范畴谈点自己的看法。个别与一般是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的一对范畴。个别是指自然界和社会中单个的具体事物、现象和过程,这些具体事物、现象和过程各自都是独立的,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就是能为我们的感官所感知的具体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内涵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根本依据,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回答的四大基本问题的实践创造为基础,通过逻辑的形式,再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及其固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这一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形成了彼此相互联系、逻辑层次有序的理论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特征的逻辑结构包括三个基本的层面,这就是本质特征、基本特征和具体特征。以实践性为基础和核心,整体性为突出标志,民族性与时代性、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一脉相承性和与时俱进性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提出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五个统筹”的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伟大的哲学思想。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在邓小平文选(1-3卷)中,字里行间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与中国实际创遣性相结合,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杰出典范。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有助于我们提高辩证思维的水平,有助于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本文试就学习邓小平义选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谈点自己的认识。一、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于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这一唯物辩证…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近年来成为了思想理论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为了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的共性和特殊性,这在理论认识上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社会主义的共性,也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这些本质特征,第一,是社会主义制度内在固有的。从哲学上讲,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具有这些质的规定性,才成为这种事物;失去这些质的规定性,也就不成为这种事物本身。社会主义也是这样。社会主义不是一种可以随意粘贴的标签,它应该有自己内在固有的本质特征。具备这些特征,才能叫社会主义;没有这些特…  相似文献   

19.
浅谈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特色王守君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也是这样。一方面,它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组成部分,无疑具有国家各种形式的民主监督的共性;另一方面,它作为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之...  相似文献   

20.
<正>1.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和当代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和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与中国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依据、本质特征与实践优势。3.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京津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