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国际和平、综合国力、社会稳定、总体改革、后备力量、国防工业、精神文明、两用人才和国防教育等方面探讨了邓小平关于军事、国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 ,认为这一思想主要可以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基本层面加以理解 ,即 :在国际上 ,军队与国防建设要适应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 ;军事斗争要以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推动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为目标。在国内 ,军队与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建设大局 ,在大局下行动 ;人民军队要为国家建设提供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的工业化思想,是其在思考和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命题时形成的一项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对中国当前的新型工业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依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其核心在于:强调农业发展是工业化的基础,工业、农业、金融以及工业内部的劳动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必须协调发展,以及金融改革发展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3.
关注并探索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 ,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也是我们参照和借鉴当代国际在发展观念、发展战略上的最新成果而作出的正确选择。社会协调发展这一理论的研究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紧迫性和针对性 ,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邓小平的解放思想观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解放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放思想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有充分的民主,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三个有利于”是解放思想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高汝伟 《前沿》2004,(1):16-19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邓小平将社会稳定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中 ,创造性地论述了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以及社会稳定的基本内容、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认真研究与学习邓小平的社会稳定观 ,对于保持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邓小平的民族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观点和方法,从我国是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这一实际出发,观察分析少数民族在我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和在革命建设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观点.这是邓小平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对我们进一步做好新世纪民族工作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玉娇 《传承》2014,(1):43-45
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在"文化大革命"和"两个凡是"的背景下形成的,对全党认清"左"倾错误重新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着指导意义,同时对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邓小平尽管 没有直接使用“政治文明”这一概念,但在他诸多关于政治建设的论述中却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 想,形成了较完整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观。  相似文献   

9.
陈洁 《前沿》2005,41(9):31-34
邓小平的开放观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在世界进入新世纪之今天,我们再深入研究邓小平的开放观,有助于人们在理论上更全面地领会和掌握这一思想的深刻内涵,在实践中更深入地贯彻和运用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实践邓小平的开放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必然会使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 ,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颇有创见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观 ,构成了他完整的关于中国法制建设的理论体系。他的这些法制建设观 ,为新时期中国的法制建设作出了划时代的理论贡献和实践贡献  相似文献   

11.
论邓小平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的总特征是非均衡发展。其基本依据是符合生产力布局规律,其主要内容是部分地区先富带后富,正确把握两个大局,共同富裕是归宿,适时转移发展重点。其基本原则是立足自身又坚持开放。邓小平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重要内容、指导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历史时期,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反复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的同时,尖锐地指出了一个问题,这就是“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他说:“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他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功能、原则、特征、发展动力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问题。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以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为楷模,加强干部群众的信仰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新的实践中,形成了他的社会实践观的新视域、新特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邓小平社会实践观的本质特征是:鲜明的时代性、无畏的开拓性、坚定的求实性以及实践的价值功能性。  相似文献   

15.
16.
何占周 《前沿》2002,3(10):2-4
对于政治权威问题 ,邓小平有很多精彩的论述。中央要有权威、领导就是服务、要法治不要人治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邓小平的政治权威观。邓小平对政治权威问题的论述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有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邓小平的特色社会主义观是在对社会主义实践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社会主义观创新了认识社会主义的视野和方法,指导中国走出了一条特色社会主义之路,而且赋予了科学社会主义观以崭新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探索 中,形成了富有个性特色的文艺价值理论:人民价值主体 论,社会价值目标论,价值观念建设论,价值评价系统论。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蕴涵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尤其是他的实事求是辩证否定观 ,无论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还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都采取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辩证否定观的态度。这对于我国面向 2 1世纪 ,面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建设好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实践相结合,指出已经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是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