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艾滋病防治领域,高危人群指的是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或导致艾滋病病毒快速传播的特殊群体,如注射吸毒人群、性工作者、同性恋人群、多性伴等不良性行为群体、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高危人群的有效管控是禁毒和艾滋病防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由于卖淫嫖娼违法人员成分复杂,流动性大,缺乏艾滋病防治知识,活动隐秘性强以及我国失控的艾滋病患者人数多等原因,卖淫嫖娼活动中存在的艾滋病传播隐患很大。管理失效,监控机制缺乏,检测手段落后,公安民警防治意识淡薄以及卖淫嫖娼违法人员的侥幸心理等是目前查处卖淫嫖娼活动中阻止艾滋病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加强宣传教育、检测、管理和对卖淫女的帮教工作等是阻断艾滋病通过卖淫嫖娼活动中传播蔓延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艾滋病病毒在世界范围的快速传播,如何快速阻断病毒的各种传播渠道,已成为政府、社会团体、科研、政策制定等部门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文拟从这些场所中的卫生问题关注和成因及其中国监管场所在艾滋病预防工作中存在的立法与执法困境人手,列举世界上一些国家使用的有效措施,以期对相关部门在实践中开展有效的预防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是当前全球所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嫖娼人员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为了解该人群的性行为习惯和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促进活动,以控制艾滋病传播疾病的流行。当务之急,应对嫖娼人群高危性行为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女性农民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青岛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进城务工是中国从农村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进城打工的农民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工人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女性农民工则是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随着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推进,一些惠及农民工的政策得到实施和落实。但在实践层面,女性农民工的维权仍然艰难。她们作为生理弱者,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加速期,比男性农民工在融入城市方面有更多的现实问题。因此,女性农民工的维权,不仅需要国家、企业对农民工群体担责的制度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打造,还需要社会性别视角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社会弱势群体犯罪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社会分工向细密化发展,社会流动性增强,社会分配中的不合理因素增多,人口老龄化、农村城市化等趋势促使社会分化日益加强,使得社会弱势群体的数目呈递增趋势。作为一个特殊类型的社会群体,他们非常容易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当前,弱势群体犯罪已成为中国社会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对创建和谐社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认真研究弱势群体的犯罪原因,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弱势群体犯罪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并成为城市居民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农民工、外来工、流动人口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在人群流动中,社会矛盾也日益复杂化,流动人群突发性群体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正确认识当前流动人群突发性事件的特点和分类,完善预防和处置流动人群突发性事件的运行机制,探索预防和处置的策略和方法,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社会稳定的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艾滋病人犯罪成为一种特殊的犯罪现象,值得关注。由于艾滋病本身的危害特点,对艾滋病人违法犯罪要采取打击与关怀、惩罚与救助相结合的措施。但打击和防治艾滋病人犯罪必须健全和完善限制艾滋病犯罪人人身自由的特殊措施,从立法上解决艾滋病犯罪人的关押和服钎jj等问题。同时应修改《刑法》第三百六十条,增加故意传播艾滋病的新罪名。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是一种目前无法治愈、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它的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人群以吸毒人员为主,对社会治安有较大影响。应对措施:普及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加大对吸毒贩毒及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打击力度;加强和改进戒毒工作;保障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权利,社会及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遏制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网”、“稳定剂”。就我国目前而言,社会保障问题面临两大考验,一是农村人口、流动人口的保障问题;二是社会在面临老龄化时突显的养老保险问题。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从农村流入城镇的劳动力数量越来越多,成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以外的第三类人群。他们的就业、生存环境和生活保障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