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镇远,地处黔头楚尾,雄居沅江支流舞水上游,东扼入湘门户,西拒通滇孔道,为水陆交通之重要枢纽,"南国丝绸路"之重要关隘,向称"黔东重镇,滇楚要冲"。自古为兵家、商贾必争之地。因此,明清两代,中国十大商帮十五省商人涌入这里,摩肩接踵,骈阗百货。各地商人为其利益之图,先后筑就“八大会馆”。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0,(7):23-23
湖南省省会长沙,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楚汉名城”,自古舟揖便利,形势险要,素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因中国古天文学关于宿星的记载中有“长沙星”,故长沙又称“星城”。湘江水穿城而过,哺育了长沙六百多万人民。厚重的湘楚文化让这座城市文人名士辈出,不仅因屈原、贾谊等历史名人入选历史文化名城,还因毛泽东、  相似文献   

3.
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历史上曾是黔东地区的商业和工业重镇。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四年来,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总体发展思路,确立县域主导经济,稳步推进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正4月的镇远,新翠迸发,沿着舞阳河漫步,璀璨夺目的灯光映照在河中,把整个古镇映照得越发熠熠生辉,微风拂过,让人心旷神怡。"特别喜欢这种静谧而有韵味的古城。"从朋友那里听说了镇远的美,李成茂一家三口特意从辽宁驾车而来,"来到这里第一感受就是空气新鲜,走到哪儿都觉得舒服。"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积淀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如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镇远两  相似文献   

5.
魅力怀化     
《湘潮》2014,(12):F0004-F0004
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区位条件独特,交通优势明显。自古就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是东中部地区通向大西南的桥头堡和国内重要交通枢纽城市,有"火车拖来的城市"之称。湘黔、枝柳、渝怀铁路以及正在建设的沪昆铁路客运专线在市区交汇,怀邵衡铁路已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6.
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历史上曾是黔东地区的商业和工业重镇。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四年来,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总体发展思路,确立县域主导经济,稳步推进工业化进程。一、合理定位,调整布局(一)镇远县域经济的定位。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旅游业向资源富集区集中,农业向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农村人口向城镇和“小康新村”集中的“三集中”原则,我们把全县划分为黔东工业、氵舞阳河旅游、龙江河特色农业三大经济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农业稳县三大战略,并把工业作为全县的主导型经济,重新调整…  相似文献   

7.
《新湘评论》2007,(8):22-24
怀化地处湖南西部,自古有“湘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怀化成为驻军大市、兵源大市。由于怀化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加之经济社会欠发达.做好双拥工作的困难多、责任大。近年来,我们突出地位造氛围,搞活形式创特色,排忧解难办实事,有所作为树形象,创造性地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双拥活动。2004年怀化市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相似文献   

8.
怀化地处湖南西部,自古有"湘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怀化成为驻军大市、兵源大市。由于怀化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加之经  相似文献   

9.
徐鸣 《世纪风采》2006,(10):1-1
“自古彭城列九州”。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西楚霸王项羽的故都,人文荟萃,英雄辈出,谱写了楚汉相争、三国交兵、徐州会战、淮海战役等壮丽的史诗,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承,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推动力是工业,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也就更谈不上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近年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整合区域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把工业集中发展作为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块状经济、谋求产业聚集、实现全面小康的有效途径,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建市”战略,努力把镇远东部的“一区两镇”(黔东工业园区、青溪镇和羊坪镇)打造为黔东区域工业中心城市。“一区两镇”是洋务运动辉煌一时的重工业———青溪铁厂所在地,是全国知名企业贵州青酒集团所在地,具备较好的工业基础;2…  相似文献   

11.
刘湘杰 《新湘评论》2010,(15):35-37
自古就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的怀化,地处中国西部前沿。从这里进军云贵高原,无疑是第一个战略要冲。然而,撇开军事意义上的概念,今天市场经济语境下的怀化人,也立志把它当成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来拓展,即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种富有前瞻性的创业设计,让怀化发展史多了一个宏大而惊人的手笔。  相似文献   

12.
刘湘杰 《学习导报》2010,(15):35-37
自古就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的怀化,地处中国西部前沿。从这里进军云贵高原,无疑是第一个战略要冲。然而,撇开军事意义上的概念,今天市场经济语境下的怀化人,也立志把它当成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来拓展,即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种富有前瞻性的创业设计,让怀化发展史多了一个宏大而惊人的手笔。  相似文献   

13.
<正>湘黔高铁经济带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使贵州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首选地,素有"黔东门户,荆楚咽喉"之称的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迎来了新一轮跨越发展的佳期。时下,新型工业强势崛起、城镇建设风生水起的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已成为湘黔边区最引人注目的发展高地、投资洼地,人才创业首选地。8月1日,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带队到湖南怀化,与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座谈,双方签下了湘黔高铁经济带合作框架协议,两省约定携手同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地处贵州东部、国家级[氵舞]阳河畔风景名胜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尤其1999年以来至2009年十年期间,在镇远县委政府和黔东南州林业局领导与指导下,依靠科技进步,采取措施,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5.
铜仁市应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武陵山区中段,东邻湖南,北接重庆,南抵本省万山特区、玉屏,西连本省江口、岑巩。扼西南通住中原之咽喉,居中进入西南第一站,素有“黔东重镇”、“黔东门户”之你;铜仁历史悠久,气侯温和,物产丰富,山川秀丽,市境总面积1515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铜仁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是湘、鄂、川、黔四省边区及黔东地区的商品物资集散地。  相似文献   

16.
乌镇     
《党课》2010,(12):F0002-F0002
乌镇地处浙北水陆交通要冲,因水成市,傍河成埠,自古商贾云集,以弹丸小镇而具“烟火万家”的城府气象,致使这里的名人六家数不胜数,令人无限追思那似水年华……  相似文献   

17.
正镇远县位于贵州东部,与湘黔两省三地七县接壤,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以其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独特的发展优势,被黔东南州列入迈进全面小康的第二梯队。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镇远清醒认识差距与不足,努力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打好"文化旅游牌"、"工业牌"和"统筹城乡发展牌",致力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新镇远,确保在全省同步小康创建中不落伍、不掉队。  相似文献   

18.
行天下 《当代贵州》2011,(23):53-54
安顺概况安顺位于贵州省中西部,距贵州省省会贵阳90公里,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之称。安顺文化底蕴深厚,是贵州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区域,是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9.
在黔东,有座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叫镇远。 公元前202年,不知是何缘故,汉武帝竟然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在此设县,并取了“无阳”这么一个怪名字。自此,历代王朝先后把县、州、府、道治均置于斯。记不清是哪朝哪代的帝王,听不惯“无阳”的叫法,遂改叫“镇远”,直至今天。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地处贵州东部、国家级阳河畔风景名胜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尤其1999年以来至2009年十年期间,在镇远县委政府和黔东南州林业局领导与指导下,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