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邓小平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新时期执政党的干部队伍建设,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我党干部队伍建设现状为依据,围绕着加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这个中心,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出了新的回答,形成了博大精深、富有独创性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认真研读邓小平关于加强新时期干部队...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全党学习《邓小平文选》的通知指出:学习《邓小平文选》是整党的重要思想准备,对于加强全党思想上的统一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邓小平文选》系统地反映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领小平文  相似文献   

3.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促使社会稳定发展的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一系列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处理我国社会的矛盾。这就是通过改革,不断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这个社会基本矛盾,通过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不断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之间的这个主要矛盾,同时,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党还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社会的具体矛盾,从而促进了中国的巨大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反对腐败问题的基本思想曲春郊早在1982年4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反对腐败的问题。当时他曾尖锐地指出:“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卷进经济犯罪活动的人不是小量的,而...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的管理思想,是关于治党、治国、治军的宏观管理思想,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教育等各个领域.其核心是向全党和全国人民讲清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这个社会主义的问题.(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使人们明确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所谓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指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根本任务、根本原则等一系列问题的论述,其核心是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列宁亲自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搞了数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到头来,忽然发现,“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是什么?”多数人认识并不十分清醒,邓小平同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总结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等问题作了明确的回答,形成他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其要点是;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新时期青年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向前发展,全面实现人的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也为我们做好新时期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的廉政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和政府廉政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同志的廉政思想,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色: 一、重发展,靠发展推动廉政发展与廉政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两大政治任务.没有发展,人民不可能富裕,社会不可能前进;没有廉政,人心不可能凝聚,社会不可能安定.如何处理发展与廉政的关系,既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又是一个棘手的实际问题.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我们党没有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重廉政而轻发展,使我国社会发展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邓小平认真总结党执政几十年来的经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国际交往日益广泛多样化,这是人类进步的表现,国际社会中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以推进人类进步事业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当然要顺应时代大潮,抓机遇、求发展、促开放,因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文  相似文献   

9.
叶志锋 《学理论》2012,(4):179-180
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研究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我党历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着眼社会发展变化的基点上,邓小平形成了具有时代和个体思维特色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时期治腐思想。其主要点体现在新时期反腐败的指导思想、治腐的基本方法、最终消除消极腐败现象的基础和基本途径等方面。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指导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科学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1.
试论新时期邓小平的干部思想及其特色畅伟杰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党的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干部制度改革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重要见解,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一)邓小平的干部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和深刻,概括起来...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邓小平在新时期中,深入提出和成功解决了我党进行思想教育的指导方针、路线、政策、任务等问题。邓小平既继承了我党思想教育的优良传统,又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和我国现代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新时期思想教育开拓出全新境界。一、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时期思想教育中的极端重要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教育理论的精髓,它是我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也是使我党思想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自1976年粉碎“四人帮”…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从多方面论述了党的建设问题,形成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光辉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党的建设思想是建立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科学地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党建学说,而且反映了党的中心任务变化以后对党的建设提出的客观要求,具有鲜明的特征。一、邓小平新时期党建思想紧扣时代的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首先,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  相似文献   

14.
小康,本意为维持中等水平生活的经济状况。 最早赋予小康新的时代内容,把小康与中国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作为中国人民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具体的阶段性奋斗目标的人,是邓小平。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小康之家”是邓小平最早提出的小康的概念。 邓小平把中国式四个现代化定位于“小康之家”,并非意味着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降低了。这种新定位吸取了我们党在以往的经济建设中不顾客观实际,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而提出的一些高目标和高指标的教训,坚  相似文献   

15.
16.
邓小平关于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是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其具体内容有: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政治体制改革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总方向是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对我国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历来重视党的建设,他在许多文章和讲话中,经常谈到搞好党的建设问题,这些论述是我们在改革和开放中搞好党的建设、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指导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斌 《理论视野》2001,(6):24-25
所谓“人的现代化”,指农业社会传统人向工业社会的现代人转变的过程。有人把它概括为多种品质的综合,如身体生理素质、智力能力、知识水平、道德素质、人格品质、审美素质、创新品格等方面的现代特性。这些品质建基于人的主体性之上,主体性品格是人的现代化的最根本的标志。邓小平很重视人的现代化建设,他虽然没有直接讲“人的现代化”,但很显然,他的理论和实践都有意识地促进了中国人的现代化。 一、邓小平非常重视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作用 现代化包含着三个密切联系的逻辑层面:物的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物的现代化是基础,制度现代化是保障,人的现代化则是关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若干思想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讲师张国胜邓小平同志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分别论述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对外开放的形式,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以及对外开放与加强精神文...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思想铁道部党校锦州分校郑治社会主义具有资本主义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当代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历史条件下,所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指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比较和竞争中所发挥出来的优于或高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