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一个年近六十的台湾大叔,最近有点犀利,皆因他的全部时间,都用来晃荡。怎么晃荡呢?早上5点,若我还未睡,或我已醒来,我必不能令自己留在家里,必定要推门出去。几千几百个这样的早上。  相似文献   

2.
《乡音》2011,(11)
我每天要收到200封电子邮件,怎么才能把它们都看完?、我一回到家就得管孩子,上床睡觉前还得做点自己的事,我怎么才能睡上七八个小时?、怎么才能有时间进行反思和战略思考?……这些问题时刻困扰着我们。如今的生活千头万绪,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3.
声音     
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我们本身。□尊重“路人”我问同学们:抗疫期间,医生面临的环境都很危险也很辛苦,甚至都有生命危险,你们怎么还要选择学医呢?学生们这样回答:因为看到学医能体现自身价值,能够给别人提供服务,所以毅然决然选择学医。这次疫情不但没有挫伤学生们的积极性,他们反而更踊跃地报考学医。抗疫鼓舞了更多年轻人学医,这是一件非常令人欣慰的事。  相似文献   

4.
年年有鸡     
腊月二十九下午,父母去菜市场买鸡。市场距家也就一根纸烟的路程,但下午2点去,6点还不见回来。妻子有些急,说你去看看,两位老人该不会出什么事吧。我刚要出门,他们回来了,都空着手,且都是一副若有所失的表情。父亲抱怨母亲:家里有那么多菜和肉,非得买只鸡;买就买了,又非得去约秤,结果怎么样?母亲也不服气:这是过年的讲究!你怎么一点文化品位都没有?你怎么不去约秤?我听得云遮雾罩的,最后总算听出点眉目。在过年这个问题上,母亲确实比父亲讲“文化”,门神不能说“买”,得说“请”;煮饺子有一两个散开的,不能说“散”,不能说“破”,得说“挣”…  相似文献   

5.
正我也是中国人,我要让佛首回到它原来的地方。——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潜入幽居寺"杀佛"中国的武侠片或者功夫片中,强盗恶霸等浑不论的反面角色,有时候会有一两句这样发狠的台词:谁敢拦我?我遇人杀人,遇佛杀佛!直白理解,他们口中的杀人,就是要残害他人性命,可是这佛又怎么杀得了呢?况且,"遇佛杀佛"此类说法,源自禅宗一  相似文献   

6.
平安最重要     
魏保民,男,北京城乡旅游出租汽车公司司机。我今年这个愿望……还真没怎么想过。您看现在晚上9点多了,我还奔着呢。10点多回去洗洗涮涮赶紧睡觉,早上一睁眼就得送孩子。我家住万源路,儿子在18中上学,路不近,开车得20多分钟。孩子身体单薄点,骑车不放心,那小子什么也不会,自行车一坏就瞎了。所以每天早上不到7点,我们爷儿俩就上路了。一天一天就这么匆匆过去了。我每天的目标是给家里100元,再交公司车份儿钱120元,加50块钱油,中午吃饭花钱,一天不挣到300元还真不行。虽说累点,可看着儿子念了重点高中,心…  相似文献   

7.
<正>自媒体让每个小区都是民间论坛,论坛都有自己的评论家。大事小事,评论家都会七嘴八舌,议论风生。这不,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即将开幕,我们小区的民间论坛也热闹起来。赵大爷是候鸟一族,每年秋天来海南,初夏回老家。他对本地退休的钱大伯伸大拇指说:一个博鳌,给海南挣了多大的面子!连老家邻居快90岁的老太太都豁着牙问我,你住的地方隔博鳌多远?博鳌这城市有多大?是海南的省会吗?怎么电视里的天气预  相似文献   

8.
今天早上万先生陪我去游八达岭,临出门才想起照相机昨天遗忘在路先生家里了,不得不先急急赶到路先生家去拿。 路先生夫妻都是聋哑人。此刻他们定然还在梦乡。他们的门上装着个按扭,但那不是铃而是灯,当他们睁着眼睛时,灯一亮,马上会来开门。但此刻他们正在梦乡里,不管灯怎么  相似文献   

9.
小编絮语     
《中国残疾人》2012,(4):66-67
他们都是90后。他们都是失聪的孩子。聋人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美国诗人威拉德-马德森说,只有聋了你才知道。或许我们还不够了解他们的内心,但至少我们能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他们眼中的世界。世界在他们的眼中是什么样的?他们有自己的理解,并  相似文献   

10.
海参崴掠影     
蚂蚁 《中国保安》2003,(10):30-32
8月的一天,从早上7点到中午12点,我们一直都在黑龙江绥芬河的东宁口岸等待过关进入俄罗斯境内。我们的活动范围只限在车内和车外的几米之内,来之前导游一再叮嘱:从过关开始一直到俄罗斯境内,都要学会忍耐和等待。虽说有了心理准备,但漫长而无聊的等待让这次旅行的起点有些令人不快。在等待中,我们得知俄方边境的验关人员一定要准时上下班,特别是下班只能提前而决不延后。在等待中,得知有两个小时是他们在午休和吃饭(到了俄罗斯我终于知道他们的一顿饭简单得只需五分钟,他们所谓的休息为繁”的高手。此时,不由想起在新马泰的过关经历,印象最…  相似文献   

11.
“一年无四季,七天都上班”,北京人文大学的执行校长王图强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这可说是民办高校校长的普遍状况。 “以前,女儿还经常帮我拔白头发,现在她也放弃了,无奈地说‘爸爸的白头发长得太快了,怎么也拔不完’。呵呵!”王图强校长摇摇头,笑笑。 这些辛苦还只是表面现象,作为民办高校的校长,他们要考虑和处理的问题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辛苦与快乐交织在他们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12.
发疟子     
正现在回想起来,我发疟子发得那样严重,没有丢掉小命儿,脑子也没有烧坏,如今还能正常运转,真是万幸!在我们老家,把患疟疾病说成发疟子。谁今天怎么没出工呢?他在家里发疟子哩!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夏天和秋天,人发疟子是一种普遍现象。好比人人都免不了被无处不在的蚊子叮咬,每人每年也会发上一两次疟子。那时候,我们不知道发疟子是寄生在我们体内的疟原虫在作怪,也不知道发疟子是由蚊子的传染而起,说是鬼附体造成的。那种鬼的名字叫疟子  相似文献   

13.
高考模拟考颁奖大会刚散会,一群学生便围着他们的班主任不解地问道:“老师,怎么我们班没有一个人获奖?”班主任温和地解释道:“学校奖励的是年级前15名,只要我们再接再厉,是有机会获奖的。”谁知,学生们却极不服气地抗议道:“这样不合理,按照这种奖励方案,奖来奖去不都是奖励重点班的学生了吗?为什么学校不考虑考虑我们非重点班的学生呢?”  相似文献   

14.
编辑老师:您好!我当上保安员没多久,我们的驻点单位是一家大工厂,七八个队员吃住都在一起,每天24小时轮流执勤巡逻,工作挺辛苦,但我对这份工作很珍惜,一心想干出点名堂来。只是最近有个事儿让我非常苦恼,因为一件小事我和队友闹了别扭,虽然我的性子有点急,但这件事错确实不在我,可原本与我要好的队友竟因此疏远了我,我心里特别生气,打这以后,我们常常因为一些别的小事发生矛盾,进而发展到争吵不休。时间一长,就觉得跟他们合不来,谁都看不惯。但每天同在一个屋檐下工作生活,心里别提多别扭了,真想一走了之。但仔细一想,难道这都是我的错吗?这…  相似文献   

15.
手抄报的制作是写是画都可以,它还可以给孩子们关注生活的空间,给他们设计创意的体验,更给他们相互交往的场景,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一段生活。还记得那是3月份的一个星期四,我正思考着这个周末给孩子们布置点什么作业呢?还是照搬书上的数学题让孩子们一道道再做一遍吗?——这也太没创意了!一个声音在我脑海里响起。是啊,总得有点特别的让孩子们感兴趣的作业吧,一边想一边走就已经到了教室里。  相似文献   

16.
做人的解释     
世间什么最难?做人最难,解释做人也最难。拼上三年两载功夫做成一两件事不难,做人和解释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弄不好一辈子不会做人,也弄不清做人的解释。不会做人怎么做事?一个人连人都不会做还能做什么?还能解释什么?人生在世,我们常常产生需要解释点什么的想法。然而,一旦解释起来,却发现任何解释都是那么苍白无力,甚至还会越描越黑。譬如有人骂你是白痴;你便解释你不是白痴;有人丢了东西,你便解释你不会做贼……诸如此类的解释,后果可想而知。因此,做人不需要解释,便成为智者的选择。做人应该像日月经天,而日月从不解释自己的缺蚀;做人应…  相似文献   

17.
<正> 美国作家斯诺在他写的《西行漫记》一书中,有一段作者和一个小红军的动人谈话。当斯诺问一个小红军长征辛苦不辛苦时,那个小红军则回答说:“不辛苦,不辛苦,与同志们一起走,什么长征都不辛苦。我们革命的少年不能够想到事情的辛苦不辛苦,我们能够想到我们当前的任务。倘使它要我们走一万里,我们就走一万里。它要我们走两万里,我们就走两万里。……有革命的地方都  相似文献   

18.
正5月9日早上8点刚过,重庆市渝中区华一坡的居民邓光华就拿起扫帚,开始打扫楼道卫生。不到半小时,又有10余名居民加入进来。他们说着笑着,逐楼打扫。而像他们这样通过居民自助管理小区的,不在少数。"现在社区环境好了,配套设施完善了,连我孙子都喜欢来玩了。"一位老伯笑呵呵的说道,这多亏代表帮我们解决了物业管理、用电难、路灯、一户一表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初,我到香港考察各界培训,多数是企业界。与我们接触的香港朋友给我们一个很突出的感觉:他们都很喜欢各自的工作。他们经常回答我们的一句话是,很开心。是不是真那么开心?我不敢妄断,因为毕竟对他们的了解还不是那么深。恐怕也不尽然,要不,过几年再去的时候许多人的工作都变了。都那么开心,还换工作干什么?当然换工作,也不一定就是因为不开心。开心是一回事,换工作又是一回事,开心也许如同赫兹伯格先生所说的属于保健因素,没有不行。没有的话,员工会因此而不满意,但并不是有了就行。  相似文献   

20.
换种过法     
明天是我的生日,今天清早一起床就接到一个个朋友打来的电话,内容出奇的一致,“生日打算怎么过?”“在哪儿安排哥儿几个?”还不等我答话,对方已经抢先提议,“‘永保顺’吧!有吃有玩儿,还便宜!”既然大家都能惦记着我.想让我吃好玩儿好,而且连省钱都替我想到了,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行!明晚六点,‘永保顺’不见不散!”电话一个接一个,一上午下来,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