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做一个优秀中学生列宁的中学时代列宁九岁半就上中学一年级。在班上,他的年龄最小,学习成绩却数第一。他有个好习惯,每天早上起床,整理好床铺,就抓紧时间把功课复习一遍,然后才去上学。生活、学习都很有规律,在学校上课时,他专心听讲,力求理解。做作业时格  相似文献   

2.
童心慰童心     
《时代潮》1994,(8)
在四川省什邡县两路口镇凉水井村,每天都可以见到一位12岁的小女孩同一位7岁的小男孩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女孩叫史光菊,男孩叫陈超。谁都想不到,小陈超是个孤儿,与史光菊毫无亲缘关系。 小陈超出世前三天,父亲不幸死于车祸。当他还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时,母亲又抛下他远嫁  相似文献   

3.
上学读书是所有孩子的权利,让所有的孩子都上学读书,是我国法律载明的,任何人都不得违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上学读书的权利被剥夺的事,却时有发生,甚至还由此酿成了一些悲剧。 江苏省灌南县五队乡中学有个品学兼优的初一女学生王晓芹,父亲是个体工商户,他认为让女儿读书影响自己发财致富,还不如回家操持家务。于是今年2月底学校刚开学,他就强令女儿到学校要回上学期预交的100元书本费。当看到空手而归的女儿,便破口大  相似文献   

4.
每天早上你看到你老公,站在镜子前面,手里拿了3、4条领带,不停地往自己的胸前比量,真的想帮他一把。那么,衬衫和领带到底要怎样搭配,才能既适合他的工作环境又能让人感觉好看呢?  相似文献   

5.
回家     
回家已有十几天的滨还是不能完全适应家中的生活。早晨,他痴痴地站在河边的一棵树下已经有半个小时了,仿佛把周围的一切都遗忘了似的。此时他抬头看了看头上飘过的一朵淡淡的云,长长地嘘了口气。他想,请25天的假是不是太长了点?这个念头刚一闪过,他就在心里暗骂自己:“太不孝顺了”。想想母亲已经快有三年没见他了,每次给家里打电话,母亲都要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看看。他理解母亲,母亲太孤单了,自己兄弟三人都不在家,二弟在青岛读大学,三弟远在甘肃当兵,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见见他们。怎么能刚回家不久就这样想呢?难道忘了请…  相似文献   

6.
杜顺,吉林松原市长岭县万福村小学教师。他身患脊髓空洞症致残,却坚守在一线教育岗位上,书写着一个普通人不普通的故事。他的家距离学校1.5公里,这1.5公里路是杜顺患病后几乎全部的活动范围,每天的上学路都如同精神的朝圣;13个学生是杜顺全部生活内容,每天的教学是他的精神支柱。他把自己奉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7.
是什么时候爱上她的,他已经忘了,只知道每天活在她的微笑里,那才是他想要的幸福。他们的认识,是在一个冰天雪地的早上。他问路,她热情地带他去,后来他来到这个城市工作,她便成了他的妻。那时他事业刚刚起步,她的家人都反对,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好不容易,他们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  相似文献   

8.
2005年9月10日,家住河南省商丘市的张先生来到该市公安局,请求协助寻找离家出走的独生子小明。张先生说,自己的儿子小明正在读高中一年级,本来是个听话好学的孩子。但今年8月初,小明开始出现反常表现:每天放学回家后,小明就钻进自己房间锁上门。几次深夜张先生看到小明房间门缝露出灯光,问他在做什么,孩子总说在上网查学习资料。不久,小明开始脸色苍白、精神萎靡不振,早晨上学常迟到,老师也来电话反映小明上课总睡觉。张先生眼看着自己的宝贝儿子日渐沉默消瘦,又心疼又纳闷,决定看看小明到底在深夜的时候“查”什么资料。某日深夜,他悄悄地…  相似文献   

9.
他九岁的时候上午上学,下午帮人送面。肩上扛着一个大托盘,托盘里放六碗面,一天下来可以赚五角到一元。他往妓院送面的时候,总看到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小女孩缩在墙角里,等待在妓院“上班”的妈妈。他每次送完面就和她玩一会儿。她妈妈带她回家的时候,她总要回过头对他苦涩地一笑。这茫然的回头、苦涩的一笑,便一直叠影在他的脑海里。当他成为在全球拥有400多个营销点的“傲胜”公司老总的时候,他说:我是白手起家的,本来就什么都没有,所以不担心失去什么。不要羡慕别人已经有的,要确立自己的志向。他就是沈财福,新加坡的著名企我们的产品表现…  相似文献   

10.
真爱无言     
许多年前,一个男孩上学的途中要涉过一道小河,河道不宽,水也浅,但男孩不敢淌水过去,那时他太小,才七岁。七岁的孩子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要涉过流水的小河,实在危险呢。危险也得过河,为了上学,每天早晨,他都随着村里的伙伴们跃入哗哗作响的小河中,有一次,因下雨,河道变宽、变深,他只好站在河边望河兴叹。这时,他与小伙伴们身后,传来一阵  相似文献   

11.
我知道能够帮助一个人是快乐的 ,我能给你什么帮助吗?如果我给你物质上的帮助 ,那将是暂时的 ,相对的 ,有限的。而如果我能给你精神上的帮助 ,并且你能接受 ,使你振作起来 ,那么———我最快乐。一这是一个天气郁闷的黄昏 ,铅灰色街景中走来一位衣衫褴褛神情忧郁的年轻人 ,他迟疑着钻进派出所值班室 ,沮丧地对我这个值班民警说自己从家乡来这座城市打工 ,一个星期都没找到工作 ,如今落得连回家的路费都没了 ,走投无路的时候 ,看到“有困难找民警”的宣传画 ,就到派出所来求助于民警 ,恳请民警送点盘缠回家。我在派出所值班时 ,经常会碰上这…  相似文献   

12.
守候     
我的家,在小巷深处。这个位置,离闹市很远,听不到车水马龙的喧嚣,甚至连走街串巷卖豆腐的人都不愿光顾这条小巷。然而每天我都聆听着一种声音——一种摩托车驶近的声音——那是他回家的信号。他工作在百里之外的乡下派出所。所里只有三个人,工作很忙。没有特殊情况时,他都是周一早上骑车去上班,周五晚上回来。日子久了,他的摩托车发出的声音就成了家里特殊的门铃。而我,每到周五就会早早地准备好一桌丰盛的晚宴,等候他归来。当他如期而归的时候,我会像一只幸福的小鸟,为他开门,帮他推车,唧唧喳喳对他说个不停;而当他不能如期归来,我又会为他…  相似文献   

13.
古诗今画     
有一个富人很富,每天回家下车时,都见一个穷已至极的要饭人,守在路边。那富人开始理也不理,邻人就说这富人心不慈善。富人说我这样恰是慈善,他站在这里要饭越是要得着,越不想去致富,因为他还活得下去,富招儿都是被穷逼出来的。邻人摇头,说富人站着  相似文献   

14.
从小胖墩到运动员 患有先天性无虹膜症的祁顺从7岁上学开始,就在南京市盲人学校学习,小学、初中到中专,盲校成了他的第二个家,他没想到,若干年之后,自己会走上体育这条路.祁顺说,自己从小就是个小胖墩儿,学习成绩还算优秀,但体育课却是个大难题,初一的体育成绩连及格线都没有达到.出于争胜好强,也为了能够评上三好生,从那次体育不及格后,祁顺开始锻炼身体,他每天提前到校,在操场独自一个人跑步,从1圈到2圈,以后固定到每天4公里,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没有一天落下,哪怕遇到下雨天下雪天,也爬楼梯锻炼.一年后,祁顺的运动天赋在近乎刻板的日程表里慢慢显露出来,仅仅一年,南京盲校的学生就没有一个人能跑过他了,包括校田径队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5.
吃剩饭     
夏季 《前进论坛》2013,(11):62-6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女儿上中学的时候,我差不多每天中午都要去学校看看她吃午饭的情况。北京二中没有自己的学生食堂,午餐外包给了一家餐饮公司,每天的盒饭大多数是老三样,米饭、西红柿炒鸡蛋和鱼香肉丝。有时候,会换成菜花、土豆丝或木须肉,菜是一荤一素,一份6块钱。盒饭的卫生是经过食品安全检查的,也能保证学生每天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6.
教育涉及干家万户,涉及人生前途,由不得你不重视。我们那个年代,上学没那么复杂,到了上学的年纪就上学了,该上哪就上哪,学校好像都差不多。上学也是与小伙伴成群结队地走,没有人接送。后来赶上“文化大革命”,没学上的时候在家里四处找书看,与小伙伴玩各种能玩的游戏,也挺快活。  相似文献   

17.
每天早上踏着晨露而来,傍晚休着晚霞而归;上课时听讲,课后完成作业。每个学生都这么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到底为了什么而读书呢?这个问题有些同学可能想都没想过。问他们,有人回答:“在这个年纪,大家都上学校念书,我也就去念书呗。不读书,干什么呢?”可悲呀,整天忙忙碌碌,却又不知道忙忙碌碌到底为了什么。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十七八岁的我们已经开始更多地思考人生。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能考上大学,将来谋个好工作。记得有一次,有一位老师问我们:“假如以后取消高考制度,你们还会不会来上学,…  相似文献   

18.
王映 《半月谈》2004,(2):65-65
我看一年中最忙的莫过于平日里上学、节假日又奔波于各种补习班的学生了。我在日本上学时,可没有这样的感受。随着父母回国上学后,发现同学们都是早出晚归,回家后完成了学校老师留下的堆  相似文献   

19.
好运是否能来到自己身边,其实日常生活中很小的事情已经决定了这一点。比如,在每天上班、上学的电车上.或在学校教室、研讨会会场的座位上,我们就能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0,(19)
正点点滴滴,汇聚成文明新风,吹遍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也滋养着韶山这座城市每一个人的心灵。一朵朵幸福之花不断绽放的韶山,格外动人。好,我是燃气公司的,已经多次来您家,想要检查燃气情况。请问您今天晚上什么时候在家?"一个陌生的电话,但很真诚。"不好意思,我基本每天加班,一般11点到家。""那早上呢?""早上7点差不多,7点半我就出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