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试婚作为一种婚恋形式,越来越为社会民众所接受,但我国的《婚姻法》却并未涉及该内容。在未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对此进行规制的情况下,在司法实践中只有充分运用现有之相关法律规范,才能更好地解决由此产生的各种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同居人群的增多,其引发的一系列法律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法律并没有禁止试婚同居,正所谓法不禁止即自由,对试婚同居,我们既不鼓励也不反对。但作为一种愈演愈热的社会现象,由它所引起的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给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而目前法律上对此的规范几乎空白,本文对试婚同居所引发的人身、财产关系等内容进行了法律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试婚问题在我国法律中是一个盲点,但是现实中却经常出现该问题。对于在试婚中所产生的一些法律问题,尤其是精神损害方面的赔偿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本文试图通过对试婚中的法律问题的思考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希望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考虑到该问题。只有真正纳入法制轨道,在处理该问题时才于法有据,从而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试婚问题在我国法律中是一个盲点,但是现实中却经常出现该问题。对于在试婚中所产生的一些法律问题,尤其是精神损害方面的赔偿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本文试图通过对试婚中的法律问题的思考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希望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考虑到该问题。只有真正纳入法制轨道,在处理该问题时才于法有据,从而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何群 《河北法学》2011,29(9):145-149
中国婚姻家庭领域中内地人与港、澳、台人之间的同居关系,由此所引起的危害性后果及其他法域政策的改变不容忽视。对中国四法域相关的法律﹑判例比较分析可知,四法域对同居关系的法律态度:差异是主要的,但也存在共性,且三法域的法律、判例与中国大陆相比有其特色。解决中国区际同居关系法律问题的设想:中国区际未婚同居关系法律冲突,可运用"直接适用的法"解决;中国区际婚外同居关系民事责任法律冲突,应当允许受案法官根据个案自由裁量;中国区际婚外同居关系刑事责任法律问题的解决,应对相关的法律或司法解释作修改。  相似文献   

6.
《治安管理处罚法》法律用语变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荣  金雅兰 《政法学刊》2007,24(2):125-128
与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治安管理处罚法》法律用语更加规范,行为表述更加准确。法律用语是法律规范内容的文字表述,蕴含着丰富法律实质内涵,其变化,是法律规范的调整和执法理念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试婚"在我国各年龄阶层,尤其是年轻人之间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试婚"的流行不仅是对我国传统婚恋观念的冲击,更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但是目前我国关于"试婚"的法律法规仍是空白,导致纠纷难以很好的解决,因此本文试对"试婚"的合法性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如今,非婚同居的现象与日俱增,这不仅有损法律尊严,也不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本文从非婚同居现象的成因入手,对其进行界定,以期完善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青人选择不履行结婚登记程序而同居的生活方式,甚至有向老年人蔓延的趋势。这不仅有损法律的尊严,不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同时也不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许多老人为使自己精神上有个依托,生活上有个照顾,又能给彼此留下心理缓冲期、规避一些矛盾等,选择了"搭伴养老",即是指老人未办理结婚登记便同居生活。一家社科院的统计表明,老年再婚者中选择"搭伴养老"的已占50%以上。毋容置疑的是,由于"搭伴养老"缺乏法律保障,也面临着许多困扰,甚至引发了诸多纠纷。未办结婚登记只有"说走就走"【案例一】2013年1月13日,68岁的向志萍收到了"老伴"的最后"通牒":3日内必须走人。泣不成声的她怎能忘记:自己早年丧夫,含辛茹苦地将孩子带大成人,直至儿子成家、女儿出嫁,本以为可以放心地找个老伴解除自己多年的寂寞,安度晚年,可子女偏偏反对。无奈之下,她最终只好不惜与子女"决裂",于2010  相似文献   

11.
随着非婚同居现象的增多,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对非婚同居关系的态度也逐渐由限制转向调整规制。但是我国婚姻家庭法对非婚同居法律关系的规定较为粗略,不利于对非婚同居关系规制。本文从非婚同居关系的定义,规制的必要性入手,比较其他国家对非婚同居关系的规定,对我国的非婚同居关系的法律规定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庞正 《法治研究》2010,42(6):39-45
法律关系的本原是社会关系.是经由法律手段确认和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结果。法律关系的“物质性”是指客观实在性、必然性.该客观物质性并不因意志因素的存在而改变。应当将法律关系的物质性与法律关系客体的物质性区分开来.不能以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物还是精神财富为标准来区分法律关系。规范意义的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的应然形态、制度形态,它以社会关系的制度面相出现,是立法对普遍而正当的社会关系模式的确认:事实意义的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的实然形态、具体形态,它以社会关系的事实面相出现,是现实社会主体相互交往的关系缔结,是法律调整的对象。法律规范是抽象法律关系的前提,法律规范将某些社会关系设定为制度形态的法律关系模式:法律事实是具体法律关系的前提,是抽象法律关系现实化为具体法律关系的中介桥梁。  相似文献   

13.
婚前同居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戈宇 《中国律师》2001,(3):63-63
无论人们的思想观念是否认可,也无论社会的接受程度存在多大的差异,我们身边婚前同居、婚外同居的同事、朋友、同学,以及间接认识的那些男男女女,向社会或父母公开的不公开的同居,越来越多。   选择同居生活的人们,或者认可他人同居生活的人们都有这样一种共同的认识,就是同居完全是个人的私事,是个人对生活方式的自主选择。人们可以选择同居方式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婚姻方式的生活。因为,大多数同居者认为,同居方式的生活还算是“轻松”、“幸福”和“无碍”,在同居后的财产关系、子女问题、爱情和感情等方面问题,能够处理得…  相似文献   

14.
王秀梅 《法学》2006,(12):3-11
对萨达姆的审判及其绞刑判决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依据当前国内外媒体,包括美国和英国等媒体的报道,从法律的视角,对萨达姆的身份、审判萨达姆法院的合法性、法院实体管辖权与诉讼程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最终得出了萨达姆的死刑判决是个象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代孕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话题,代孕行为引人深思,但同时也帮助众多不孕不育的夫妇实现了成为人父人母的愿望.本文就针对代孕这个话题,谈谈代孕的含义、代孕的社会基础,以及代孕的法律关系,同时提出规范代孕行为的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完善的法律,意味着在法律制定之先,要有对事物的法的规定性的完善的、客观的认知和诠释。因此,即使从终极意义上说,客观性是人类诠释法律的永恒追求,但在相对意义上,诠释法律总会实现主体认知对客观内在规定性的步步逼近,从而拥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17.
论“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区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杭平 《中外法学》2011,(2):322-336
"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区分对司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事实"与"法律"不能从本体论或认识论上加以界分,采用分析的进路区分"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很难奏效,诉诸实用主义的进路在某种意义上就在所难免。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均积累了丰富的实用性、经验性区分标准,殊值我国法学界和实务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电视剧《装台》在央视播出,该剧以其极具烟火气息和生命力的家庭小故事引发观众共鸣,也取得不俗的收视率。“装台”是指,搭建舞台、为舞台作装饰的一类鲜为人知的职业。剧中,年近五十的男主角刁顺子和一群陕西汉子在西安共同从事装台工作,在一单又一单的生意中遭遇了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人和事,并以此为主线牵出了各种家长里短、日常琐事,各种小故事在丰富剧情的同时也反映出诸多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发展,“包二奶”现象不断滋生和蔓延,在内地已经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其特点具有多样性和隐蔽性,对我国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造成了重大挑战。对于该问题,婚姻法和刑法都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而单凭现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是无法对其加以调整的。本文指出必须把“包二奶”行为纳入刑法调控范围,以刑法的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才能遏制该现象的发展,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20.
法律现代性是在解构神权的基础上产生的,先行的文艺复兴提到了个体的力量,随后启蒙运动则对神学自然法起到了根本的动摇.在以“理性”、“自由”为自我确证的依据下,法律现代性的展现当中产生了内在的矛盾,并越来越背离法律现代性产生的使命.为重新树立法律现代性批判,增强自身批判力,是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