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当前在推进村民自治的进程中还存在乡镇政府干部制约村民自治的正常进展、村委会干部的权力难以受到有效制约和村民自治权利的保障与救济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完善村民自治,首先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使之成为村民自治的重中之重;其次要完善村民自治的监督机制,保障自治权不被异化,完善村委会选举制度,真正实行民主选举。  相似文献   

2.
根据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应把坚持党的领导、村民当家作主和依法办事三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保证村民自治顺利进行;村民自治要与农村、农业经济和农民协调发展;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3.
我省村民自治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友 《学习论坛》2005,21(3):54-57
实行村民自治是现阶段中国农村治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目前,我省村民自治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完善我省村民自治应在坚定村民自治方向的同时,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并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村民综合素质,进一步培育健康的村民自治观念。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的最广泛的实践,是农村治理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完善村民自治,推进农村各项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的效应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泽娟 《求实》2004,(5):93-95
村民自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实表现 ,是党在农村进行的第三次大革命 ,是党推进广大农村民主政治运动的结果。总结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实践经验 ,研究解决村民自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村民自治工作 ,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村民自治作为当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新的实践,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农村的村民自治状况,摸清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前不久,我们对随州市的百名人大代表和十个村的村民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分析如下。一、村民自治的时代意义1.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是巩固和发展农村改革成果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是农村村民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村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基层民主制度,它是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改革进程而出现的村民自治管理模式,也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多年的村民自治实践,逐步趋于完善。但还有诸多因素的存在,影响和制约着村民自治的发展。完善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迅猛发展,社会日新月异,同时在社会治理上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治理好农村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按照党的十六大“完善村民自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的要求,河北省青县在农村治理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尝试,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9.
村民自治是目前中国农村治理中最为核心与基本的制度。因此,要想搞好农村社会的管理,抓好村民自治是关键;要进行农村治理机制的创新,完善村民自治是首要内容。2008年以来,成都市为适应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需要,以建立村民议事会为突破,积极探索构建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经过三年的运行,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在促进村级党组织领导方式转变、完善村民自治、以及化解农村基层矛盾与纠纷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因此,它已不再是一项配合产权制度改革的权宜之计,而成为成都市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深化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制度举措。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和谐社会也必然是政治文明的社会,必然是以先进政治文化为价值取向的社会。在我国农村经济有了一定发展,村民自治的民主制度已经实施的情况下,农村政治文化的现状、创新发展等都成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