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零碳园区是通过能源升级、产业转型等各种碳减排和碳中和措施,实现园区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为零的各类园区。打造零碳园区是国家“双碳”战略实施层面的具体举措。目前,国内零碳园区实践案例有北京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广东江门海信零碳智慧园区、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青岛中德生态园等。我省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科学谋划碳中和产业和零碳园区试点,省首个以零碳为主题的科技产业园——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于2021年5月正式揭牌。  相似文献   

2.
胡晓添  徐长乐 《群众》2022,(10):67-68
<正>丹麦是全球“零碳”发展的先行者。2019年12月,丹麦政府发布了首个气候法案,通过国家律法提出至2027年实现100%绿色电力,至2030年实现温室气体减排70%。哥本哈根是北欧最大的城市,在各个领域引领丹麦的“零碳”发展之路。早在2009年,哥本哈根市政府就发布了《哥本哈根2025气候规划》,提出至2025年建成首个“碳中和”首都,并通过对规划的多次修订,在“零碳”发展的道路上不懈努力,同时带动1967年落成的汉斯特霍尔姆港成为欧洲第一个“碳中和”渔港,推动工业城市森讷堡市到2029年全面实现零碳排放。  相似文献   

3.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是一个国际性的进程,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综合性的方法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的精神,文章提出零碳微单元建设的基本设想,为分散的零碳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发挥微观主体零碳潜力的灵活可持续解决方案。这种零碳微单元的建设强调培育生产和消费一元化的参与主体、塑造适应环境的生产布局、构建多样选择的合作机制、加强“储”“智”联合的系统建设,这是碳中和能源解决方案的一种创新,不仅将引致能源组织方式的革新,更将带来发展范式的升级和社会福祉的提升,以及超越零碳的经济社会多赢效应,将为世界发达国家的能源转型提供一个成功的案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加快碳中和进程、推动零碳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舟山市定海区立足群岛地区"海岛+乡村"的典型特征,深化与联合国人居署合作,以新建社区为样板,系统研究净零碳乡村技术、产业、规范等,实践先行全面探索净零碳乡村发展路径,积极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海岛样板.2019年,新建村已成功入选全球净零碳乡村典型案例,亮相首届联合国人居大会.  相似文献   

5.
德国特里尔应用科技大学通过开发各种可再生能源技术,在贝肯菲尔德校区建设"零碳排放"校园,实现了电能与热能供应的二氧化碳"零排放"。该文系统分析了"零碳排放"校园的主要做法及其效果,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打造近零碳管理“智脑”,促进公共建筑、用能设备、光伏系统、储能系统一体化运行机关场景包含办公大楼、机关食堂、办公区停车场、道路连廊、绿化带等物理空间场景,也包含物业服务、餐饮会议、办公出行等管理空间场景。深圳市福田区规划推进辖区公共机构建筑群的近零碳化建设,创建近零碳示范区,  相似文献   

7.
视野     
《创造》2011,(6):22-22
联合国倡议推广低碳电力技术和应用 联合国能源机制与“全球可持续电力伙伴关系”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召开全球峰会,倡议加强公共和私营部门的伙伴关系,促进低碳或零碳电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来自美国、德国、中国和法国等世界主要电力公司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读书作为零碳能源的三种效能人民论坛记者:建设学习型政党需要党员干部加强读书学习。您作为知名学者和党史专家,对党员干部读书有什么思考?  相似文献   

9.
高奇琦  李阳 《探索与争鸣》2022,(9):147-157+180
“双碳”目标的提出对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重要挑战。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充分依靠多主体间的协同和科学技术的支撑。“双碳”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在节能降碳技术上有所突破,还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技术体系。区块链就是这样一种协同管理技术。区块链的技术特性与碳足迹记录、碳排放管理、碳交易等“双碳”目标需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可以构建一种零碳区块链,使区块链的技术优势在分布式能源系统、绿色金融、低碳城市等场景为“双碳”目标赋能,同时帮助国家及时、准确地掌握各地区和各主体节能降碳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促进“双碳”协同治理。零碳区块链是数字文明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产物,政府和研发者需要对其自身能耗、建设成本以及单项技术局限等问题给予充分关注,做好技术设计和场景适配。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5,(13)
<正>在采访丹麦驻华大使之前,我特意在网上查询了许多关于丹麦国家的资料,我发现丹麦不仅盛产童话故事,还具有现代童话的风范,全民打造绿色环保,争取在近年内打造完全零碳的城市。在采访即将离任的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时,他和我讲述了很多关于丹麦的环保故事,包括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市民,从小事做起,骑车  相似文献   

11.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2020年12月18日,浙江省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碳中和工作启动仪式在丽水市遂昌县高坪乡举行.一直致力于推进碳中和工作的浙江,再次迈出了公共机构"零碳"实践...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1,(10):104-107
现代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可以享受到便捷的讯息服务及观赏到物美价廉的影视节目,但当我们在接触并使用这些方便的声光产品时,可能也会面临着高光彩辐射磁波的影响。虽然以正确的方法使用现代化的声光设备,基本上是不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但如果工作需要而长时间的使用这些电脑设备及手机,可能就会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贾迎亮 《前沿》2014,(3):212-215
从诺曼征服到近代早期,英国宫廷在英国历史发展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诺曼底王朝时期王室宫廷与政府等同,被称为“王室政府”;到了金雀花和约克王朝时期,宫廷逐渐与政府相分离,但仍具有相当重要的政治地位;到了近代早期,宫廷与政府分离,但宫廷却成为政治、外交和赞助的中心,宫廷贵族则处于社会阶梯的最高层。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了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他能力很强,也很上进,工作也十分努力,但一直干了几年,他还是没有提升的机会。后来,这位大学生又换了几家公司,但他不是挑错了雇主,就是跟错了人。一直到退休,也没能混出个名堂来。  相似文献   

15.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事要碰上,一般我们可以将它们概括为人生的“四到”,即看(听)到,想到,说到,做到。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能做好四个到的有机统一,不敢说事事顺利成功,但至少可以说你是一个会生活的且拥有快乐的人。  相似文献   

16.
运芳  宇峰  成山 《人大建设》2002,(7):18-19
2001年初,河南省财政厅向河南省理工学校拨款80万元,但到4月26日学校仍未见到这笔拨款。学校财务科王科长向省财政厅查询得知早在3月份该笔巨款就拨过来后,当即带着财务科负责银行结算业务的出纳员关平到银行对帐,结果使王科长大吃一惊:这笔80万元拨款的确在3月份就到了学校帐户.到帐不久即被人提出,但本校财务帐上却没有丝毫显示。是何人如此大胆,竟敢私自提出如此大笔公款?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1,(1):3-3
新年到了,北京的雪却迟迟未到,台北的冷在几天里却超乎往常,但这些丝毫不影响我们对新年最纯洁的渴望,还有,久存心中最圣洁的祝福。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全球经济的衰退可能减少对能源需求,但从长期来看,国际能源署称,到2030年,由于世界人口增长到接近90亿,能源需求将增加一倍。这将给现有的能源供应造成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上海机关动态》2009,(4):33-34
日前,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沙海林同志在市商务委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会议上指出,说到党风廉政建设有很多观点耳熟能详,但如何落实到行动中,甚至融化到血液中,有六个方面问题需好好处理。  相似文献   

20.
肖睿 《群众》2023,(12):27-28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既要在能源消费端持续做“减法”,又要在能源供给端做“加法”。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就“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出,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作为唯一含碳可再生资源的生物质能,可实现对化石能源的燃料和原料的“双替代”。因此,拥有零碳排基因的生物质能被公认为最符合未来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要求的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