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文化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文化是政府管理的软环境,是政府管理的灵魂。建设公共服务型的政府,积极推进政府文化创新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公共服务型政府文化理念具体包括:民主法治、有限责任、公开透明、服务健全、廉洁高效。我们必须用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方法创新公共服务型政府文化,即:强化“以人为本”的政府服务意识;构建“顾客至上”型的政府行为模式;探索“结果导向”的绩效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6)
只有不断地创新观念、手段、内容、机制,才能做好新形势下学生的管理工作,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的新方法、新对策如下:创新学生管理观念;创新学生管理方法;创新学生管理内容;创新管理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3.
构建政府创新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创新是政府为积极适应各种变化 ,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在管理、服务、机制上实行创新。政府创新主要包括动态开放、灵活应变、系统整合、互动、创新孵化、创新学习、风险控制等机制。构建政府创新机制应推出“政府创新”工程、建立政府创新实验室、发展知识政府、建立创新的激励与宽容机制、建立有效的创新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政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要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必须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我国已经确立以“小政府、大社会”为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取向,但是没有“大社会”是实现不了“小政府”的,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是一条培育和发展“大社会”的重要途径。非营利组织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因而对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应从各方面创造条件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与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政府在对经济管理的观念、模式、职能等方面都要有所转变,这样才能适应WTO规则的要求,才能使我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  相似文献   

6.
生态型政府作为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政府范式将成为政府创新与发展所追求的一个理想目标,而相应的行政文化观念也必须做出回应或改进性的调整与变革,要树立“生态优先”的行政价值取向、“公平”的行政理念、“平等、民主、多元、参与”的行政权力观、“科学、系统”的行政思维方式以及“绿色GDP”的科学政绩观.并且通过培育和构建现代生态文化促成生态文明,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加强政府之外的各种成熟的生态管理主体的培育,形成良好的生态社会环境以及建立和完善相关生态行政制度,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等路径来促进生态型政府行政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社会管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和社会工程,其创新面临着无数的障碍,只有认识和把握了社会管理存在的真正问题,才能使创新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真正构建起新的社会管理格局。当前,压力型和条块分割的权力体制、"官本位"和"对立思维"的权力观念以及利益格局失衡和固化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三个基本障碍。要真正克服这些障碍,需要通过赋权予基层(县、乡)政府,完善基层民主,让自治权力与基层权力的良性互动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一、服务型政府:政治还是治政?对于“私人领域”的管理可以称作“社会治理”或“治理社会”,属于“政治”的范畴。“公共领域”的管理主要被界定为“政府治理”或“治理政府”,属于“治政”的范畴。前者强调的是“治民”,后者强调的“治官”;前者的目的是要规范公民行为和社会组织行为,保障公民权益,防止暴民政治;后者是要规范政府(包括官员)行为,限制公共权力,防止暴政统治。从政府改革的角度看,服务型政府意味着政治观念的根本转变:从以统治百姓为核心的政治观念转向以服务百姓为核心的治政观念。前者重在“治民”,限制百姓;而后者重在“…  相似文献   

9.
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管理较之非民族自治地方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艰巨性.虽然各级政府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见招拆招”的“碎片式”和“救火式”管理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形成“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头脚好了其他部位又出问题”的恶性循环.究其根源主要是因政府社会管理理念更新滞后引发的连带效应造成的.为此民族自治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在理性肯定成绩、客观把握现存问题、深刻剖析深层原因的基础上,以理念创新为前提引领社会管理的系统性改革和整体性优化,推动管理创新并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 ,影响山西省电子政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观念层面和体制层面的问题。只有解放思想 ,加大体制改革力度 ,成立省电子政务建设领导班子 ,才能以电子政务的发展推进我省政府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