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方智文 《创造》2021,29(2):71-80
19世纪中后期,电报成为列强势力渗入的"先锋军".在维系中国主权、抵制西方势力扩张的博弈中,中外电报交涉孕育而生.目前学界关于晚清时期电报交涉史的研究成果丰硕.如:《近代化的"退"与"进"——近代上海电报通信权的交涉》一文,主要就晚清时期上海地区电报主权经历了"丧失"与"收回"两大阶段的历史进行了阐述.①胥猛以历史人物为视域,对电报交涉史进行了考察,主要凸显的是盛宣怀对维护中国电报利权的贡献.②王东的《清末中俄东北边境电报线的交涉》,就东北地区的电报主权问题与俄国的交涉情况展开介绍.③由此可见,目前的研究,多以人物、地域、法律或特定的历史事件为视角,而从宏观上探讨晚清中外电报交涉对外交近代化产生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分阶段介绍晚清中外电报交涉史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电报交涉视域下晚清外交的时代特色,分析其长处与不足,以期加深对晚清外交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法战争时期(1883-1885年),中法双方在台湾北部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淡水战役之后,法方发布封锁台湾海口的通告,开始了为期将近五个月的封锁作战行动。当时的清政府决策层明悉法方此举意在围困台湾抗法军民,阻止内地对台湾的增援。因此,清政府一方面通过积极组织大陆沿海各省渡台接济,另一方面在外交层面上展开一系列的动作,援引近代国际公法的相关规定揭露法方践踏国际法律的行为,以期得到其它西方列强的支持。清政府在“台湾封锁”问题上的外交努力,表明到了十九世纪末清政府开始意识到需要运用近代国际法来解决中外交涉事件,这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西关系开始突破中国传统"华夷秩序"的格局,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上开始了与西方列强新的对接:在对外认识与观念上,传统的地理中心观与传统的中国文明中心观开始发生转变,传统的华夷观念也逐渐松动;在对外体制上,改变了旧的外交文书体制,废除了公行制度,设立了五口通商大臣体制;在外交方略上,确立了"力持和局"的对外方针与"诚信守约"的对外原则.  相似文献   

4.
陈干,字明侯,山东昌邑白塔人。1905年东渡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之际,他倾心革命,战功卓著,被誉为"建国伟人"。后来为收回青岛、威海,他坚持民族立场,在对日对英交涉中,树立了真诚爱国的近代外交形象。近代西方就有人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这话固然有些绝对,但却道出了环境对于人生的重大影响。而环境不仅包括自然地理,同时也包括社会人文环  相似文献   

5.
随着清政府对天主教的弛禁,西南边疆教案频发.通过对此区域教案的分析,可以反窥近代以中华民族与西方民族帝国主义列强关系为主线的西南边疆民族关系的一系列特征,具体表现在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宗教文化的冲突关系,反洋教斗争队伍的变化及其性质的演变所反映出的帝国主义列强、官绅群体以及西南边疆各民族民众之间的关系,传教士利用本土教民直接参与军事侵略而引发民教冲突等,揭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自觉意识在近代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的发展都是自洽的,自被列强强行打开国门之后,传统文化在近代部分知识分子眼中就成了中国失败于列强的罪魁祸首.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反而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绊脚石.中国之所以被列强打败,表面上看输给了西方的船坚炮利,而实际上通过他们的层层分析,得出的结论却是败给了西方文化,从而引发了问题意识的错位.国人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应保留什么?其中分清生存和生活的问题,这是中国文化走向自信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需要的不是"强势外交"而是奋发有为的外交。目前中国新领导人做的,不应解释为"强国外交"或者"强势外交",否则,将极其误导"强国"或者"强权"、"强势"(power)是一个西方政治概念,也是对西方的外交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一贯他者感受或者他者解读。近代以来,包括现代,中国在遭受西方的"强权政治"(power politics)诟病的同时,多少人渴望着中国也能变成类似的"强国",并开展类似的"强国外交"。  相似文献   

8.
杨振闻 《求索》2022,(1):30-39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的蹂躏使中华文明"蒙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长期探索过程中,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科学方法论,科学对待传统中华文明的内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曾遭遇整体性危机的传统中华文明换羽新生。近代以来,中国人从器物、制度、文化等维度向西方学习,均遭遇失败。中华文明新生的过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和旗帜,实现自我革命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握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大胆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文明在内的其他一切文明中的积极成果,坚持文明互鉴,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人类其他文明的开放与包容,也宣告了西方文明关于"现代化=西化"神话的破灭。从"走俄国人的路"到"以苏为鉴"再到"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探索过程中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文明的超越,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产生既是以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的介入为参照,又是中国在应对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而引起的变局中对传统中国所进行的近代改造的客观结果。本文就此作一探讨。传统天下观中的中国:一种普世的文化从严格的政治学角度言之,传统中国的国家概念不同于西方近代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薛晨 《前沿》2012,(18):153-155
近代中国在列强的入侵下被迫走上了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思想的道路,中国的爱国青年对民主和宪政作了很多探索和实践,但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其中的原因有三方面,首先,将民主、宪政视为国家富强的工具;其次,在引用西方理论和制度过程中强行置换掉制度设计的最高目标导致理论逻辑上的混乱;最后,没有认清中西社会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论述以上三个原因以总结近代国人对民主、宪政的探索历程,以期更好地理解西方近代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11.
清末是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阶段。以新小说和新女性为重点的文化诉求,使得这一时期成为文学中现代女性形象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清末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建构,在性别革命的意义上,不管是民族解放还是个人解放,都有多层面的反映,20世纪女性的问题在清末几乎已经被悉数提出。而清末文化失调的语境,造成现实的女性和想象的女性之间的距离,形成了清末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张力。  相似文献   

12.
晚清创设的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多仿效日本。日本人川岛浪速创办的京师警务学堂是中国最早的警察教育机构,他的"上庆亲王书"提出了近代中国警政建设比较完整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丁芮 《青年论坛》2014,(2):140-144
湘军是近代新出现的军队控制形式,它以募兵制度替代了世袭制的绿营兵制,促进了传统中国控制方式的大变革.湘军作为新的社会控制手段稳定了清政府的统治,同时,湘军的兴起也引发了清政府的兵制变革,弱化了皇权对军队和地方的绝对权威,扩张了绅权,分解了中央集权,致使清末督抚专政,最终导致了民国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宪政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政治制度由专制制度向君主立宪制度过渡,主要体现为在国家制度和政治生活中贯彻了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并且取得了具体实效,是一次现代化性质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妇女时报》的编辑者自觉地大规模刊登女性照片,这在女性报刊史上尚属首次。这些女性摄影形象展现了清末民初上海中上层社会女性的现代生活方式、人生理想和性别观念。她们既是现代性进程的产物,又借助于媒介的构建作用而反作用于女性群体本身。她们以其过渡时期特有的矛盾特质,标志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开辟了现代女性视觉形象的第一个阶段。从此,围绕女性形象的视觉文化进入了现代时期。  相似文献   

16.
晚清以前,郑成功正面至多是以“遗民忠义”的“忠烈”形象受人景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传人,革命者开始用近代民族国家的视角重新塑造和认识中国既往的历史。郑成功因其“排满驱荷开拓台湾”的历史功绩及极富传奇色彩的生平,尤被晚清革命者所看重。在后者的阐释下,作为“反清英雄”的代表人物之一,郑成功形象发生“近代转型”,既迎合了反清革命宣传的需要,又是重构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成立后,郑成功的英雄形象融入了国人的历史记忆之中,因应时代的需求,一直成为激励国人奋发图强、救亡图存的精神资源。抗战胜利后,郑成功又被作为光复台湾的精神象征而受到国人的进一步推崇。  相似文献   

17.
赵鸿娟 《思想战线》2002,28(4):41-44
清末民初虽然时间跨度不到 2 0年 ,但却是一个社会经济变迁较大时代。甲午战败 ,民族危机严重 ,以“振兴工商”为中心的“新政”成了濒临倾覆的清王朝挽救危机的主要手段。辛亥革命后 ,袁世凯政府也以“振兴实业”作为稳固其政权的重要方针。为此 ,相继颁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笔者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探讨这一时期中国实行的由上而下的一系列经济制度改革 ,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由此揭示推进和制约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8.
清末关于国民意识中性别与权利之关系的问题,存在着正反两股相悖的思想潮流:一是少数男性女权主义者,尤其是个别先进女性,提出“女国民”的概念,认为女性当然具有相应的参政等方面的权利。二是大多数人在探讨近代国民意识时,或是有意无意地忽视性别这个问题,或是贬低甚至否定女性的国民资格及其相应的参政等方面的权利。文章认为,论者探讨清末女权思潮时,往往有片面夸大之处,因而并不能全面反映客观真实的历史,更无法解释复杂历史的矛盾纠葛。其实,清末人对于女权的提倡与压制并存,双方的力量是极不成比例的,这样正反相悖的两股思想潮流,正是民初女子参政权运动得以兴起与终至失败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9.
中法战争中的镇海之役,是在晚清媒介新技术迅速发展、西方近代传播新观念日渐普及的新形势下展开的。对镇海之役中的舆论传播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近代中国新闻专业主义萌芽时期大众传播媒介与朝野社会从相互碰撞到相互合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本居高临下的官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态度由以往的不屑转变为重视利用,而大众传播媒介也从中看到了"言虽出自民间,意可达于君上"的办报理想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蒲安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交使节,由于他本身是美国人这一特殊身份使得他在中美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他主导下签订的《蒲安臣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以平等身份签订的条约。从蒲安臣的经历以及《蒲安臣条约》看出:晚清美国的对华政策往往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交融的产物,而清政府则希望利用美国相对于其他列强对中国的善意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蒲安臣条约》在劳工、留学等方面对日后的中美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