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磷化氢中毒者体内总磷化氢的分布进行研究,总结归纳该类中毒案件的特征。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对16起磷化氢中毒案件中29例中毒者生物样品中的磷化氢及代谢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29例中毒者中有5例为口服磷化铝中毒,24例为吸入磷化氢气体中毒。23例中毒者的体内检材中检出磷化氢代谢物,血液中总磷化氢质量浓度为0.5~34.0μg/mL,磷化氢中毒死者肝组织中总磷化氢质量分数最高达71.0μg/g。另有6例生还的中毒者血液中未检出磷化氢,可能与其磷化氢暴露量较小、血液采样不及时有关。结论 口服磷化铝致死者血液和组织中总磷化氢浓度较高,吸入磷化氢中毒死亡案件呈现磷化氢气体暴露时间长、多次暴露、年龄易感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1案例1.1实情摘要某月20日某卫生所对中药库用磷化铝熏库,由于对中药库门缝封贴不严,磷化氢毒气从门缝泄漏.当R晚卜,本单位肖某(女,18岁)、曲某(女,Ig岁)在与药库相邻的房间内睡觉,夜间所有门窗均关闭.凌晨】时,两人相继出现头昏、恶心、呕吐,曲某找在二楼的值班医生看病,医生误为食物中毒,即在其原睡觉处给2人输液.5时许,医生也出现相同症状,且肖、曲2人症状加重,才考虑到可能是磷化氢中毒,经抢救,医生和曲某相继治愈,肖某经医治无效,于当日12时30分死亡.1.2尸体检验于当月22R卜午10时进行尸体检验,尸斑呈青…  相似文献   

3.
磷化氢(Phosphine,PH3)为无色有剧毒、蒜臭味的气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由于磷化氢气体的沸点低,被物体吸附量小,故具有很好的挥发性、扩散性和渗透性。本文报道2例磷化氢中毒死亡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4.
1 案例 1.1案情 某年11月1日11:50,董某报案称:家中被人投毒,女儿董某某死亡。经调查:董某于10月30日为防止刚收获的玉米生虫。把28袋玉米每袋内放置磷化铝药片4片(约8g)后置于自家卧室内。11月1日董某一家三人均出现中毒症状,董某(男,34岁)出现恶心症状,未呕吐;  相似文献   

5.
<正> 硫化氢(H_2S)中毒多发生于排污水、掏粪工人中,笔者曾遇到的一例H_2S 中毒致死的案例,现报道如下:朱某,男,22岁;马某,男,41岁;包某,男,26岁,均系民工。某年5月12日8时45分左右,朱和包下排水管道作业,即刻发生中  相似文献   

6.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和病史摘要某年7月24日凌晨,孙某家中两名女孩(分别为12岁和13岁)和一名男孩(11岁)出现呕吐、腹痛症状,因"腹痛、恶心、呕吐1 h"入院,均表情痛苦,急性病容,口唇发绀,生命体征平稳,双侧肺底均可闻及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肝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两名女孩分别于25日7时及26日3时突发意识障碍,血压测不出,经抢救无效死亡,男孩经住院治疗后出院。  相似文献   

7.
蜡样芽孢杆菌是食物中毒的常见细菌,但与其他细菌混合中毒引起多脏器损害及死亡的案例在法医工作中不甚常见,现报道2例.1 案例资料案例1 1998年9月8日晨,郭某一家3人(郭某,男,37岁;于某,女,35岁;儿子郭某某,男,12岁)进食置于室温下3余天,再置放于冰箱中2天的冷饭,半小  相似文献   

8.
氟乙酰胺常用来作为杀鼠药 ,人吃了氟乙酰胺毒死的禽畜很容易发生二次中毒。虽然目前此药已禁止使用 ,但氟乙酰胺引起中毒致死的案例仍时有发生 ,而经呼吸道吸入中毒死亡则相当罕见。1案例1.1案情某女 ,22岁。死前工作为看管一座非正规米仓 ,米仓内堆放有大量的成袋大米及杂物 ,通风条件极差。该女生前平时即住在该处。其死前近二、三周反映常有头晕、恶心等症状 ,并偶有呕吐。某月10日 ,该女向人诉说头晕、头痛加剧 ,全身不适 ,并表现出精神萎糜等征象。11日晨8时许 ,另一打工者到米仓敲门 ,无人应答 ,叫人来将门板卸下 ,发现该…  相似文献   

9.
投毒杀人案件是指以故意投放毒物为手段 ,危害公共安全致人伤亡的犯罪案件。因中毒者自吸收毒物到发生中毒都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发生 ,所以 ,此种方式所发生的中毒 ,称之为隐匿性中毒 (Obscurepoisoing) [1] 。近年我市破获 3例用毒鼠强进行隐匿性投毒杀人案件 ,因其在投毒毒物特征、投毒原因、侦破手段及投毒案件物证提取方面出现一些新的特征 ,现总结报道如下 ,供同道参考。1 案例资料案例 1 某年 2月 9日 ,邹某 (男 ,6 0岁 )与家人、邻居一起吃晚饭后出现中毒症状 ,其中邹某及其儿子、孙子和邻居均出现恶心、呕吐和昏迷、抽搐等症状。…  相似文献   

10.
信息动态     
1 案例资料 案例1 2000年5月28日,郑某(未婚)产下足月新生儿后将其从三楼窗户扔下摔死.尸体检验:婴儿头皮未见明显破裂口,头顶部头皮下广泛出血,左右顶骨以顶结节为中心呈放射状线形骨折(图1),硬膜下出血,顶叶脑组织严重挫裂伤. 案例2 2015年3月25日,一名妇女在山上发现一个被毛毯包裹的小孩挂在树上.因颅骨多发骨折,疑似命案而报检.经调查周边医院急诊记录,找到死者家属,查明死者是一名2周岁女孩,2014年8月20日从三楼高坠,头顶部着地,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1.
美沙酮属于二苯甲烷类化合物 ,是人工合成的强效阿片受体激动剂。由于耐受性、成瘾性发生慢 ,症状轻 ,为临床上用于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的有效药物 (美沙酮维持疗法治疗项目MethadoneMaintenanceTreatmentProgram ,MMTP)。随着MMTP项目的开展 ,陆续有美沙酮中毒的案例报道。本文报道一例误用美沙酮中毒死亡案例。案例资料某男 ,2 7岁 ,口服麻黄素成瘾 15年 2月 ,平均每日一次 ,每次 13片 (15mg/片 ) ,曾有 2次不成功的戒毒历史。有长期大量饮酒史 ,最多一次可饮 75 0ml白酒。本次系因自觉躯…  相似文献   

12.
杀虫双(Dimehypo)化学名:2-N, N二甲基1,3双硫代磺酸钠基丙烷,分子式C5H11NO6S4Na2,纯品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能溶于热乙醇,溶于甲醇、二甲基酰胺、二甲基亚砜、丙酮,不溶于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工业品为浅黄刑事技术2005年第4期色至浅棕红色液体,在pH8~9时主要为双钠盐,在pH6·5~7时主要为单钠盐,当pH<5或pH>10时不稳定。杀虫双是一种有机杀虫剂,中等毒,对害虫有较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并兼有一定的熏蒸作用。杀虫双在本地区广大农村是一种较普遍使用的杀虫剂,但检验通过皮肤吸收中毒死亡者的血液,笔者还是初次尝试。2003年7月1…  相似文献   

13.
灭多威,俗称万灵,又名乙肟威,是一种高毒杀虫剂,属于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一种。该类杀虫剂无体内蓄积中毒作用,杀虫效力强,易分解消失,无残毒。民间因灭多威投毒、自杀、误服案/事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4.
氨基甲酸酯类杀良剂日前在世界各地都已广泛应用。国内常见品种有西维因(carbaryl)、呋喃丹(furadan)、叶蝉散(etrofolan)、速灭威 (tsumacid)、混灭威、巴沙(bassa)等。虽然该类农药的毒性较有机磷农药低,但由于广泛使用,人、畜中毒的案例时有发生。有关该类杀虫剂的鉴定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等。本文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常见的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作了定性检验。并对从肝脏中提取西维因的提取条件和  相似文献   

15.
<正> 笔者曾遇短时间内吸入大量氟化氢中毒死亡案例,现报告如下。某厂装有无水氟化氢气体的槽车,因输酸管被车撞断,其内氟化氢气体从裂处喷出造成15名作业工人急性氟中毒。其中刘某、女性、31岁、昏倒在事故现场,被人救出后抢救无效,1小时后死亡。  相似文献   

16.
汽油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极广的一种溶剂和燃料,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体。当吸入汽油浓度达到一定量并持续一定时间即可发生意识丧失,而引起“闪电式”死亡,往往引发争议。本文报道2例在工作中不慎汽油中毒死亡的案例。  相似文献   

17.
1997年11月20日《法制日报》第7版"记者调查"栏登载了一篇王芳写的题为《强奸,真的发生了吗?》的报道,引起了法学界的关注。该报道披露了发生在安徽凤阳的一件诉讼案,全文如下:在安徽省凤阳县看守所里,林晨(18岁)、赵二传(25岁)、周恭贤(16岁)、台德玉(18岁)已经呆了近两年,年龄最小的周恭贤头发白了一多半,林晨、台德玉黑发里面夹杂着白发。他们是因强奸犯罪嫌疑被关进看守所的。1995年11月27日这天,对四个男孩和两个女孩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2003年10月12日,某县钟某全家及其亲属6人与1名熟人共7人用餐后,除熟人外的6人相继发生中毒症状。其中3岁女孩钟某餐后2.5h出现呕吐、大汗、抽搐、昏迷,由邻居送至村卫生所诊断为中毒,立即转送该县医院急救,终因呼吸困难和中枢抑制而死亡。其余5名中毒者,均在  相似文献   

19.
在法医学尸体检验中,中毒死亡或损伤致死的案例经常遇到,但中毒合并损伤死亡的案例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对20例中毒合并损伤死亡的尸检资料加以分析,从判断死亡原因、确定案件性质等方面进行归纳,力图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1 资料分析1.1一般资料中毒合并损伤死亡的案例中,男14例,女6例,男女比为7:3.年龄最大者为67岁,最小的19岁,20~60岁16例.其中农民18例,教师和售货员各1例.1.2中毒、损伤与死亡原因的关系本组案例全部经过系统解剖、毒物检验,除3例检见致命性损伤外,其余17例损伤均匀非致命伤.3例有致命伤的案例中,2例检出非剧毒毒物,为损伤致死,1例检出剧毒毒物,为中毒致死;17例非致命伤的案例均检出剧毒物质,均为中毒致死.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检验一例向室内喷射挥发性化学毒品硫酸二甲酯[(CH_3O)_2SO_2 Dimerthyl sulfate)]引起的中毒案例,是工业城市中新出现的一种犯罪手段,现报告予下。案情摘要:1983年10月28日深夜本市某居民区,一对年轻夫妇朱某(男、38岁)、袁某(女27岁)从睡梦中因同时出现双眼刺痛、流泪、咽痛、胸闷而惊醒,即去市五官科医院急诊,病因不明,经对症治疗未见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