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夜海听涛     
我没有见过大海。我的故乡在冀中平原。金灿灿的麦田,绿油油的青纱帐,村边一条清澈见底、默默流淌的小河,街上不时传来的几声犬吠鸡鸣,这几乎就是我童年少年全部的记忆。  相似文献   

2.
一语惊人     
《法治与社会》2014,(8):F0003-F0003
“现今的反腐力度,读遍二十四史都找不到,但反过来说,腐败程度也是严重的。”——著名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谈反腐。“这次审判结果,前妻几乎得到了我的全部财产,而我获得的是几乎全部债务和女儿抚养权。”  相似文献   

3.
局长借车     
刘广荣 《政府法制》2014,(24):49-49
进局机关以来,我每天最早到单位,见到领导、同事总是亲亲热热道一声问候,并呈上一杯热腾腾的茶水。除了正常工作外,我乐意加班,几乎每个双休日在办公室里度过。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社会》2005,(4):73-73
我是最小最小的农民代表,今天能当面向省委书记提建议很高兴,这几乎是我一辈子都不敢想的,我就说说我身边的事吧……  相似文献   

5.
不速之客     
邓兰英 《江淮法治》2009,(16):56-56
他们几乎记得我为他们做过的每一件我原以为很平常的小事,其实我给他们的只是一捧水,而孩子们回馈我的却是一片海。  相似文献   

6.
富力 《西部法苑》2001,(11):54-54
如今,我坐公交车,还是习惯性地坐在最后一排。这里视野开阔,全车人的神色几乎可以一览无余。坐在那里,我便会想起在反扒小组跟车上线的那段日子,虽谈不上美好,但却记忆深刻。  相似文献   

7.
昨天一位好久没联络的亲戚打电话给我,我才知道他的女儿早在去年就被送去美国读书了,而且还是读中学。我想了想,然后发现,在内地我的亲戚朋友,孩子凡在三十岁以下、中学以上的,几乎毫无例外,都有在外圈念书的,差别只是中学、大学、研究院的等级,还有就是加拿大、美闰、英同、  相似文献   

8.
我是读着地图长大的。我住在费城地区,放长假的时候经常去佛罗里达旅行。为了让我在路上有点事做,父亲总会扔给我一张地图,让我负责指路。几年下来,我几乎跑遍了全美所有的州。这样的经历使我总是把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当作一个有趣的  相似文献   

9.
鲁南 《法律与生活》2011,(18):53-53
上次我聊到,美国人民也有爱闯红灯的现象,但机动车绝不敢闯红灯。因此,我仍能较为客观地讲这样的感受,在美国,一个行人是几乎感觉不到交通规则存在的。只要你走在人行道上,就绝对不会有车辆、障碍物来阻拦你、威胁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公证》2008,(10):56-59
十四 第二天一上班便很忙。我却有点心不在焉。黄燕也很忙,几乎满大厅地飞,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但就是不到我这儿来。她应该早点告诉我结果啊!看她兴高采烈的样子,没准知道了我考过的消息,故意不告诉我.她就是这样调皮!  相似文献   

11.
蛐蛐     
20年前的一个夏天,我随母亲回到父亲的老家农村。少年时代的我几乎是在河水中度过炎炎夏日的。那时,我的伙伴中有一个叫蛐蛐的,从小就患有癫痫症,发作起来十分可怕,所以大家都不愿同他玩。有一次,我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在村边的大河里游泳,蛐蛐就坐在岸边替我们看...  相似文献   

12.
打工子弟学校的一对父女的命运牵动了我们的心灵。 在寒冷的冬日,我坐了2个多小时的车来到了位于北京郊区的北京振华打工子弟学校。要不是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我几乎无法在一片破旧民房后面,找到这个学校。  相似文献   

13.
“我几乎什么锁都能开,我最看不起那些用钢筋撬锁的人!”一个“技术型”入室盗窃团伙被栾城警方打掉后,一名嫌疑人如是说。  相似文献   

14.
骆传勇同志的调研文章集《改革的足迹》即将出版,请我作序.我不善属文,为序岂敢,但作为一个在咸宁几乎工作了一辈子且对作者较为了解的老同志,自是情不可却,权且谈点读后感以塞责应命吧!  相似文献   

15.
影片《蓝精灵》上映,我几乎赶的是观影的头班车。 我不是一个有时间、有情调、喜欢看电影的人,但那群住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的蓝色小精灵们着实承载了我太多的童年记忆,而那首耳熟能详的主题曲至今还储存在我的脑海里,不用去想就能哼唱出来。  相似文献   

16.
钱小高 《法制与社会》2011,(30):127-128
近年来,我局几乎每年都要立案侦查纪律检查委员会移送的案件,在多年的办案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与纪委依靠而非依赖、独立而非孤立的联合办案模式。在我局与纪委逐渐深入的往来过程中,塑造了我局查办纪委移送案件的几大亮点,同时愈发地体现了纪委移送案件制度带给反贪工作的契机与实效。  相似文献   

17.
无悔的选择     
几年前,当我放弃舒适、稳定的大学教师工作,到大港选择律师这个充满挑战的职业时,几乎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他们怀疑地问我“做律师总要在外面东奔西跑,你一个女人去受那罪干吗呀?”但我想,人能有几会自主选择地机会?怀着对律师职业的崇尚,我还是义无返顾地踏进了律师行列。  相似文献   

18.
曾爱乐 《江淮法治》2008,(22):62-62
几乎每天,我都从一所大学校园路过,也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谈恋爱的学生们手牵着手儿,单纯而幸福地徜徉着,这种情景实在是一件赏心乐事。可惜的是,这些恋爱的人儿,成功率极低,绝大多数在毕业后,甚至未到毕业便已劳燕分飞,未成正果。对他们而言,就业不在一个地方、家庭反对,甚至包括具体的小矛盾、小磨擦,都是扼杀爱情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我办公室的抽屉里,一直保存着一张《重庆晨报》,报纸上有一篇我写的稿子,大大的,几乎占了半个版,内容是一位女检察官帮教一个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故事。每次看到这张报纸,我都会想起没做的后续报道,心里总会生出一些异样的感情,那是感动、遗憾,愤怒和悲伤……  相似文献   

20.
范文 《政府法制》2014,(8):22-23
“特长生”毛泽东考上是因文采好 1912年春,毛泽东进了一所公立高等商业学校,但仅待了一个月就退了学。他后来回忆说:“我在新学校遇到了麻烦,入学后我发现课程都是用英语教授的,同其他学生一样,我不懂英文,除了字母之外,我几乎一窍不通。另一个障碍就是这所学校没有专门教英语的教师。这种情况令我生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