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周恩来与北京人艺的关系很特殊,是值得写上一笔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是他提议建立的"全国专业话剧院",是他推荐的曹禺作为院长,是他批准建设的首都剧场……他对北京人艺的关怀、支持、帮助、保护,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从方针政策到剧目建设,从艺术质量到人才培养,从物质条件到群众生活,可以说,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兢兢业业,无微不至。今天,他的音容笑  相似文献   

2.
老字号情结     
读早些年两岸隔绝时,文学前辈梁实秋先生在台北,为报纸写的专栏里,一系列回忆北平老字号的文章,真为之神往。可惜他未能等到这一天,让他再回到这座念念不忘的,然而又是阔别了很久的城市,到他到过的地方,见他见过的朋友,进他进过的饭店,吃他吃过的东西,那该是多圆满多美好的场面啊!然而,梁先生很盼这一天的来临却偏不来,到了能来的这一天,他倒来不成了,这梦想终未实现,实在是令人黯然神伤的事。但他这种老字号情结,我想是能理解的。因为,恋旧或者怀旧,是一个人上了点年岁后的常事。所以,一谈到北京的老字号,有的人就神彩飞扬,我也是这“有的…  相似文献   

3.
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又是河南大学侨联主席。父亲张禹洲是一位民族企业家,祖籍安徽。祖父年轻时从乡下到上海打工挣钱供子读书。张禹洲一生辛苦创业,走着艰难的“实业救国”之路。他在上海创办“海浦制药厂”,当时中国第一个针剂产品就是由他父亲首创。他还建立了上海搪瓷厂。 1947年迁厂到香港,曾为香港日用品出口作出很大贡献,受到港督的接见。他共有姐弟四人,姐姐张仕仪在香港,妹妹张海仪定居美国,弟弟张信仪定居加拿大。只有他在 50年代毕业于上海一所名牌大学,来到河南古城开封。他在河南大学教授物理化学是一门概念性…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我所陪同的外国朋友,只有西欧某国的特洛姆先生不大好相处,我觉得他是一位怪老头。他六十多岁,身高一米八五,带一只背带快断了的旅行箱,摄像机不离手,还特带一个小枕头,就像中国儿童用的,一个"大面包"。他毫不掩饰地说:他对中国的古迹、风景和年轻漂亮的女人特别感兴趣。他那摄像机的镜头更多的是追踪女人。说也巧,不顺心的事儿都落到了他头上。他在北京首都机场候机飞往宜昌,飞机未按时到,他在候机大厅久等。他探问原因,服务人员无法回答。原来,从宜昌开出的飞机停在郑州机场检修。到北京时已是下午6点多,晚点七…  相似文献   

5.
李萍 《新青年》2002,(12):7
舅家的弟弟小我一岁,小的时候,我们一见面就打起没完。有一次,他到我家玩,相中了我的小储蓄罐,任我嚎得惊天动地,他愣是得意地捧回了家。为此,相当长一段时间,我都十分记恨他--他写字,我就说还不如蟑螂爬的好;他朗读英语课文,我就说外国人听不懂中国人听不明白;舅舅、舅妈工作忙,他初中时已学会了做几道好菜,我就说他挺大个男的娘们叽叽;高中以前,他又矮又瘦,我说他是豆芽菜;高中一年,他竖向一下子窜到一米八,横向却没有任何发展的迹象,我说你现在跟刀螂似的是不是吃假耗子药啦……他也不甘示弱,笑嘻  相似文献   

6.
张振勋是活跃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南洋的一位著名企业家和爱国侨领。读张振勋的有关传略,很容易发现,他的一生,特别是他的成就,几乎可以用几件受辱的事件串联起来,颇耐人寻味。 张振勋的人生起点,就是与一次奇耻大辱有关。他  相似文献   

7.
正还能听到老牛断续的喘息,听得到那辆破车周身的咿呀尖叫,到了如我这般的年龄,他还在率领衣衫褴体面有菜色的弟子们周游列国。真的是天可怜见!说什么列国?十四年走不出中原,北未到黄河,南距长江更是隔了一堆蕞尔小国。至于周游,更让人悲悯,其中的苦难,远非一般文人所能描述。与其说是周游,不如说是推销更确切。他满腹经纶,自以为是乱世的救星,要把自己捻搓为种子,随风挥洒,地上长出的是数不尽的他,树上结满的也是数不尽的他,于是乎,四海太平,一个硕大无朋的"仁"字高挂天空。  相似文献   

8.
8年前,我18岁,遇见一人个,他英俊洒脱,我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他,而他却移情别恋,我痛菩得死去活来.8年后,我大学毕业,从职员到白领精英,一次偶然,我们不期而遇.望着他,我不是怦然心动,而是哑然失笑,他哪里是我眼中不可一世的王子? 是他自甘堕落了,还是我审视男人的目光变了?  相似文献   

9.
他是湖南卫视当家主持人,也是国内著名娱乐节目主持人。他的主持风格幽默风趣,还擅长脱口秀,精通多种方言。然而如今稳坐湖南卫视主持一哥宝座的他,却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辛酸成名史。他1974年出生在苏州,自幼随父母到湖南生活。他小时候身体很不好,经常发高烧,而当时非常迷《少林寺》的他,想到了为自己点穴治病。有一天他在邻居家看到一本《少林点穴功》,认为这是一本武林秘籍,就赶紧偷偷拿回去练。有天上午他就给自己点了穴,下午突然感觉嗓子微微发咸,咳了一口》  相似文献   

10.
薛峰 《新青年》2007,(8):27
在一次成功的实业家的聚会上,著名的汽车商约翰·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他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助别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将他抚育成人。但姐姐出嫁后,姐夫将他撵到了舅舅家,舅妈更是刻薄,在他读书时,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拾马厩和剪草坪。刚工作当学徒时,他根本租不起房子,将近一年多时间是躲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  相似文献   

11.
乌巴特尔待人是真诚和宽容的。他对所有提议合作的人几乎都能够给予充分的理解和积极地回应。这是我与他交往近十年的基本印象。一经历了童年不幸的乌巴特尔在80年代国门初开时 ,孤身到美国波士顿 ,半工半读完成了学业后 ,在一家电厂找到一份高级监理的职位。对于许多人来说 ,混到这一步也很不错了。波士顿的工作、生活节奏很适合中国人 ,安静而休闲。但乌巴特尔觉得这并不符合他的性格 ,他打算要到纽约这个国际大舞台去闯。1984年冬 ,他毅然放弃了在波士顿的发展到了纽约。凭着他的拼劲 ,先是在纽约《中报》任工商记者 ,一年后被正大…  相似文献   

12.
得意门生     
那一年,做了一辈子教书育人工作的他终于到了退休年龄,40多年的教书生涯他虽然称不上桃李满天下,但令他得意称道的弟子却也是数不胜数。当知道恩师就要退休时,那几个让他经常挂在嘴上的得意弟子说什么也要请他吃一场"谢师宴"。  相似文献   

13.
到老挝万象搞华文教育,接触到当地不少华人、华侨,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最令我敬佩的是廖鹤川医生.话还得从头说起.那是1998年春节前几天的一个晚上,约8点多钟,我在学校电视房里看电视,隐约听到学校门口有人喊开门,我走出去一看,当时天正下着蒙蒙细雨,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冒雨站在校门口.我开了校门,请他进来.经介绍,才知他姓廖,是当地的一位老华侨.我带他到宿舍,老人步履蹒跚,上楼梯要扶着栏杆一步一步地往上走,到了宿舍,老人坐下,满脸慈祥地说:“春节快到了,我想请你们几位中国来的公派教师到我家吃顿年夜饭.”我和几个同事商量并欣然答应了.我心想,我们与老人素不相识,但他那么大年纪了,还冒雨来学校请我们去他家过年,是什么把我们连在一起?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吧.  相似文献   

14.
君心明镜台     
他与她之间,隔着千重的山水。樱花迷了游人眼的三月,他立于一池春水之畔,那深深的目光中,藏着的却是千里之遥的塞外。她的三月,冰消雪融,纸鸢布满了天,但桃花却迟疑着未曾点染季节。或者,她也是那迟一点才肯开的花,总是把心事藏到极致的一抹庄严。他与她之间,有时却近到仿佛一  相似文献   

15.
他坐在教室的右后角,她坐在教室的左上角,他们的成绩也如教室排位一样差距南北,三年来他们的名字却一直连在一起,不过一个是正面榜样,一个是反面教材。他喜欢她,她不知道。她喜欢他,他不知道。两个人桌上都有一条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一条线,她用小刀刻了好久,他也是。想彼此的时候她从左上角摸到右下角,他从右下角摸到左上角。好像这样能穿越空间的限制离彼此近一点点。高考之后,他还没来得及拿  相似文献   

16.
幽默与漫画     
《东南亚纵横》2000,(7):62-63
有位哲学家强调世界是美好的。人们问他:“这个观点有什么依据?”他说:“我的根据是,婴儿一出世,见到了光明,就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惊奇、直长到一岁多,他都不会说不好。”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推敲     
每次来蜀地,总有一方人文地理会给予我精神触动。此次到四川,是到著名作家周克芹的故乡资阳,出席他逝世20周年纪念活动。当代年轻人,对于周克芹可能有些陌生了,然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的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可谓家喻户晓。小说荣获了首届茅盾文学奖,两家电影厂同时改编拍摄他的这部作品,一时传为佳话。斯人已去,悠悠20载,今天的中国已是物是人非。  相似文献   

18.
爱的力量     
许多年前,父亲得了一种很严重的心脏病,使他无法正常上班。可是从表面来看,他一点都不像有病的人,令人担心的是,如果一旦他的心脏病发作,就得住院治疗,而且有生命危险。父亲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总想找点事情做,想来想去,他决定到我们附近的儿童医院做义工,因为他十分喜欢小孩子,对他来说,没有比这更合适的工作了。  相似文献   

19.
美国人查尔斯当然不是英国王子,但他的家庭却富有得足以使他过上王子般的生活。在他的周围总是环绕着一群美丽的女人,从好莱坞女星到酒吧女招待,他一见就  相似文献   

20.
在法国里昂,一位70岁的布店老板快要不行了。临终前,牧师来到他身边。布店老板告诉牧师,他年轻时很喜欢音乐,曾经和著名的音乐家卡拉扬一起学吹小号。他当时的成绩远在卡拉扬之上,老师也非常看好他的前程。可惜20岁时他迷上了赛马,结果把音乐荒废了,否则他一定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现在生命快要结束了,反思一生碌碌无为,他感到非常遗憾。他告诉牧师,到另一个世界后,如果再选择,他绝不会再干这种傻事。牧师很体谅他的心情,尽心地安抚他,并告诉他,这次忏悔对牧师本人也很有启发。这位牧师是谁?他是法国最著名的牧师纳德·兰塞姆。无论在穷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